03.06 人說嘉靖和嚴世蕃聰明,但我不見他們有什麼成績,是否吹過頭了?

燦爛的Xiao


評價嘉靖皇帝,應該歷史地、全面地看待這一歷史人物,既不能誇大其作用,做任何過譽的稱頌;也不能一筆抹煞,全盤予以否定。具體地說,嘉靖皇帝對明代社會的發展確實起過不少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在位的前二十年期間內更是如此,應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嘉靖皇帝也做了許多有害於社會發展的壞事,這在他後二十餘年在位時期,表現的最為明顯,這也必須予以足夠的注意。

嘉靖皇帝的積極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清除武宗弊政,穩定社會緊張局勢,緩解了統治危機。正德時期,明武宗荒淫腐朽。明朝中葉積累下來的各種矛盾空前尖銳。社會各階層陷於動盪之中。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極大地動搖了明王朝。藩王也兩次舉兵叛亂,統治集團內部的爭鬥也趨激烈。尤其是武宗病死後,皇嗣問題沒預先確定,出現了皇位繼承的危機,一場分裂和混亂隨時可能發生。明朝遇到建國以來空前嚴重的危機。面臨這種嚴重局勢,嘉靖皇帝即位後銳意進取,勵精圖治。他清除奸貪,任用賢能,使嘉靖初期出現了朝多忠臣賢士的局面,改變了正德朝小人當道宦官專權的局面。同時,他還清理皇莊,抑制勳戚貴族莊田惡性發展,減免賦役,注意救荒,減輕農民負擔,使正德朝極為尖銳的社會矛盾得到緩解。面對嚴重的財政危機,嘉靖皇帝也較能約束自己,倡儉祛奢,停罷不急之工,革除冗官冗役,使嘉靖初期財政狀況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

第二,抑制宦官權勢,還政內閣,君主專制得到加強。明中葉以來,宦官專權日趨嚴重。尤其是正德朝更為如此,以致出現了“一個劉皇帝,一個朱皇帝”的說法,竟把大宦官劉瑾稱為皇帝,可見其權勢之大。在這種情況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就不能擔當起防止內部叛亂,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結果出現藩王兩次叛亂的事實。嘉靖皇帝上臺後,接受了前朝的教訓,對宦官管束很嚴,違犯者“撻之至死,或陳屍示戒”,從而使宦官們都小心謹慎,不敢胡作非為。正統以來宦官權勢惡性發展的勢頭得到了抑制。這不但鞏固了君主專權,而且為還政內閣,奠定了條件。嘉靖皇帝此功不可沒。

第三,不拘成法,多所變革。為萬曆時期張居正改革準備了條件。雖然嘉靖初期社會矛盾有所緩解,但明朝建國百餘年來積累下來的各種矛盾仍然十分尖銳。因而自嘉靖中後期以來,社會又逐漸出現動盪不安局面。些有識之士開始興起改革政治、經濟的活動,以圖找到擺脫危機的出路。嘉靖皇帝本人就較少保守思想,好標新立異,雖然他的改正祀典與政治經濟改革關係極小,但其勇於變更祖宗成法的精神,卻衝擊了長期以來祖制不可變動的陳腐觀念,一定程度上為改革活動的開展清除了思想障礙,這也就是嘉靖中後期改革活動得以蓬勃興起的重要條件。同時,嘉靖皇帝從挽救王朝財政危機的目的出發,也在十瘴程度上支持了一條鞭法租宗藩條例等具體改革措施,這也就為張居正全面推行改革進行了準備。

第四,重視文化事業,整理文化遺產。嘉靖皇帝素以制禮作樂,大興文治自居。他所進行的改正祀典活動,雖然與社會的政治、經濟發展關係不大,但對於挖掘和整理我國古代禮儀 祭祀制度有一定的作用。同時嘉靖皇帝對文化事業也較重視,在其當政時期,重修《大明會典》,重錄《永樂大典》,以及建成保管收藏明代各朝啜實錄》及編制文集等書籍的皇史竊等等,都對保存歷史典籍,弘揚傳統文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歷史上的藍帽子


