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怎麼學好高中政治和歷史?

官兒迷


你好,我是一名在北大讀博的學生,平時對於教育領域頗有研究!我在平時有做高中生家教的兼職工作,對於提高語文成績還是蠻有心得!

很多高中生的一個學習誤區就是,認為歷史是一個只要去記憶就可以考高分的學科!但是實際上,歷史的記憶是其次,歷史最重要的是去理解,理解知識點,理解題目!

學長特意整理了高中歷史的思維框架,可以幫助同學們在歷史學習時形成知識網絡,全面地去理解歷史!

點贊+關注就可以免費領取高中歷史的思維框架!私信“歷史”免費獲取,一定不要錯過嘍!

那麼語文如何提高你的分數呢,獲得知識、培養能力,能夠最快達到前面兩個目標,提高成績的方法就是養成這五個好的習慣!

近幾年來,歷史考試的趨勢主要有以下幾點:

  • 題型固定

  • 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內容兼顧,政治史內容比例最高,次為經濟史,再為文化史

  • 記憶要求降低,能力考察突出

  • 由圖入史、因文入圖,圖文聯繫緊密

  • 現實熱點穿插在題中

    針對歷史考試的趨勢,我們在第一輪複習的時候要注意:

1.必須全面複習

考試內容覆蓋考綱範圍的每一時段,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近現代史等。由於政治史內容分值高,應作為複習的重點。

2.在具備掌握歷史知識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通過剪報、閱讀、摘記、寫概要等方法擴大知識面,拓寬視野,開闊思路,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3.聯繫時政熱點,提煉分析

以歷史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歷史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

4.提高做題能力,聯繫各類題型

在歷史高考中,命題者有意地創造與我們平時訓練不同的語境,這是考察我們的適應能力,同學們對試卷的閱讀有異樣、不適應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要減少這種感覺,平時應進行大量的閱讀,同時要注意提高閱讀速度。此外,近年來,高考歷史試題中,選擇題、簡釋題、問答題和材料分析論證題成為基本的考試題型。這些題型的考察功能、特點和要求各有不同,認識各種題型的功能、特點,掌握它們的解題技巧和方法,對於提高成績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各位同學要注意了,在歷史的學習中要關注小字,插圖和閱讀課的內容,注意知識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構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說到這裡,各位同學和家長不要忘了私信“歷史”,免費領取歷史的思維框架哦!

針對高考政治的考法,我們可以從下面這幾個方面進行政治的學習!

1.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絡

政治不能簡單的機械記憶,要注重理解基礎上的運用,更注重多領域的涉獵,全方位的發展。

要做到對基礎知識深刻理解,課本中基本的、核心的概念與要點要進行準確地記憶和理解,並能靈活運用。根據考試大綱的要求,實行地毯式、拉網式清理,覆蓋所有知識點,不放過任何一個死角。

另外,還要注重知識間的區別和聯繫,尋找貫穿知識點的線,通過比較、列表、畫圖等方法構築知識網絡,從而形成對知識的系統化把握。

2.豐富視野,積極參加生活實踐

學會從電視、互聯網中獲取有效信息,豐富自己的視野與頭腦,對於一些時政熱點一定要弄明白!建議每天觀看新聞聯播等相關新聞欄目,查閱上半年的重要經濟、政治、文化現象,寫出自己的體會。

生活中,很多的經濟、政治現象與我們學習的知識相關,你可以調查市場上不同商品價格的變動及其影響,瞭解不同群體的消費行為,也可以調查瞭解自己所在的社區居委會或村委會的一些活動、事件等。

3.帶著問題去思考,提高政治學科的分析能力

你肯定在生活中會遇及一些相關的經濟、政治等現象或問題,要積極思考,可以帶著疑惑而來,我們一起解決!

