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據說,考上中國美院的學生,都是這樣學文化課的

2018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二段二批次的錄取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很多藝考生都已經如願收到來自中國美術學院,浙江大學及浙江理工大學等知名學府的錄取通知書,

深入瞭解他們過後才發現,他們在畫室階段已經開始兼顧文化課,文化,專業兼顧,做到提前準備。

然而對很多準高三的美術生來說:畫室專業課的壓力巨大,文化課又不能丟,那麼如何才能在畫室階段學好文化課呢?

1 複習內容:只抓考點

以浙江省選考為例,按照11月份選考2門課計算,大部分童鞋選擇內容比較簡單的歷史+政治

就歷史來說,考點包含3門必修課+3門選修課,總共是6本書,合計考點300多個

再看政治,考點包含4門必修課+2門選修課,總共也是6本書

2門課加起來,總共12本書,如果每頁書都仔細去看時間上肯定是來不及的。

所以要只看考點,考什麼學什麼。

但是真正難的是篩選考點內容,此時唯一的標準就是考綱。

但是對大部分準高三的美術生來說,真正難的還是篩選考綱的內容,因為此時他們還沒有考綱的意識,真正接觸考綱也是在高三。但是聰明的學生

就會提前去查看歷年的考綱,做到心中有數,真正的把時間用在刀刃上。

所以,複習的前提是你複習的內容是真正要考的,不然還是浪費時間。

2 學練結合

17級的國美學生劉禕諾,在畫室集訓的時候,每天都會抽出半個小時來做習題。在她看來,通過每次練習題,都能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很多學生

都會有這樣的感悟:每次看的知識點,沒有通過練習題,第二天來看,還是沒有記住。這是很多學生陷入的怪圈。

學習的本質還是知識的消化吸收,看過的知識點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被運用,才能真正被消化,吸收。通過劉禕諾的案例,我們知道很多學員知

識學習會忘記就是沒有進行練習,所以建議每個學生配備一本專業的練習題,來複習知識。

3 高考的本質

高考其實是一場選拔性考試,總分750分,並不是要把誰考倒,而是要對考生的應試教育能力按照3,6,9等進行評估,所以在這裡的考試中,並沒

絕對的勝負,而只是每個人儘自己的所能發揮出最好的成績。在這樣的情況下,聰明的考生就會根據合適自己的情況將總分最優化。舉個很簡單的

例子:有個很著名的例子叫做“木桶理論”,講的是一個木桶能盛多少稅,不是由它最長的板決定,而是由最短的板決定的。這樣的道理和學習是相通

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想要提分最緊要不是優勢學科再突破多少,而是較差的學科能提多少分,一門學科從30分提升到70分很容易,但是從90分到

就很難了。所以很多文化課學的好的,不是說某一門課多厲害,而是每門課都達到了能力水平發揮,這才是真正厲害的。

一 抓住重點考綱內容進行復習

二 知識點學練結合,最好配有習題集

三 學會木桶理論,尋找短板,強化優勢,補缺。

最後,我們為大家準備了《選考知識點精編》,幫助大家更好的複習文化課,下方評論領取或私信小編,免費領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