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秦末,隋末,元末天下崩潰後為什麼能快速統一,而不是長期分裂?

心無止境ghyo


自三皇五帝以來,華夏兒女都把自己視為炎黃子孫,有著共同的人文始祖;尤其是自秦始皇統一中國以來,便實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國家政策,使華夏民族有了共同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即使斗轉星移,歷經了無數的改朝換代,不僅沒有磨滅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而且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我愛生活君


確實王朝末年,引起長時間混亂的的時代有不少,東漢末開始,三國兩晉南北朝,混亂延續了300年。唐末混亂,五代混亂,宋也始終未能大一統,那麼為啥秦末,隋末,元末沒有大的混亂很快就天下承平呢?原因如下:

1.重要原因一:三個朝代末期,都面臨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混亂局面,但很快就形成了幾個大的政治軍事集團。秦末形成了項羽、劉邦為主的幾大集團。隋末形成了李淵父子、王世充等前朝將軍團隊掌控大局的集團。元末形成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幾大集團。也就是說,雖然混亂,但是在一定範圍內是統一的,安定的。

2、重要原因二:少數民族勢力沒有發展到足以進入中原稱雄。秦末,少數民族雖然也入侵,但是還沒有到中原來建立政權的意識,只是搶掠。隋末,少數民族主要是突厥,也沒有大規模進入內地,更沒有在中原建立政權。元末,就是沒落的蒙古,正等著被揍呢。

而東漢末三國,晉末,五胡內遷,建立政權,十六國少數民族政權,南北朝對峙。

唐末,遼夏金元以及諸多少數民族,吐蕃,回汻,吐谷渾等,所以,宋的運氣不好,始終連幽雲十六州都收不回。

3.重要原因三:主政者政治方針正確,以結束戰亂為目的。天下也是思定是主流思潮,不像唐末,‘’’有槍就是草頭王‘’有很大市場。

4.次要原因:名王,名臣,名將等重要的歷史人物也影響了歷史的進程,但這不能算主要原因。






江濤濤歷史


謝謝題主,我來回答。

個人覺得,這三個朝代的末期都具有一定的共性。他們能夠一統天下,避免長期分裂的歷史必然,開創大一統的強大王朝,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這三個朝代末期,都面臨群雄並起、天下大亂的混亂局面。但是,在諸侯混戰中,通過長期的殘酷戰爭,在弱肉強食的自然規則下,逐步形成了幾個大的政治軍事集團。

如秦末形成了項羽、劉邦為主的幾大集團。隋末形成了李淵父子、王世充、劉黑闥等幾大集團。元末形成了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幾大集團。

這幾大集團在行成的過程中,通過各自的精心治理和各種征戰、統治手段,早就完成了對各種小集團的吞併或兼併,在各自內部建立了比較成型的統治,基本都擁有了比較穩定的根據地和固定的兵源、財源,初步建立了較完整的國家治理機器。都有了比較成型的政治方略和軍事思想,加上連年混戰,人心思靜。從整個天下大勢來說,一旦出現更加強大的軍事政治集團,就容易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

第二、都出現了一流的謀臣和武將,這是形成霸權、結束戰亂的必然前提。

如劉邦集團以張良、蕭何、韓信這初漢三傑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李淵父子以李靖、李勣、長孫無忌等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朱元璋以徐達、李善長、劉基等為代表的各類軍事家、政治家。

這些優秀的人才,代表了當時最強的謀略能力和對戰爭的閱讀把控力,並且都具備不世出的治理才幹,不僅能協助打天下,更能協助治天下。

第三,最重要的一點,是劉邦、李淵父子、朱元璋,都有博大的胸襟、宏大的格局和超然的駕馭能力,得以讓天下英才盡收麾下。

如果沒有優秀的主帥,再優秀的謀臣也只能徒嘆奈何,再優秀的武將也只能成為一介武夫,再優秀的幹才也只能成為世俗政客,不可能創建開基鴻業。

綜上所述,就是秦末、隋末、元末雖天下大亂,但卻能快速統一的根本原因。





陶蜀山翁


借用三國演義的一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是世間萬物發展的必然趨勢。

至於秦末、隋末、元末天下大一統以後,國家分裂能夠快速統一的原因,我以為是歷史發展的結果。

百姓的需求

每個大一統的朝代之前,都是數百年的戰亂割據。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一句: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也是客觀的真實寫照。

