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撫順新賓,清王朝的興兵之地

我們從瀋陽驅車一路東行,沿途村鎮和田野都依次變白,寧靜而曠遠,路邊的積雪也越來越厚,如同一幅逐漸褪色的舊照片。乙未年臘月二十三,正是關外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我們的目的地是撫順新賓滿族自治縣,在這寒冷的季節探尋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此前我寫過《明太祖的龍興之地》,講的是明王朝起家之地安徽鳳陽,如果說朱元璋的成功更多靠的是人格魅力和隨機應變的頭腦,那麼滿洲的興起靠的就是幾代人的艱苦奮鬥和集體主義精神。朱元璋的經歷如同第一視角的RPG遊戲,而努爾哈赤的經歷更像是模擬養城遊戲,守著一個根據地招兵買馬,一步步從小做大。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河蚌繪·赫圖阿拉城。

三個小時後,汽車從南雜木出口駛進了國道,車窗玻璃都結了一層厚厚的冰,“南雜木”為滿語,意為“野玫瑰”。小鎮兩旁房屋的煙囪冒起煙霧,山坡上都是茂密的林場,不時有開著拖拉機或趕馬車的人從車旁經過,他們一律戴著厚厚的皮帽,全身上下全副武裝,只有口鼻處冒出白色的哈氣,一派典型的遼東風貌。新賓古稱“新兵堡”,據《新兵堡九聖神詞碑》記載:“蓋我皇大啟鴻圖,詒謀燕冀路徑如茲,得新兵一旅,衝鋒對壘……而有力此堡”,故稱之為新兵堡。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赫圖阿拉城門。

我們第一站是新賓舊城赫圖阿拉,這是一座位於山頂上的小城,北鄰蘇子河,樹枝掩映下的城牆由不規則的山石築成,滿語“赫圖阿拉”意為“平頂山崗”。明正統五年(1440年),努爾哈赤的五世祖愛新覺羅·董山與其叔父凡察遷居於此,當時還沒有築城。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赫圖阿拉城牆,由石塊砌成。

董山之父愛新覺羅·孟特穆(又稱猛哥帖木兒)為建州女真斡朵裡部首領,被明朝封為建州衛都指揮使,定居在圖們江上游的阿木河一帶(今朝鮮會寧),過著漁獵農耕相結合的生活。明正統年間,斡朵裡部在部落爭鬥中戰敗,董山與凡察率部眾內遷到赫圖阿拉定居了下來。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河蚌繪·愛新覺羅家族世系。

之後明朝政府又應董山的要求在此開設“馬市”進行貿易,在明朝的經濟扶助下,董山的部眾很快繁榮發展起來。後人評論說:“非撫順馬市則朝貢,建州不得發達。”董山死後,其後代一直世襲建州衛指揮使的官職,與明朝保持著朝貢關係。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赫圖阿拉入口處,那天的氣溫是零下29度,城裡幾乎沒什麼人。

塔克世故居·滿洲民居的經典樣本

我們由赫圖阿拉東城門進入古城,陡峭的坡道蓋滿了積雪,城門僅留下一道巨大缺口,古城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曾遭重創,大部分建築都是近年來修復的。北行不遠,一座樸素的三合院落出現在眼前,院牆由籬笆和矮牆圍繞,院門開在東面,這就是塔克世故居。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塔克世故居,努爾哈赤的出生地。

愛新覺羅·塔克世是董山的四世玄孫,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他的長子愛新覺羅·努爾哈赤就出生在這裡。整個院落簡單樸素,體現滿族民居的特點,“口袋房,萬字炕,煙筒出在地面上”。口袋房是東面開門,進屋之後往西走整個房屋就像口袋一樣,這主要是為了讓室內保持恆溫狀態,萬字炕這樣南西北三面相連的炕,這種炕不僅可以解決居民坐臥起居問題,而且可以通過很多的炕面,使室內溫度提高。火道從炕下連接到屋外,在地面上豎立起來,這是典型的滿族民居結構。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塔克世舊居,煙囪立在屋外頭,一座標準的滿族民居。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也出生在塔克世故居,由於生母去世很早,後母便催促塔克世儘早分家,於是弟兄倆很早就離家出外謀生。努爾哈赤十五歲時投奔了外祖父王杲,王杲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女真族首領。適逢明末,王杲常常率眾做亂,大肆劫掠,成為明朝邊患。萬曆二年(1574年),遼東總兵李成梁率軍攻破王杲大營,王杲被殺,努爾哈赤兄弟也雙雙做了俘虜。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李成梁畫像,明代人繪製。

