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俄國文學“白銀時代”作家進入讀者視野

談及俄羅斯文學,一般讀者熟知的多是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訶夫等作家。如今,繼這一代大師造就的“黃金時代”之後,“白銀時代”也成為世界文學史專屬術語,特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羅斯又一波風起雲湧、群星璀璨的文學時代。

白銀時代作家同樣是20世紀俄羅斯文化成就不可或缺的代表。最近,浙江文藝出版社“雙頭鷹經典”叢書推出兩部小說《彼得堡》《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中譯本,帶領讀者跟隨兩位文學大師足跡,回望俄羅斯文學的白銀時代。“雙頭鷹經典”第一輯收入的均為20世紀上半期俄蘇作家經典作品,如此大規模翻譯引進在國內尚屬首次。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現代派文學大規模進入國內讀者視野,包括卡夫卡、普魯斯特、喬伊斯、福克納、馬爾克斯、卡爾維諾等,但與這些作家相提並論的20世紀俄羅斯文學大師如安德列·別雷、勃留索夫、布爾加科夫等,卻似乎沒有贏得與其文學成就相對應的關注。1965年捷克學者雅·尚達把別雷與普魯斯特、喬伊斯、卡夫卡相提並論,認為他們四位是實驗家型作家,是現代小說改革者。以別雷《彼得堡》為例,它與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喬伊斯《尤利西斯》和卡夫卡《變形記》,被納博科夫評為“20世紀前期西方四大小說名著”。

《彼得堡》中主人公的大量回憶、想象和內心獨白,讓人聯想到通過意識流手法描寫人類社會縮影的長篇鉅著 《尤利西斯》。後者創作於1914年,《彼得堡》的出版與之相差不過兩年,小說中洋溢著作者豐盈的想象力和轉瞬跳躍的意識流動,可謂早期意識流小說的經典。在同濟大學教授張閎看來,《彼得堡》是20世紀最偉大的作品之一,而別雷就是“俄羅斯的喬伊斯”。“初讀非常震撼。小說使用了蒙太奇手法,快速閃現各種各樣的景觀,就像坐高速列車窗外閃過的景觀一樣,呈現了流動的城市景象。”

白銀時代文學充分吸收了當時世界文化的成果,給人感覺特別前衛。這也就不難理解,別雷將自己對藝術、生活乃至人類命運的獨特認識融入了《彼得堡》的創作中。資深編輯葉開說,在中國除了少數專業讀者外,俄羅斯文學白銀時代作品還未形成廣泛深入的閱讀,這也使作品的出版能為讀者帶來從古典過渡到現當代的嶄新閱讀體驗。“《彼得堡》通過蒙太奇甚至心理現實主義方式,拼貼式展現出文化紛繁複雜的時代。”

《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是作家伊萬·布寧唯一的自傳體長篇小說,歷時七年完成。小說以主人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的生活經歷為基本線索,將大自然的聲音、氣味、色彩和光線,細膩捕捉並訴諸筆端,回憶了俄羅斯鄉土民風。在張閎看來,布寧繼承了19世紀俄羅斯文學傳統,細膩舒緩,與別雷的風格形成鮮明對照。“《阿爾謝尼耶夫的一生》聚焦沒落貴族,描寫的生活還殘留著19世紀的影子。在馬車時代和火車時代的轉換時期,布寧停留在馬車時代的敘事節奏,讓我們感覺到真實的俄羅斯大地的鄉土氣息。”他說,從古典到現代,從19世紀黃金巔峰時期到20世紀初白銀時期,這兩部作品讓中國讀者看到不一樣的俄羅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