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官抖”,可以有!怎麼有?|國內傳媒動態

“兒童節到了,送點啥禮物?”搭配《美少女戰士》的背景樂,國資委新聞中心主任毛一翔在鏡頭前“嚴肅地賣萌”。這條十幾秒的短視頻,不僅為國資委的短視頻平臺賬號“國資小新”贏得數十萬粉絲,還收穫了網友的點贊式刷屏——這才是官媒宣傳自己的好方法。

一批政府機構近來到短視頻平臺“攻城略地”。抖音官方發佈,近一個月,就有近200多家入駐“抖音”,實現井噴時增長。其中,政法系統尤其公安部門是入駐最多的領域,佔比達到70%,其次旅遊、外宣、團委也都比較積極。中央政法委官方新聞網站“中國長安網”是第一個實名認證的官方政務抖音號;北京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警總隊開設的賬號“北京SWAT創造了單條視頻被播放7686萬次的記錄;古城西安,則被媒體稱為“抖音之城”。

“官抖”,可以有!怎麼有?|國內傳媒動態

抖音是一款音樂創意短視頻社交軟件,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15秒音樂短視頻社區。今年一季度,抖音下載量是4580萬次,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Phone應用。在兩微一端後,政務新媒體入駐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是一種有益探索和積極作為,展現了政府部門不拘一格,想要與廣大群眾“打成一片”的誠心誠意。“官抖”,以擁抱網絡流行文化的姿態,在接地氣的互動融合中,回應了群眾關切,搶佔了輿論陣地。

抖音

“官抖”,可以有!怎麼有?|國內傳媒動態

正所謂“有到達,有傳播”,政務宣傳向流行文化靠攏,帶來了一陣清風、一股清流。和文字、圖片相比,短視頻的傳播更有直觀性。對一些專業性較強、內容比較複雜的政務工作內容,觀眾看完視頻,會“一目瞭然”。再搭配上背景音樂,更易引起共鳴;有些很“燃”的內容,在大量轉發後甚至能成為“爆款”,讓我們看到,原來,政務號一樣可以成為新網紅。

有爆款是好事,但是,政務短視頻與社會、個人短視頻畢竟有著完全不同的定位、功能、內涵和要求,這就要求“官抖”們,更要專業,更要努力經營、保持持續活力。

首先從內容上,要認識到,單靠“吃雞”“賣萌”“蹭熱度”等手段來吸引眼球不是長久之策。政務公號搶灘短視頻,需要更多原創的、精緻的、鮮為人知的內容元素。

其次,平衡好政務信息的嚴肅性和生動傳播的需要。哪些政務信息是適合以短視頻的方式來呈現的?哪些應該慎重?要有一定的內容篩選,如果為了短視頻而短視頻,就很可能適得其反。

再者,不能讓短視頻平臺的政務賬號步“殭屍網站”“殭屍微博”的前車之轍。政府部門應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對於影響政府形象、傳遞惡俗觀念的政務賬號或是“殭屍賬號”等,要能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不能變成了一陣風,不能只有“三分鐘熱度”

短視頻雖然正當風口,政務短視頻的發展雖然有其必然性的一面,但也不必所有部門都要一擁而上,要“量體裁衣”、量力而行。真的做好了準備,再試水也不遲。

“官抖”,可以有!怎麼有?|國內傳媒動態

作者:任俠,非資深、想保鮮的媒體人。十年新聞生涯,喧囂中默默寫字的那一個,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