民族的需要

國家大一統的時期,國家統治者頒佈了利於國家生存發展的法律,增加國內各個地區的物質和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

統治者的希望

每個大一統的國家,之所以能夠做到國家統一,都有其強大和值得學習的的地方,而後來的開國君主能夠打下偌大的疆域,都離不開學習前朝的經驗教訓,也都想當千古一帝,名留青史。

所以,綜其原因,這是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應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八零後愛做夢


其實你只要稍微瞭解一下就可以知道,中國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一直到清朝滅亡,大部分時間都是基本統一的,這是因為什麼?因為要造成高度分裂的條件比基本統一的條件更加苛刻。要高度分裂,必須同時擁有多個實力強大的武裝割據勢力,這是統治者堅決不允許的。

秦末農民起義,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各地農民紛紛響應,但是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勢力強大的地方勢力。後來項羽劉邦各自漸漸坐大,這才出現楚漢相爭的局面,一但一方打敗另一方,自然就統一了。

隋末的情況稍微複雜一點,有三隻起義軍分別是翟讓和李密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義軍還有一隻江淮義軍,但有實力的只有瓦崗軍和河北義軍。地方武裝雖然多,有實力的卻只有太原的李淵。

我們都知道,自古農民起義成功的例子只有兩次,一次是項羽劉邦,另一次此時還沒發生,是元末的朱元璋。農民起義一般都很難成功,歸根結底因為內部領導人關係複雜,很難形成統一的方針,往往容易產生內訌,各自為政,而太原的李淵不同,他有完善的官僚等級制度,人人都清楚自己應該效忠於誰,所以李淵能夠逐個收服各方勢力,實現統一。

元末有三個主要勢力,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張士誠勢力最小,不足與其他兩人任何一個相抗衡。所以只要朱元璋和陳友諒一人獲勝,就可以很快實現統一。


秦曰漢雲


先秦時候,整個中原四分五裂,當秦國統一天下時候,各國貴族遺老想方設法要恢復分封制。在項羽滅秦後,確實是恢復了分封,除了讓六國貴族回到封地,還將手下的功臣也一一分封,包括劉邦被分到了西川。

這也正是分封的弊端,讓一個具有潛在能力的對手,擁有了領地,擁有軍隊,都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後來劉邦奪取天下後,也是迫不得已要採取分封一些領地給功臣,不過在漢初誅殺功臣後,特別是韓信從齊王變成楚王,再改封侯爵,都可以看出漢朝中央對分封的忌憚,直到後來的七國之亂平定,漢朝也還沒有真正解決分封的問題。

但說回來,楚漢爭霸維持了五年,就歸於大漢,讓天下重新歸一,劉邦最後說出非劉姓者不封王,同時逐一誅殺在外掌兵的封地功臣,也算是維持了中央集權,在短期內讓政治穩定的措施。

在隋末年間,各地軍閥混戰,雖然夾雜著一些農民義軍,但是最有影響力的也不過是王世充,竇建德,李淵幾人,而且這幾人的地盤相當接近,決定了他們要繼續擴張的話,在地緣政治上,必定要先兼併他們的鄰居,才能爭取到生存的空間。這樣的軍閥混戰註定了 不會持久,即使最後的贏家不是李唐,即使還是王世充獲勝,那他也必定是統一中國的唯一勢力。而且當時大一統的政治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不僅僅是各個勢力高層都理解到如若不能成為統一天下的那個,那自己必將是被滅亡的一個。就算是在社會底層民眾中,也是極其渴望統一的社會,當時原本各路的農民義軍,也不斷歸附於各大勢力,也是體現了這一點。