首先一個人是否聰明跟出不出成績關係不大,主要看其經歷放在哪裡。

嘉靖皇帝的聰明程度放在中國帝王裡,應該也能排到前五。為什麼這麼說,嘉靖皇帝本是安陸興獻王的兒子。由於明武宗玩的太嗨,豹房、打仗、逛窯子,居然連個兒子都沒有。這不,就由當時的著名的內閣首輔大臣楊廷和選擇16歲的朱厚熜做皇帝。

本來有年齡大的宗室,但為什麼就選朱厚熜,就是因為他年齡小,朝中沒有根基,符合朝中老臣們的利益,好控制。本來是一手好算盤,但是他們低估了這個孩子的智商。

朱厚熜怎麼可能會去當別人的旗子,任人擺佈呢。很快借助大禮儀事件扶植張驄,幹掉了楊廷和等宿臣而大權在握,取得鬥爭的勝利。這是一個沒有支持的16歲年輕人幹出來的。

在後人的眼中,嘉靖皇帝一味醮修。可看不見的是,修道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況且,真正悟道的人是很需要天分的。嘉靖皇帝數十年不上朝,但是那也只是表面。這符合《道德經》中對於聖王的要求,無為而無不為: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親而譽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有不信焉,故不信也。

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謂,我自然。

嘉靖期間,內閣一共換了五位首輔大臣,楊廷和,張驄,夏言,嚴嵩,徐階。又培養了兩位高拱,張居正。不管怎樣,這裡面沒有一個庸人,全都是頂尖的聰明人,而在嘉靖皇帝的手下都乖乖的做人做事,不敢半分造次。賢時便用,不賢便黜,賢與不賢也由不得他們。

南有倭寇,北有俺答,朝廷依然穩固。

可見其智商及智商手腕!

嚴嵩之所以能夠在嘉靖手下做了二十年首輔大臣,嚴世蕃功不可沒,對時局的判斷可謂狠辣異常,被稱為“小閣老”,伺候的嘉靖舒舒服服。據傳是金瓶梅中西門慶的原型!

不管怎樣,這二位都是歷史上有名的聰明人。之所以沒有做出成績,也許是大多數聰明人的通病吧!


邏輯讀史


我是野談雜論,我來回答!

首先需要指正的是聰明不一定有成績,不聰明也不一定沒有成績。

我們先來說說嘉靖,提起嘉靖,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專注煉丹修道,更有甚著說明朝滅亡始於嘉靖,這話的確有一定道理,但在當時惡劣的政治環境下,嘉靖朝的黨爭是不可避免的,從嘉靖朝開始,黨爭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也沒有停止,其根本原因在於文官集團,明朝的文官都是硬骨頭,不能說這是錯的,但凡事剛則易折。


影視劇中的嘉靖皇帝(圖片來源:網絡)

嘉靖在明朝皇帝中智商排名數一數二絕非浪得虛名,在嘉靖朝權力分為三股勢力:皇權,閣權,宦權。這在三股勢力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皇權,因為皇權左右著其他兩股勢力的政治方向。身為皇權的代表,嘉靖以巧力平衡著這兩股勢力,這也是他權謀之術的體現。

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坐山觀虎鬥,只有鬥爭,皇權才能更加穩固,只有鬥爭,嘉靖才能安心上他的課外興趣班。別看嘉靖道長几十年不上朝,但朝中事務不論大小,他都瞭如指掌。幾十年下來,內閣首輔換了一個又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傀儡不中用了就得換!嚴嵩厲害吧,還不是說擼就擼,雖然主力軍是徐階,但沒有嘉靖的點頭,就是一百個徐階也擼不下來嚴嵩。

