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從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到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就在南門遺址的東西二邊;

一:通江門橋—揚州首座亭橋閘“三合一”的橋樑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通江門橋是六年前新建的,現在已經成為了古運河邊一道亮麗的風景。通江門橋是一座景觀拱橋,遠看像城門,橋上部建有飛簷翹角的亭子,類似於瘦西湖內的五亭橋,但它只由三個亭子組成,中間的一個比較高大,兩側的相對小一些,是一個“三亭橋”組合。頂部為小青瓦歇山坡屋頂,“三亭橋”充滿了揚州元素。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近看雄偉壯觀的通江門,四面的牌匾分別是

“山平水闊”、“花明綺陌”、“江山四望”、“城闔鎖釣”,

每一面牌匾都表述著古通江門上所見的美麗風景。在亭橋下建有閘門,不僅是打造景觀,還有一個水利設施方面的考慮。閘門控制室設在通江門橋的橋肚裡,避免了另建控制室而影響風景。首次將亭、橋、閘設計、建設在一起,從而使通江門橋成為揚州首座亭橋閘“三合一”的橋樑;

二:挹江門—中國八大鈔關之揚州鈔關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南門遺址向東200來米,有一新建的古城門“挹江門。挹江門為自元朝至民國時期揚州城的十二座古城門之一,位於古運河與小秦淮河交叉口處。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原城門已在近代拆除,2007年採用舊城磚重新壘砌,矗立於原來位置,保持古色古香的風貌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明宣德年間曾在此設立鈔關,並在運河上架設浮橋,附近逐漸形成繁華的鈔關碼頭。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附近有一“大運河博物館”,可惜不開放,據說新館將在運河三灣公園二期建設;

「揚州古城漫遊」第九站:通江門遺址、挹江門遺址

沿著古運河,還修建有亭、廊等仿古建築,成為當地人悠閒、悠哉、納涼的好去處;

小知識:鈔關:

明清兩朝設的鈔關,系中央設在地方的稅務機構,民國年間裁撤;明代禁海,京杭大運河是全國商品流通的主幹,全國八大鈔關有七個設在運河沿線,從北至南依次為:崇文門(北京)、河西務(清代移往天津)、臨清、淮安、揚州、滸墅(蘇州城北)、北新(杭州)。萬曆年間運河七關商稅共計31萬餘兩,天啟年間為42萬餘兩,約佔八大鈔關稅收總額的90%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