必須把政治放到綜合學科的大環境中去思考。因此,考生不僅要研究科內知識的內在聯繫,更要加強與史、地、語、數等學科的聯繫,使自己的學習逐步適應綜合考試。

4.聯繫時政熱點,提煉分析

以政治知識、觀點為基礎,使熱點和政治知識之間做到有機的聯繫。在政治高考中,命題者有意地創造與我們平時訓練不同的語境,這是考察我們的適應能力,同學們對試卷的閱讀有異樣、不適應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要減少這種感覺,平時應進行大量的訓練,同時要注意提高分析能力。

5.答題要規範,積累答題模板

先把題目所有的信息都掌握分析好,再理清答題思路,最後按照平時的標準要求,一步一步準確完整地答題,並且要養成習慣!

要明確列出問題的提示語、限定語、中心項和求答項,答題的規範性也很重要。平時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有意識的去積累答題的模板!

其實學習政治和歷史,對於這些知識的理解需要下很大功夫,在這裡希望各位同學都能學好這兩科!


學魁榜教育在線課程


我高中是讀文科,自認為文綜還是不錯的,班級上也比較靠前,歷史和政治的成績不錯,在這裡分享一些我的經驗:

文綜是比較棘手的,相信很多文科的同學都有這樣的體驗,但是文綜又是比較不容易拉分的,文綜好的人分數可能會很高但是僅僅是極個別的情況,大多數人還是中等水平。但是考的不好的,也會得很低的分數,當然也是極少數情況。

  • 歷史

這門課相信讓很多同學頭疼,尤其是一些女生。滿滿的時間、人物、事件……,還有如亂麻一樣的歷史事件更是令很多同學無從下手。我是這麼處理的:

01 “二維數軸學歷史”;橫軸即為時間,縱軸即為中內外事件(上中下外)。如二戰的歷史,二戰從爆發到戰爭的結束,時間很多關鍵戰爭也很多,如閃擊波蘭到歐洲大陸的幾乎淪陷再到後來的蘇德戰爭以及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等等,這些事件的發生是比較密集的,而同時在世界的其他戰場上面(東方)也是歷史事件非常多,這是就可以應用這個方法:

02 作文法;歷史史由大量的歷史史實構成的,每個歷史史實都是由時間、人物、事件、地點、歷史影響等構成的。我們在記憶大量歷史史實的時候可以充分的應用時間+人物+地點事件+歷史影響+人物評價這一公式來記憶。舉個例子,如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建立大明王朝,結束了元朝的殘暴統治,建立了新的漢人政權。

  • 政治

讀政治就需要用到日常的知識,如新聞中常提到的一些說法還有一些大會的用詞用語等。讀政治有一個很好的方法:多讀幾次文中的說法,讀多了的時候自然會有連續感,如我國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還有文化生活中的常用的提法: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等等。除了哲學之外,像經濟、文化、政治、選修部分都可以用熟讀來記憶。

哲學應該是高中政治裡面最難的了,它所涉及的提法、用詞都比較的特殊和難懂。哲學就需要用理解的思維去讀,需要你好好的咬文嚼字的進行,如矛盾的主次和主要矛盾、如質變與量變等等關係。這些都是需要你去理解和把握的,這時需要你下大功夫去理清關係。

高中政治還講究內容和構架,如某某知識點包括了多少點的內容,你要能列出來並能很快熟知的說出來,比如量變與質變的關係,裡面所包含的點不僅僅包括一定量的變化會引起質的的變化,還要把握空間的變化也會引起質的變化等知識。


當然了,每個人的方法不一樣,所應用的採用的也不一樣,每個人的情況也不一樣,方法自然也不同。

南方魚塘為你推送更多教育知識,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擊關注我們哦!