元末的農民起義基本集中在南方,蒙古兵在南方的軍事上屬於弱勢。於是朱元璋等幾個勢力簡直就是野蠻發展,直到各自的生存空間被相互擠佔摩擦,進而相互兼併,剩者為王,這時候的蒙古人卻失去了先機,不僅在軍事上處於劣勢,在社會治理上,因為漢族人口的壯大,原本的四等制度已經開始失效,元朝已經在社會認同上失去了合法性,軍事上也不再擁有騎兵優勢,這時候天下不是朱元璋還能有誰。

這三次的分久必合,既有社會民眾對和平的渴望,但也體現了高層政治勢力對漢文化範圍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根深蒂固,而從每次分裂時候各大勢力的地緣政治上,他們的戰略生存空間迫使各自必須先行相互兼併,既然最大的敵對勢力被自己兼併了,那麼天下還能有什麼人能擋住自己呢,統一天下就變成了 順勢而為。這比三國時期各個勢力之間發展相距甚遠,各大勢力成長時候戰略空間已經相當大了,各自難以兼併,只能相互掣肘,繼續分裂的現狀。

所以統一的天下,既是必然,也是偶然。


鐵烏龍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末各路反秦勢力割據,為劉邦完成豐功偉績,南北朝終歸隋大一統,老朱消滅各起義軍最終趕走元統治者實現統一。不僅僅是所述幾個朝代,事實上,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其他很多朝代也是如此,宋遼金戰亂,後來元朝出現統一了全國;清終結了明末中央正規軍以及各種農民起義軍分裂格局,都是實現了大一統的局面。

“天下分久必合”就是一個定律,怎麼說呢,關鍵在於民心,長時間的戰亂,民不聊生,老百姓肯定是希望過上安慰日子,誰沒事整天喊打喊殺,即使元末沒有老朱,還有老葛,最終都會順應歷史的規律完成大一統,可能時間久些,結局都是一樣的。



南國驚濤


國家由亂而治、由分裂而到統一,首要解決的是人的思想意識的問題。在亂世當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依存的基礎是“義”,個人的理想被無限放大,很難形成“忠”,無論對某一個人忠,或者對某一君主忠,個人首先想到的是個人如何獲得更大的利益,這個利益包含了物質利益,也包含了精神追求。這三個王朝之所以能快速統一,主要原因在於前一個統一王朝,已經逐步培養起了人心的凝聚力。

大漢

漢之前是秦,秦帝國統一六國經歷了一個艱難的過程。主要原因就是東周以後,中央政府早已經沒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別到戰國以後,上至各國的貴族到普通百姓,他們心裡只有對自己小國家君主的忠心。即便秦統一六車以後,各國的遺老遺少還在想方設法反秦復國。所以,秦統一六國後,立即進行了文化的統一,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其目的就是統一思想。而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遭到了各國所謂貴族瘋狂反撲。這種反撲再一次統一了認識,就是“反秦”!在大家共同反秦的過程中,逐步樹立起了對漢的忠誠度。漢王朝在建立,一方面通過制度來凝聚向心力,培養對帝國的忠誠度。對於那些還可能存有反叛能力的力量進行了滅殺。所以說,漢王朝能快速統一,是建立在一個強大的統一的秦帝國基礎上!

大唐

唐王朝的快速統一當然是建立在一個統一的隋王朝的基礎之上。魏晉以後,天下迅速大亂,特別是經歷了五胡十六國,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使漢王朝建立起的精神體系徹底崩塌。鮮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權逐漸向漢文化體系靠攏,起到了逐漸凝聚人心的作用。西魏之後的後周,雖經歷了朝代的更迭,但社會相對穩定,這說明人的思想基本具有了凝聚力,但仍沒有消除個人為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無限放大。隋代周之後,雖大刀闊斧得進行改革,從政治制度上凝聚人心,培養人的忠誠度,但沒有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打擊原始的貴族階級,為新的社會階層提供較為順暢的上升通道。所以,造成了原有貴族的反撲,新社會力量的反叛,而這些反叛力量雖然表面上都打著反隋的旗號,但都有各自的政治訴求,沒有形成凝聚力。唐王朝在建立過程中,對原有貴族實行了徹底打擊,完善了隋王朝的政治制度,為社會新階層提供上升通道。所以,統一併沒有持久。