從這就可以看出來,高智商所帶來的收益也是非常豐厚的:權力始終掌握在嘉靖手中,閣臣宦官再厲害,那也不過是他手中的棋子。

我們再來說說嚴世蕃,按照史書上記載,嚴世蕃確實不是一個大帥哥,奇醜無比,更是一個獨眼龍,但就這麼一個人,智商絕不在嘉靖之下,嘉靖能砍掉嚴世蕃,不是嚴世蕃不夠聰明,而是嘉靖是最高權力的掌控者。



影視劇中的嚴世蕃(圖片來源:網絡)

嚴世蕃曾說過,普天之下,只有三個人有才能,這三個人就是楊博,陸炳和他自己,就連高智商領導嘉靖他都不放在眼裡,足以看出嚴世蕃有多聰明。

《明史·奸臣傳·嚴世蕃》記載:嘗謂天下才,惟己陸炳、楊博為三。

嚴嵩能叱吒朝堂幾十年,背後靠的就是他的兒子嚴世蕃,都說嚴嵩是青詞宰相,但實際上嚴世蕃才是幕後操作者。嘉靖寫在紙上的暗語嚴嵩不懂,嚴世蕃一眼就能看其中奧妙,可見嚴世蕃智商水平的確非常高。從後來嚴黨的垮臺就可以看出來嚴世蕃在嚴黨中的核心位置,嚴世蕃去給他母親守孝,嚴黨失去了最核心的智囊,以至於徐階乘虛而入,一舉拿下嚴嵩。

這就是嚴世蕃,嚴黨離了他就得解散,你說他的智商有多高?一般來說,人聰明過頭了就會嘚瑟,嚴世蕃也不例外,嘚瑟過頭了就得挨批,嚴世蕃挨的批是砍腦袋,嘉靖四十三年,嚴世蕃被御史彈劾貪贓枉法,勾結倭寇等罪狀,嚴世蕃被逮捕下獄,第二年嚴世蕃被斬。

本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聯必刪。


我是野談雜論,一個喜好歷史的鄉野村夫,歡迎大家留言討論,關注我,帶你領略不一樣的歷史知識。


野談雜論


嚴世蕃的父親嚴嵩是當時的內閣首輔,嚴世蕃能走上仕途完全是憑藉他父親嚴嵩的光而上位。嚴世蕃先是入國子監讀書,後再做官。嚴世蕃從小就非常聰明,漸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熟悉了時務國典,他特別擅長的就是揣摩別人的心意,因此也被稱為嘉靖第一鬼才。嚴嵩當權期間,京城內外流傳著“大丞相,小丞相”的說法,很顯然分別指的是嚴嵩和嚴世蕃。嚴世蕃只有一隻眼睛,但是他的記憶力超強,有著過目不忘的本領,不管是四書五經還是大明朝的各種典故,他都非常精通。當時嘉靖皇帝喜歡看書,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寫在紙片上,讓其他大臣講解,但是隻有嚴世蕃能夠講解的清楚。即使嚴世蕃是靠拼爹取得一官半職的,但是在科舉考試中,嚴世蕃也足以甩其他狀元好幾條街。嘉靖皇帝的性格出了名的隱晦,傳達旨意也是雲山霧繞,大臣們一個個想破腦袋也猜不明白,而對於嚴世蕃根本不是個事情,他很輕鬆就能夠猜中皇帝的心思。

嚴世蕃這一身本領,放在正道上必定會有所作為,但偏偏他專辦歪事。他有一身專盯工程質量的才能,卻偏偏大手一揮,錢財攬進自己的腰包。嚴嵩在自己的權鬥之路上,嚴世蕃可謂是他的好幫手。不過嚴世蕃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嚴世蕃作的老爹退休回家,而他自己還不善罷甘休,看不清局勢,依然高調行事,最後的下場十分慘淡。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檸檬愛運動


先說嘉靖,以小宗入繼大宗,大禮儀把文官們搞到,幾十年都在丹房,看著不務正業,其實手段厲害著呢,大權不旁落,想讓誰上誰就得上,想讓誰下誰就得下,而嚴世蕃不用見嘉靖皇帝,而以青詞而會其意牛不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