大盛談


學好高中歷史的幾點建議。

一是擴大學習面。雖然課本上的書是有章有節的,但畢竟是還是為了教學所需要,難免有斷片感覺。然而歷史是一天一天堆積起來的,我們過去的每一天都是歷史,而在歷史中發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連貫的。教科書受教學時長和考試影響,不會講的透講的深。所以不能按照書本上那樣割裂的學習,而要擴大對歷史的學習面,每一個歷史事件發生的前後都要做擴充瞭解把握。也就是要把握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起因,經過,結果,所產生的影響,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二是按時間線學習。按照年代畫一條時間線,把重要歷史事件一個個添加,這樣前後朝代更迭一目瞭然。之後在這個基礎上把同一個年代的國際上的事件進行添加,國內國外一同掌握更有效率,更全面。

三是端正心態。不要把學習歷史當成是負擔,平時看一些電影,電視劇都可以想想前後的歷史事件。把學習融入經常,才是最好的方法。

學好高中政治的幾點建議。

一是充分認識政治的重要性,因為不論是高中還是大學,不論是學文還是學理,不論以後從事科研工作還是非科研工作,都需要學習政治,端正立場,提升政治能力和素質,這是對今後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項。既然這樣還是學吧,沒有辦法的。

二是關心時事政治,除了教材上的內容外,要增加閱讀量,增加關注力度。推薦半月談啥的,或者看新聞,每天看一點,可能一開始並不理解為什麼看,但是看時間長了就會發現政治裡面的很多微妙聯繫。

三是用學會用政治語言答題。高中畢竟還是以書本為主,教材中有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話要記住,考試時候把這些套話都答上肯定錯不了。


濁酒一杯敬朝陽


作為一個文科生,我認為,要想學好這兩門學科,與我們的理解、記憶方法以及做題方法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另外,也離不開我們對學科的認識與個人的定位。下面,我想跟你提出以下的建議,希望我的意見,可以幫助到你!

首先,對於這兩門學科的學習,絕大部分學生應該把目標定位到更長遠當中,比如,以後大學還要進行思修課和報考公務員學習的需要等等。而不僅僅只是為了高考才要學好它。然而,這是很多學生都沒有做到的,所以,假如你能做到,對你的影響不僅僅是學習成績的提高,更多的還能為以後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麼,對於這兩門學科,我們又該如何高效地去學習呢?

對政治、歷史學科來講,最大的學習障礙在於信息量大和理解難的問題。所以,假如你仍然通過傳統的死記硬背方式去學習,不僅耗時,更費力。因而,只有在理解情況下去記憶,才會更高效和快速。那麼,哪些方法可以促進理解呢?對於政治學科,有三種可行的辦法:一是多把知識與周圍生活相結合。比如,關於哲學生活中講到矛盾是對立統一的,並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時。那麼,我們為何不能想象自己上次考試的失敗到如今成績名列前茅,不就是一種矛盾互相轉化的過程嗎?二是業餘時間可多觀看時事新聞也能促進理解。當然,可能很多學生並不喜歡看新聞,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課本上的觀點都有在新聞當中提到過;三是學會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去記憶。有了前兩者的鋪墊後,可通過單元的主題或標題來記憶,而可不再一詞一句的記憶,這也就是記憶的最好辦法。


而對於歷史學科,又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去理解和記憶呢?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網絡去查詢瞭解,比如,可通過某一事件的電影、講壇或者聽故事的方式。當然,我不太建議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去了解,因為那樣所浪費的時間實在是太大了。其後,我們應該著重去注意歷史事件的時間、背景、原因以及評價和社會影響。因為這些方面,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我們後面做題的準確性。

因此,總體看來,只要我們善於運用好學習方法,就可以把知識學的更簡單和輕鬆,從而,可以極大提升自己的成績。而不再是固定的去記憶和做題。我想,這也應該是絕大部分學生需要去掌握和思考的。

以上圖片皆來源於網絡。

學通達


政治和歷史其實分不開,他們都是思想輿論的陣地。瞭解和掌握了這些內容背後的邏輯,就等於掌握了通關秘籍。

政治主要訓練的是對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他的主旨內容是要發現社會運行的一般規律,找到現代社會存在和發展的科學性、合理性、正當性。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定位及認識,這個問題當年可是爭論了很久,曾經是一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最終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結。如果瞭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歷程,就會明白課本里短短的一句話,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就可能是那個時代的人的一輩子所追尋的至道。

