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淹城春秋樂園裡,雜家區在儒、法兩家對面,有三尊站立塑像,門前案几上一大堆金元寶,十分引人注目。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呂不韋和他的門客”雕塑

春秋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各家都有自己的對策與治國主張。為了打敗其他流派,各學派或多或少的吸收其他流派的學說,而“雜家”便充分利用這個特點,博採眾議,成為一套在思想上兼容幷蓄,卻又切實可行的治國方針。雜家,以“兼儒墨,合名法”為特點,“於百家之道無不貫通”。雜家雖是以道為本集合眾說,兼收幷蓄,然而通過採集各家言論,貫徹其政治意圖和學術主張,所以也可稱為一家。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諸子百家園雜家區

呂不韋(公元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呂氏,名不韋,衛國濮陽(今河南省安陽市滑縣)人。戰國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國丞相。雜家代表人物,代表著作《呂氏春秋》。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呂不韋畫像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所以積累起千金的家產。

呂不韋在邯鄲遇到在趙國做人質的秦公子異人。當時,秦趙兩國經常交戰,異人的生活非常貧苦。呂不韋想到,在異人的身上投資會換來難以計算的利潤。他不禁自言自語說:“此奇貨可居也。”意思是把異人當作珍奇的物品貯藏起來,等候機會,賣個大價錢。呂不韋首先拿出一大筆錢,買通監視異人的趙國官員,結識了異人。他對異人說:“我想辦法,讓秦國把你贖回去,然後立為太子,那麼,你就是未來的秦國國君。你意下如何?”異人又驚又喜:“那是我求之不得的好事,真有那一天,我一定重重報答你。”呂不韋立即到秦國,用重金賄賂安國君左右的親信,把異人贖回秦國。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但他最寵愛的華陽夫人卻沒有兒子。呂不韋給華陽夫人送去大量奇珍異寶,讓華陽夫人收異人為嗣子。秦昭王死後安國君即位,史稱孝文王,立異人為太子。孝文王在位不久即死去,太子異人即位為王,即莊襄王。莊襄王非常感激呂不韋擁立之恩,拜呂不韋為丞相,封文信侯。莊襄王死後,太子政即位,即秦始皇,稱呂不韋為仲父。呂不韋權傾天下。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成語故事“奇貨可居”

當時,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這四位公子都喜歡招納賓客。為了也能享有賢士的美名,呂不韋效仿四公子也廣招賓客。隨後,他又效仿諸子百家,著書立說,命門客記下各自的所見所聞,分編成八覽、六論、十二紀,洋洋20萬言。這本書,便是後來傳世的《呂氏春秋》。


《呂氏春秋》,又稱《呂覽》,共160篇,保存了許多古史舊聞和有關天文、歷數、音律、農學等多門類知識,是一部極具價值的著作。書成後,呂不韋相當得意,把它公佈在國都咸陽城門口,請大家提供意見與批評,並聲稱若有人能改動其中的一個字,即賞賜千金。但因為呂不韋當時位高權重,即使懸賞這樣鉅額的獎金,卻沒有人敢挑戰它,為它改動一個字。由此產生“一字千金”的成語。

走近春秋歷史人物——“雜家”代表人物呂不韋

成語故事“一字千金”

呂不韋后因繆毐叛亂受牽連,被免除職務,出居河南封地。秦王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呂不韋的一生,充分體現了其作為商人的特點,他做每一件事都是為利益所驅使。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第一流的。呂不韋亦官亦商,投機冒險,畢露鋒芒。在中國政治史上,“奇貨可居”是政治商業化,爬上權力巔峰的最早典範。尤其讓人佩服的是他的遊說口才,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