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1993年,36歲的韓國瑜是一名國民黨籍“立委”,他對一名在議場內大放厥詞的民進黨同事十分不滿,當場掀翻桌子,一耳光將他打翻在地——被掌摑的人叫陳水扁。沒錯,就是那個後來當了臺灣地區領導人又因貪腐被關進牢房的那位。這一巴掌,讓陳水扁住院三天,但卻讓韓國瑜自己的仕途從此坎坷多舛。

韓國瑜為了他的真性情付出了不少代價,2001年韓國瑜選舉民意代表失利,淡出大眾視線,以至於他競選高雄市長之初,還被視作“冷板凳球員”。沒人能想到,高唱堅持“九二共識”的他,能一舉拿下民進黨執政超過20年的大本營,用15萬票的大比分勝利把“綠地”改換成“藍天”。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執政高雄四個月,韓國瑜的“真性情”絲毫不減。昨天在澳門,深圳衛視記者提問他“在外拼經濟時,島內有人拖後腿,會不會覺得委屈”,他直言“他們很無聊”,“任何問題不妨我們高雄訪問團回到臺灣後,大家來面對面”。

多年過去,依然“真性情”的韓國瑜說出這句“面對面”,顯然並非要重演當年衝動出手的情景。事實上,此番他參訪港澳深廈四城,正是看見巨大的發展機遇——這也是他不懼“面對面”的底氣。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今天,他帶著他的拼勁,來到拼搏之城——深圳。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1979年,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轟然響起填海建港的開山炮,改革開放的春雷鳴動,掀開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到今天,即便從未到過蛇口的人,幾乎也都聽過那句著名的口號“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也都知道被譽為奇蹟的“三天一層樓”。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深圳速度夠快

深圳發展夠拼

這一拼 就是四十年

未曾停歇

也不會停歇

以“拼經濟”的形象紅透寶島臺灣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下船登陸,他的第一步就踏上蛇口,這個深圳拼搏的起點,無論行程的安排和設定中,是否預計了這番巧妙的呼應,作為一名拼搏者,在一座拼搏的城市裡,相信韓國瑜會感覺到同氣相求、惺惺相惜。

這種呼應,從韓國瑜的行程中就能感覺得出來。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根據目前已經公開的行程,韓國瑜在深圳將參訪海吉星農產品物流園,這個華南最大的農產品現代物流樞紐中心裡將蘊含多少機遇和大單自不待言。

僅看2017年的數據,深圳口岸總共進口水果107.8萬噸,貨值達22億美元,佔中國大陸水果進口量的四成以上,到目前為止,深圳一直是大陸各城市中,進口水果最多的。

而對於把“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作為口號的韓國瑜而言,深圳本身的市場和消費力能帶來多少合同本身當然是一個非常誘人的議題,不過,更具吸引力的,則是對未來長遠合作的期待——除了在海吉星簽下幾單農產品的採購合同,如果還能在這裡擁有一兩個攤位,韓國瑜希望高雄“貨出得去”,就可以從“一單”買賣,變成“一門”生意。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而除了有參訪農產品物流園、前海青年創新創業基地、高科技企業、鹽田港等與“拼經濟”密切相關的行程之外,韓國瑜目前規劃的深圳行程中,更有參訪深圳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和南山區行政服務大廳的安排。乍一看,這與“拼經濟”似乎並沒有直接相關,但作為此次韓國瑜參訪四城中,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深圳的“智慧城市”建設卻體現在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去年的高雄市長選舉中,曾有網友製作了一則《韓國瑜,幫我回家》的視頻,那裡面除了有對高雄經濟發展的期待,也有對民進黨執政20年來高雄市政建設落後的擔憂。說白了,韓國瑜管理之下的高雄,要實現“人進得來”,生活環境很重要,營商環境更重要。

在深圳,韓國瑜能夠近距離體會到的,就是在“優化環境”這件事情上的努力——用潮汐車道將上下班高峰期的通勤時間大大壓縮;用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求出公共交通網絡建設、道路常態化保養和市民的交通需求的最大公約數;利用大數據、網絡化的高科技手段,讓行政服務更方便、更快捷,讓政府的面孔更親切、更貼心——毫無疑問,這些也正是高雄需要的。

臺灣網紅市長來了 “圳”好“雄”起

韓國瑜就職高雄市長當天,有記者曾問他:心目中首選交流的大陸城市是哪個?他脫口而出“深圳”,他評價深圳是一個“活潑、充滿著經濟動能”的城市,並且“高雄和深圳很像,都充滿動能、都不排外”。

在今天上午離開澳門之前,深圳衛視記者再次向韓國瑜提問:“您對深圳之行有什麼期待?”

韓國瑜這回的回答卻很簡短:“馬上到深圳了,到時候再說。”

——馬上就要到深圳了,他要親眼看看,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