大明

大元是在建立的滅金滅宋的基礎上。宋王朝雖然是一個軍事疲軟的朝代,但文化實力還是比較強大的。文化實力強大,意味著國家認同感強,對君主的忠誠度也比較高,雖然也出現了一批賣主求榮者,但還有大批忠心耿耿的追隨著,涯山海戰的結果就是最好的例證。元王朝雖也建國近百年,但實行的政策,造成了民族隔閡是無法消弭的。所以明王朝在推翻元的過程中,很容易勾起中原人民的民族認同感,也就容易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雖然在此過程中,也經歷了同時反元力量的互相攻擊,但這主要看誰更有政治智慧和軍事能力。所以明王朝建立後,大殺功臣,起初就是對這些有軍實能力和實力的將領的忠誠度的不信任。

所以,竹書木簡認為:這三個朝代之所以能快速統一,是前一個統一王朝已經在人心中種下了忠誠的種子,以忠誠為榮,而不僅是為個人抱負的小義!


竹書木簡


秦始皇建立大秦王朝,結束了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的分裂局面(夏商周名義上是王朝,實際上各個部落也都是自轄自治,只承認大王朝的宗主國名分,奉朝納貢)。秦王朝的建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算一算,多少年,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221年。這麼多年的錘鍊萃取,才凝聚了一個精華的王朝存在,被一個叫趙高的人給弄壞了,天下又亂了。有亂就有治,項羽來了,他又分封,走歷史的回頭路,所以他被淘汰出局了。劉邦上位,酈食其也給他出主意分封,結果被張良借箸代籌敲打明白,又在婁敬的建議下定都長安,修養生息,與民休息,才有了兩漢四百年江山。這是因為劉邦審時度勢,順應了歷史潮流。

三國歸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北方十六國輪流上陣,南方也四朝更迭,到隋文帝公元589年滅南陳,又亂了近三百年。隋朝興起快,滅亡也快。秦亡亡於主暗臣奸,隋亡亡於好高鶩遠。雖說是十八路諸侯反隋,真正能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還是出身關隴集團的李氏家族。經歷了大動盪的人民渴望太平,反對分裂,所以當李唐王朝掃平割據後,快速投入到恢復生產發展中而不是窮兵黷武走隋王朝老路,所以天下迅速安定下來。

元末天下大亂,是因為異族殘暴統治登峰造極,人民無法忍受,拼死一博。朱元璋平定江南後,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驅逐韃虜,恢復漢家山河”這句口號喊出了漢民族盡百年的怨氣。元王朝大勢已去,遠遁漠北。朱元璋建立了最後一個漢民族政權。大動盪後,恢復生產是最英明的決策,更何況朱元璋是貧苦農民出身,更能有體會,所以他的政策是對人口最多的農民最有利的。人民安居樂業,自然天下太平。所以唐太宗說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引導好最重要的社會洪流,是每個成功王朝和成功帝王的必修課!


人生不過一輪明月


中國歷史上分裂的時代都是本身自己的制度造成的。大都是地方有軍事實體的存在,國家分裂後自然就依靠本身的實力雄霸一方。

東周的分裂來源於春秋戰國,表面上是大周,實際上已經是處於分裂狀態,這個原因的產生就是本身的制度造成的,也就是諸侯制度,各諸侯國有軍事實體。這就是一個例子。

唐朝末年的分裂也是本身制度的原因,唐朝在各地設的節度使,到唐末實力很大,也是一個軍事實體。中央發生亂局,他們也就各霸一方。

至於,秦,隋,元他們的滅亡沒有造成以後的分裂,就是因為他們都加強了中央集權,地方沒有軍事實體,也沒有什麼諸侯國,所以這是沒有造成分裂的原因。

戰國,西漢,西晉時期發生的諸侯叛亂是因為諸侯國存在軍事實體。

唐末五代十國,東漢末年的三國爭霸,都是因為地方存在軍事實體。

秦,隋,元,顯然不存在這些問題,所以沒有造成國家負擔分裂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