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由於學習太極拳主張用意不用力,初學的人感到抽象而不可捉摸,易生惝恍迷離之感。又由於它練功的方法自成體系,與其他的任何拳術和運動項目都不相同,因此,初學者只知道動作緩慢的就是太極拳,不能分辨真假優劣。且每每不易遇到好的老師,等練了若干年之後,才發覺自己沒有學到真本領。找起原因來,大多是拳架未有能充分體現拳理,練拳架走了過場。我自己就曾經學了13年,還發不出勁來,勞而無功。有兩三年的時間,進境遲滯,興致索然,幾度萌生知難而退的念頭。(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幸而自己不甘心,又得黃星橋老師的指引,在1967年,才去成都向李雅軒(椿年)老帥求教,承他厚愛,耐心地給我改拳架、講拳理,並從推手實踐中,使我體會到聽勁和化勁、發勁的奧妙。為我指出了昔日的不是與不足,使我明白了今後努力的方向。雖然自己的實踐功夫還很差,但總算見到了真的太極拳了。到1972年,再度去向雅軒老師求教,以自己功力稍具,眼力漸增,才學到了更多的東西,方知太極拳之妙,全在解放思想,真個心明眼亮了。此後自感功夫日新月異,才覺苦盡甘來。

通過自身的體會,在太極拳這一門抽象的學問中,要求得一點真知,實屬不易!以往自己並非不用功,無奈拳理不明,見解不真,正如鋼加到刀背上去了,辛苦費了不少,到頭還得返工。當時有俚語記事:

時人鍾愛太極拳,唯缺明師作鄭箋;徒勞筋骨猿捉影,可憐無補費精神!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世間太極拳功夫水平高的人不多,對拳理上有點真知灼見的,也極為難得。一般的老師,說真話,水平都有限,只可以說懂一些而已,不是這裡不對,就是那裡弄錯。距明師兩字,有相當大的距離。這注定學太極拳的人,早已患了“先天不足”。

太極拳不同於外家拳法,它不用明勁、硬力,而是內勁、柔勁。(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是運用全身的虛靈觸覺。勁道不是短時期內所能培育出來的,術語稱之為“懂勁”。能於十年八年之內,在友誼性的推手中,能化得自然無形,發得乾脆利落者,已很為不易。到了這種水平,才勉強可以當老師。

我們的師資很缺乏。

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每次只教一兩式,三五天,甚至十天半月之後,老師認為你練的基本上可以了,才再教一兩式。像這樣慢慢教下去,並不斷糾正姿勢。一套拳架,至少也要半年,甚至—年才學完。乍看起來,進度好像很慢;其實,正因為這樣,一式一手,就學得相當正確,保證了質量。這不是慢,是嚴肅認真,是踏實,是為將來的進步打下良好的基礎。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現在就不同了,在公園裡,常見一人帶領數十人,甚至上百人的大隊伍,老師有時間有耐心一手一式教的很少,大多是老師練全套,學生也跟著練全套。日子久了,自然也可以學會拳架,但因未能一手一式認真指教、落實,姿勢不一定正確,拳架的規格很差,依稀彷彿而已。很多是連“形似”都還說不上,更不用說什麼拳味和“神似”了。(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好為人師又是大多數人的通病,沒有過幾天,這些人又當老師去了,拳架的規格就又降卜一級。這就是現在的太極拳水平普遍低下的主要原因。

一套廣播操,學完了就叫會了,再也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了。太極拳則不然,即使一套拳已學完了,只說明自己可以單獨練習了,還遠遠不能說是已經學會了。因為太極拳不只是重形式,它更重內容;而內容繁多,相當複雜,有獨特的風格,你還必須天天在實踐中,不斷鑽研,請老師指教,慢慢去充實它。有了內容,才算有了拳味,這時才算基本上會了。還得不斷追求,使拳味日漸濃厚;這樣練法,才會有進步。如果拳味還不對,那就還是一套空架子,不是太極拳,練起來就不會長功夫的,頂多只會長硬力。

如此說來,擇師豈可不慎?!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練拳當以沉勁為主,不可著意前推——在李雅軒先生身邊學拳的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