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零起點學鍼灸

零起點學針灸

繼《零起點學中醫》出版後,心裡一直有個想法:寫一本有價值的針灸入門書。無奈七年來,讀書、臨證、研究、教學,始終未得空暇,完成夙願。終於在2015年中,卸下最沉重的兩件工作,全力投入到現下這本小書的撰寫。回顧一年餘的歷程,感慨良多。

與《學中醫》不同,《學針灸》撰寫的困難,首先不是表達如何形象傳神,也不是理論怎樣高深莫測,而是參照藍本的缺失。《學中醫》,每個章節都有明確的理論支持。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到中醫內科學,這些中醫主幹理論,都已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在業內也已達成基本共識。需要的,只是理清一條主線,即以臟腑辨證為綱紀,前後貫通即可。然而,針灸的情形決計不同。

現下院校針灸教學的內容,大體分為經絡學、腧穴學、刺灸法和治療學四部分。如前言所講,與中醫學相比,其中缺少診斷學和方劑學,尤其診斷環節的缺失,對針灸影響極大。須知現代中醫學以臟腑辨證為綱紀,所賴正是診斷。學了心肺肝脾,知道寒熱燥溼,也明白氣血陰陽,怎麼用呢?學了四氣五味,知道君臣佐使,也明白補虛瀉實,怎麼用呢?診斷是連接基礎理論與臨床治療的樞紐,離開診斷,寸步難行。而針灸遇到的,首先就是這個問題。

完全依照中醫診斷學的思路,病位最終會被歸結到五臟,病性從虛而氣血陰陽,從實則寒熱風溼,《學中醫》有詳細講解。問題是,這個被歸結而成的五臟,如何與針灸治療相切合呢?反觀現代針灸臨床,半為雜病半筋骨。且不說筋骨類病,其中相當部分與五臟本就關聯不大;即使雜病,包括內科、婦科、兒科、皮科等諸多病症的雜糅,也未必都能歸入五臟系統。問題的關鍵在於,針灸治療,最終要落實到具體的部位上;而一個虛化的五臟理論,不足以支撐整個針灸診療的體系。怎麼辦?

第三章診法,將絕大部分的筆墨都放在脈診和按診上;第四章斷法,用了近半的篇幅講病位,都是希望將個人臨證中最真實的部分凸顯出來,為探索適合針灸臨床的診斷方法,做些嘗試。畢竟,診斷方法不明,或不適用,針灸能做的,就只剩下哪疼扎哪,或者單穴驗方。而“效之信,若風之吹雲”之類的意境,就很難被體驗,只剩下傳說了。

除去診斷,取穴領域同樣無從參照。現代針灸教學中,老師講解的重點多在部位與主治;而強調實踐的點穴課,不過是練習在人體上指出那個點。取穴法,受啟於學者張樹劍關於阿是穴的研究,後在趙京生老師處習得選穴與取穴之別,於理方明。再經反覆臨床實踐揣摩,對比總結,才形成本書中按診與取穴的主要內容。粗陋的很,姑且補缺。

診斷、取穴之外,又有不少內容,現下針灸教材中雖然涉及,但嫌其單薄。比如針灸治病的原理,配穴的方法,以及手法背後的心法。其中影響最大的,當屬第二章所講“分形原理”。針灸選穴中,如何確定“緯”,即橫座標,是針灸理論無法迴避的大問題。流傳至今的古典腧穴理論,在解決此問題時,留下了巨大的空間。從左常波老師處受教,由劉厚岐兄補充,經蔡萌同學提示,最後趙京生老師確認,終於將分形原理與經脈原理並列,作為針灸選穴的理論基礎。

結構性內容的補充和豐富,極費心思,也最感不安。而文字本身的侷限,又在表達方面提出了挑戰,關於感覺。正文曾經提過,針灸是一門嚴重依賴觸覺的技術。從《診法》中脈診的形象,到《取穴》中各部應結的性狀,再到《手法》章針下得氣感的把握,都離不開醫生指下的感覺。而但凡涉及感覺,必然動心。在這個指下的世界裡行走,用心體驗,是無可替代的門徑。因為感覺,不像知識可以學習,不像能力可以練習,唯有用心,唯有體驗。精深以窮理,縝密以思辨,可以成就學問,卻無法培養出合格的針灸醫生。

對這一點,除了極力鼓勵實踐,無疾實在沒有更好的建議。感覺就是這樣,不經體驗,就永遠不是我的;而一旦體驗過,就永遠都是我的。不過,文字也非一無可為。要去體驗,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識,如《取穴》章人體各部常見應結的具體部位和形態。進而又需要將這種感覺儘可能與既往體驗對接,如《診法》章對脈之形象的描述。最後,還有秘而不傳的所謂心法,如《手法》章調氣、補瀉時心中所念。關於感覺,無疾當下綿薄之力僅至於此,不足以糾偏;只望有所觸動,心願已足。

卷末回顧,書中仍有不少問題。由於個人臨床以針為主,對灸法施用的經驗有限,很難給出優於教科書的結構性建議,所以書中未及灸法;作為針灸入門,實屬缺憾。又因臨床經驗有限,且受個人思路侷限,《診法》對應結類型的歸納仍欠嚴謹和準確,《斷法》內容尚難以擔負貫通全書的重任,《取穴》對各部應結的描述嫌其粗疏,其廣泛適用性仍待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