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系列報道丨滄州“新”警察故事——車管檔案“大管家”

系列報道丨滄州“新”警察故事——車管檔案“大管家”

◆ ◆ ◆ ◆

車管檔案“大管家”

NEW POLICE STORY

◆ ◆ ◆ ◆

她管理的360萬份機動車和駕駛人檔案,首尾相連一字排開後長達900餘公里;她有著一雙識破假證的“火眼金睛”,靠努力工作獲得的榮譽證書可以論“摞”數;她熱愛工作,最喜歡的“音樂”是車管所制證機辦證時發出的聲音。

她就是滄州市車管所檔案科科長——胡亞敏。

01

部隊大院出來的“女漢子”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扎著一個馬尾辮,長相甜美,但說話做事卻格外幹練,這是38歲的胡亞敏給人的第一印象。

胡亞敏從小在部隊大院裡長大,她的父親胡尚起曾是滄州軍分區醫院的院長。從小的耳濡目染,加上父親的言傳身教,讓胡亞敏學會了堅韌、自強、刻苦、勤奮。

1999年,胡亞敏從天津市人民警察學校畢業。2002年,她被正式分配到市交警支隊工作,成為一名外勤交警。23歲正是愛美的年紀,每天風吹日曬讓胡亞敏有些怵頭。但父親總是強調,做哪個行業都要記得堅守,這是每個崗位的第一使命。

站崗執勤的這一年不僅磨鍊了胡亞敏的意志,還讓她學會了如何與群眾交流、相處,這也為她以後從事的車管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2

假身份證一眼就看穿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2005年7月,胡亞敏調入車管所業務科工作,並很快練出一雙“火眼金睛”——識別票據、證件的真假。

2012年的一天,胡亞敏辦理一輛機動車轉移登記業務。在審核車主身份證時,她發現車主的二代身份證有很多疑點。可是,車主一再強調身份證是剛剛辦理的。

出於職業敏感,她當即聯繫車主的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經核實,這名車主未曾辦理過二代身份證。胡亞敏在確定車主偽造證件的事實後,當即將他移交稽查科處理。經調查,此人的證件是花200元錢辦的假證。

03

加班加點幫群眾解決難題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某個週五下午,一個人從北京趕過來,要提走在滄州購買的一輛車的檔案。在提檔過程中,他把購車的原始登記證書弄丟了。對方還有家人在住院,晚上必須趕回去陪床。想到馬上就是週末了,如果讓對方回去,過兩天他還得再跑一趟,胡亞敏當即把手頭的活交給同事,帶著這位素昧平生的群眾一個個窗口補手續,然後又加班給他提取車輛檔案。

等她把檔案封好,交到那人手中時,辦證大廳就剩他們兩個人了。那人感動得不知道說什麼好,掏出一疊錢,非要請這個好心的女警察去吃頓飯,胡亞敏笑著拒絕了。

04

建立完整的電子檔案數據庫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2013年,因工作成績突出,胡亞敏被任命為市車管所檔案科科長。目前,滄州市共有198萬駕駛人和162萬輛機動車。車管所的檔案室約有360萬份檔案,胡亞敏就成了這些檔案的“大管家”。每個檔案袋的長度如果按25釐米計算,首尾相連一字排開,長達900餘公里。

2015年夏天,在市交警支隊黨委的大力支持下,胡亞敏和同事們對滄州市所有的機動車檔案進行了補錄,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電子檔案數據庫。這項工作走在了全省車管系統的前列,為我市的車管工作打開了全新的局面。

05

最愛聽制證機發出的聲音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吱吱吱”,胡亞敏的辦公室外,傳來了一陣聲響,她笑著說,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樂”。原來,這是制證機打印機動車行車證發出的聲音。

胡亞敏作為檔案科長,管理著20名工作人員。她說,自己“當家”的秘訣就是身先士卒。無論哪個崗位需要加班,她都會第一個到單位帶領大家一起工作。

市車管所檔案科工作人員高偉凡說,胡科長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年紀輕輕卻獲得了一次二等功、兩次三等功,省交管局的“十佳服務明星”“優秀共產黨員”和河北省“百姓心中好交警”等榮譽。

雖然每天的工作都很繁重,但胡亞敏心細如髮、一絲不苟,她將檔案管理作為服務人民群眾、服務公安工作的重要窗口,用一顆真心贏得群眾的滿意和尊重。

系列报道丨沧州“新”警察故事——车管档案“大管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