政治還是是人類的有組織的活動。不管是民主制度、共和制度、專制制度等,都是一種社會組織形態。這種形態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權力和義務的設置,來完成生產、生活資料的分配。因此,改革就分兩種,一種是經濟改革,相對阻力較小;一種是政治改革,需要對權力和義務進行再定義,阻力較大。

如果從國際政治來看,這個人類的組織行為不管事實如何,都會去說別人的不好,說自己的好,所以才會有美國的“普世價值”和“中國威脅論”。這是政治宣傳。

說說歷史,都說政史不分家,政治和歷史分不開的。

歷史在中國這個國家,承載著更多的作用,這是在為全體中國人找到一個共同的特徵,依靠這種特徵來形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所以,歷史課本那麼厚,實際上想表達的是: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明其德。都是一家人,都是中華民族,都在歷史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現在,我們一般用辯證法的角度來看待歷史問題,這是具有哲學高度的,不是簡單的故事合集。

歷史是有溫度的,這是一個人文學科,我們看到的文字都是別人一生的的血淚。比如,漢朝的和親公主有很多,可是在史書上連名字都沒有,她們都被歸類進了“和親”的詞條裡。

所以,高中的政治和歷史,真正要學的,應該是務實的經濟學態度和客觀大氣的歷史觀。有了這樣的態度,不管是史料分析題,還是經濟題,都能直奔主題,想人所未想之緣由,發人所未發之宏論。


而知而行的歷史


高中政治和歷史是緊密相連的 歷史無非就是悠悠幾千年的政治經濟軍事的過程!而政治不僅包含政治還包含了經濟哲學當然還有歷史!學通了政治!歷史就不在話下了!牢牢記住歷史政治不在話下!畢竟歷史說白了就是去靠記的!沒有竅門!政治不一樣!需要用腦子去思考簡單的可以跟歷史聯繫一下!像政治裡面包含的哲學 經濟學都要自己去加深理解!弄通其含義!畢竟哲學和經濟學不是一般人弄的對不


鴻瑞膠帶


歷史政治都屬於文科課程,在初中這是每一個學生都需要學習的基本學科。上了高中大家也都是要學習這兩門課程的,那麼比起初中來說,高中歷史政治難度如何,應該怎麼學?實際上,高中政治歷史和初中所學完全不一樣,需要達到的知識運用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考的能力都有著很大差距。下面介紹一些具體的方法:

一、多看課本基礎知識

自學學什麼呢?首先從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入手。高中歷史政治是建立在初中知識的基礎上的,有很多內容是之前學習過的,但對於這些內容的思考上升了一個層次,再者也有不少新的內容加入。高中學習更注重學科體系,也就是知識的融會貫通。這方面自學收效甚微,但要記住知識點靈活運用是基於對基礎知識的完全掌握,因此千萬要重視課本知識。

二、少做題,多思考

自學時也可以適量做題,但做題在精不在多,挑選那些和課本基礎知識聯繫比較大的、難度小一點的題目,既能更好的熟悉課本知識,又能增加大家的自信心。再者,可以多選擇開放性較強的題目,這樣的題目限制較小,能夠引起大家的思考。有利於培養大家的思考習慣,因為高中的文科知識並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更重要的是理解基礎上的獨立思考和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三、拓寬自己的知識面

學習不能侷限於課本與做題,還有很多方法可以學習相關知識。政治歷史學科知識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比如生活中的新聞,國家時政等等,這裡面都是政治知識,再者一座城市的古舊建築和風俗習慣,這些都是歷史。要保持求知慾與好奇心,知識不僅僅能從課本中學到,要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從更多的方面學習。

高中政治歷史雖然有一定的難度,但只要端正態度,樂於探索和接受新知識,學好這兩門課其實不難。對此問題,你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優學優考策略


從來沒有一種把不確定,不滿足條件,當成一種政治需要來做。怎麼學,或許,只能當課外科普來看,考試為高分講講假話套話,根本還是獨立思考,而不要太當真,當真的,社會和體制會剝光其所有衣服,雖然學的內容就來自社會和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