李成梁見努爾哈赤天資聰穎,不僅沒有殺他,還讓他做了自己的侍從。在明營生活的這段日子,努爾哈赤學習了漢語,最喜歡讀的書是《三國演義》。三年後,努爾哈赤藉口父親捎信讓他回家成親,藉機離開了李成梁。王杲死後,其子阿檯盤踞在南雜木附近的古勒寨,繼續對抗明軍,幾年後李成梁率軍進攻古勒寨。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爺爺覺昌安前去勸降阿臺,不料卻被明軍誤殺,努爾哈赤和舒爾哈齊落荒而逃,從此發誓與明朝勢不兩立。歸途上他用父親和祖父留下的十三副甲冑起兵,從此開始了統一各部的戰爭。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努爾哈赤畫像。

從費阿拉到赫圖阿拉,逐步擴建的根據地

如今在赫圖阿拉南面部不遠處的一座山坡上,還保留著一座荒廢的古城遺址——費阿拉城,明人稱為“建州老營”。由於當天積雪很深,我們並沒能找到城垣輪廓,只在一棵古樹下發現了一塊刻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費阿拉城的文保石碑。古勒寨之戰結束後,努爾哈赤派人質問明朝為什麼殺害其祖父、父親。明朝承認是誤殺,歸還了其祖父、父親遺體,並給他“敕書三十道,馬三十匹,封龍虎將軍,復給都督敕書”。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費阿拉山城石碑。

努爾哈赤整合舊部,利用和明軍暫時修好的這段時間逐步統一女真各部。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在建州老營的遺址上建起了費阿拉城,城址東、南、西三面依山,北臨蘇子河的兩條支流加哈河和索爾科河。費阿拉意為“舊山崗”,當時建有外城、內城、柵城三層,柵城內是努爾哈赤的住所,如今還留有一道高聳的土臺;內城有百餘戶,都是努爾哈赤的親屬;外城住著八旗貴族,城外還有400多戶居民。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修復後的赫圖阿拉城門,前些年城裡還有不少居民,後來統一搬遷到城下,形成了赫圖阿拉民俗村。

努爾哈赤在費阿拉城居住經營了十六年,此間他先後受明廷封為“都督僉事”和“龍虎將軍”;攻破鴨綠江部與完顏部,最終統一建州女真;打敗海西四部與科爾沁蒙古等九部對建州的聯合進攻,以實力換取了與海西四部葉赫、輝發、哈達、烏拉的盟友關係。隨著勢力擴大,人口增多,努爾哈赤在牛錄的基礎上建立了兵民合一的旗營制度。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赫圖阿拉漢王宮。

“牛錄”為漢語“箭”的意思,滿洲人在出兵或打獵時,三百人湊成一個“牛錄”,設“牛錄額真”(佐領)一名;五“牛錄”編為一“甲喇”,設一名“甲喇額真”(參領);五個“甲喇”編為一“固山”,設一名“固山額真”(旗主)統領。每個固山由一面旗表示,分別打黃旗、紅旗、白旗和藍旗,滿洲旗營制度自此建立。

遼寧新賓(1)·在遼東冰天雪地中,探訪清王朝發祥的搖籃

河蚌繪·塔克世故居和滿族搖籃。

然而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費阿拉城中也人口日繁,吃水成了一個巨大問題,雖然山城緊鄰兩河,但城內並無充沛水源,一到冬天軍民們都要到五六里外的河邊採冰取水,於是努爾哈赤決定另築新城。他想到幼時居住的塔克世故居附近有一棵老榆樹,無論乾旱與否常年都枝繁葉茂,於是他命人在老榆樹周圍尋找水源,隨即在東側不遠處發現了一塊石板,翻開石板清泉噴湧,人們將這口井起名“罕王井”,將井口用木質井框固定住,於是努爾哈赤決定在此處建築新城——赫圖阿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