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1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院長今天寫這篇推文的時候戰戰兢兢,感覺自己是在被封殺的邊緣試探。

這部BBC紀錄片的題材內容非常的“敏感”,一句話總結就是——

護膚品、化妝品、減肥產品...真的有效果麼?

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帶你揭穿美容行業的“套路和騙局”。

(建議:不經意一轉,讓女朋友/老婆無意中正好看到這篇文章)

《駐顏有術》2018

The Truth About Looking Good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關於“護膚品是不是玄學”這個問題,在網上已經掀起了無數輪的討論。

比如之前就有知乎答主分析大熱的雅漾噴霧的成分和礦泉水沒差別。

還有理工男拆refa美容儀,總結出一個結論:美容儀成本低廉,根本不值錢。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網友@狗哥愛大波

於是評論裡不少直男癌開始了陰陽怪氣的表演。

覺得女生交了智商稅,無知好騙。還有更惡臭的言論,覺得醜人多作怪。

先不理這些無腦評論,這些實驗還是有不客觀之處的。

比如雅漾噴霧值錢的是它的無菌包裝和噴頭技術,美容儀貴的是研發成本。

值不值這件事更是充滿個體差異,說妹子們敗家的直男癌們,買起球鞋手辦模型來倒是不手軟。

而且護膚美容這件事,給女人們帶來的自信、自律,自立...這些外在光環有時候是大過其本身的意義的。

院長就很欣賞下面這位女士的觀點——

雖然知道貴价面霜的效果沒有達到預期,但是老孃喜歡,這點就高於一切。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擺正好心態,跟著BBC的鏡頭來了解一下我們常見的“美容誤區”。

潤膚霜=保溼補水?

再糙的漢子在乾燥的秋冬也會扛不住買個大寶來擦一擦,更何況精緻的小仙女們。

那麼問題來了,市面上琳琅滿目價格不一的潤膚霜真的有保溼效果麼,能改善膚質麼?

BBC找來了市面上有代表性的三款高、中、低檔面霜。找來了志願者們進行了為期3周的實驗。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結果令人大跌眼鏡,被寄予厚望的高端面霜居然保溼成績墊底,反而是最便宜的效果拔群。

紀錄片還順帶科普了潤膚產品中最常見的成分是甘油,越靠前代表成分比例越大。

所以選產品的時候大可忽視價格,成分表相對更靠譜。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至於到底能不能改善膚質?不存在的。

再好的潤膚霜它的保溼效果都是暫時的。當下可以延緩乾燥,但是不能產生長期的影響。

指望一款基礎潤膚霜就能抗老防曬祛斑,那是天方夜譚。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防曬霜=抗衰老和皺紋?

抗衰老和皺紋是愛美人士一生的議題。節目本著科學實驗的精神,找出了讓人長皺紋的元兇——陽光中的紫外線。

一個40年車齡的女司機現身說法,左邊臉靠車廂內側,右邊臉常年被陽光直射。兩邊的皮膚狀況相差巨大。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大數據顯示臉上的皺紋75%成因都是陽光,而抽菸喝酒只佔了2%左右。

看來做好防曬確實是抗皮膚衰老第一步。

主持人針對這部分的總結如下:

解決皺紋和衰老,就是防曬霜+維生素A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除了科學探究護膚品的成分和實用性。BBC還做了一些

“人性小測試”。

比如同樣的產品,一個裝進普通的包裝中,導購員穿著便服;

一個裝進高檔包裝中,讓導購員穿上唬人的白大褂。

果不其然大家都選擇了後者。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產品包裝和營銷的作用有多大?BBC請來了從事護膚品的內部知情人員。

對方三言兩語就交代了“幕後潛規則”。廣告上的標語大部分都是模稜兩可,卡在一個狡猾的頓點:

給出會變美的承諾,但是又不承擔風險。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BBC在結尾做了最後一個實驗,讓所有人給自己和別人的吸引力打分。

一共七張圖片,一張原圖,其他都做了修改。多數人都不會選自己的原圖。

但是在別人的打分中,原圖往往是得分最高的。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你比自己想象中要更美,這點往往是被很多人忽略的。大部分人都愛糾結自己臉上的缺點。

其實欣賞接納自己,遠比護膚美容帶來的光彩更耀眼。

最後用主持人的一句話做結尾:有些產品確實有效,但不該執著於(廣告)承諾和價格。

寫完今天這篇,我可能會被封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