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山西不負我,豈可負山西

記者牛日成、王建平發自山西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山西——我國古代建築現存最多的省份,境內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地面古建築物佔全國百分之七十,素有“中國古代建築寶庫”之稱。

這……你信嗎?信,那一定是山西曆史文化的超級粉絲。若是半信半疑,那也無傷大雅。耳聽為虛,有空可以到山西求個眼見為實。

當假期選擇出遊地的時候,山西會是第一選項嗎?有的人可能不會,因為旅遊有“湊熱鬧”的通病,山西還不夠大熱。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人說山西好風光。三晉大地物華天寶——

五臺山、雲岡石窟、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皇城相府、雁門關、洪洞大槐樹、晉祠、鸛雀樓、應縣木塔、恆山懸空寺、運城解州關帝廟、綿山風景區……

人文歷史底蘊的厚重,除了名勝古蹟還離不開人。山西曆史名人眾多,僅是唐、宋、元三個朝代的著名詩人名字就可列出一長串……

王勃、王維、王昌齡、王翰、王之渙、柳宗元、溫庭筠、盧綸、宋之問、元好問……他們留下的經典之作,十有八九你都讀過。(附後)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歷史長河,綿延不絕。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山西不負你,豈可負山西!

10月21日,“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全域旅遊看山西聯合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晉祠博物館舉行。

此次活動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指導,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山西綜合廣播、太原市文物局承辦,全省11市文化和旅遊局、太原市晉祠博物館協辦。

全國30多家廣播電臺近百名記者前來參加,分南北兩路走進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臨汾、長治等地,報道山西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概況。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山西自古即有“表裡山河”之譽,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春秋時為晉國,故簡稱晉。

晉祠,始建於北魏386年,是後人為紀念週武王次子姬虞、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後追封晉王)及母后邑姜後而建,亦為中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祠內擁有幾十座古建築,周柏唐槐、宋代彩塑、難老泉被譽為“晉祠三絕”。

有道是“不遊晉祠,枉到太原。”此次“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全域旅遊看山西主題活動選在晉祠啟動,其意義不言而喻。

這也是山西廣播人試圖藉助全國廣播媒體的合力,通過全媒體報道助推山西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一次大膽嘗試。

天下廣播是一家!廣播人從祖國各地走來,此時,山西是山西廣播人的山西,也是中國廣播人共同的山西。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消閒旅遊時代,旅遊產業對於地方經濟發展的動力巨大,潛力無窮。

來到山西,不僅是走走看看,有一個問題或需解讀:擁有豐富旅遊資源的山西如何加快形成旅遊熱門地?

此前有報道稱,外界曾評價“山西旅遊產業發展的理念比沿海至少落後二十年,山西的景區是關在院子裡的風景。”還有觀點稱,山西擁有的是“最安靜的風景,最沉默的文明。”

這些,正在變成過去式。

近年,山西人發展旅遊業的意識迎來“大覺醒”。作為煤炭大省,山西在經濟轉型中提出做好煤與非煤兩篇大文章,非煤產業重點強調發展七大產業,其中第一大產業即為文化旅遊業,把旅遊產業作為破解“一煤獨大”困局的重要轉型戰略。有說是,旅遊業不僅是山西經濟發展的一條大動脈,也是跨越轉型的一個“備胎”。

從戰略理念到推進實施,山西的標誌性口號從“晉善晉美”變更為“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強調山西在華夏曆史中的重要角色。這一變意味著山西試圖超越“山西”而以“華夏”為整體的旅遊品牌定位,同時將“風光”作為山西旅遊的重要標籤。

這一戰略決策,可謂是凸顯山西人之氣度與自信,之於山西的深厚歷史底蘊更是實至名歸。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旅遊業是一篇大文章,戰略定位及謀篇佈局極其重要。

依據區域旅遊資源稟賦,山西重點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遊板塊和品牌,以其作為構建旅遊發展大格局升級版的戰略目標。在總體戰略下,差異設計出不同旅遊特色線路,形成了世界遺產、宗教古建、晉商民俗、山西大院、呂梁風光、尋根覓祖、太行山水、黃河風情以及紅色經典等特色旅遊線路,通過各種活動載體不遺餘力地進行旅遊品牌營銷,擦亮品牌。

山西在文化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中,不再滿足於依託歷史遺蹟和自然風光收門票,而是瞄準輸出文化產品或文化商品。諸如,晉祠博物館推出以晉祠文化為背景的各種文化旅遊產品,豐富旅遊內容產品,提高旅遊美譽度,拓展發展空間,就是積極的嘗試。

旅遊資源依賴資金與人的開發。山西多措並舉“扶持”旅遊業發展,改革100多家景區景點體制機制,成立山西省文旅集團,以充分激活山西的文旅資源。

在山西,你聽到關乎經濟發展的熱門詞彙除了煤炭之外,還有旅遊業。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觀念一變,天地廣闊。

山西旅遊業步入了黃金髮展期。數據顯示,2018年山西共接待國內遊客超過7億人次,同比增長25.51%。接待入境旅遊者101.93萬人次,同比增長6.48%。去年全省實現旅遊總收入6728.7億元,同比增長25.53%。太原、晉中、忻州遊客接待量位列三甲。

按照國務院的意見,山西到2020年要初步建成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初步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全域旅遊目的地。現在,山西已基本形成“三大板塊支撐、一條廊道貫穿、全域聯動輻射”的全域旅遊總體架構。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山西之厚重在歷史,山西之美在山水,山西之自豪在文化。

僅說唐、宋、元金朝代,如下的這些名字誰人不知?他們的經典之作,誰不驚歎?讓我們讀著這些詩走在三晉大地上——

王勃:“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王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王昌齡:“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山西不负我,岂可负山西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溫庭筠:“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元好問:“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

山西不負我,我不負山西!

我們來了。你們呢?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