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已成定案,“百害而無一利”是此案之結論,即使菸草公司亦只能做點聲稱可以“減害”之類的小動作,無法“扭轉乾坤”地證明吸菸對人體的健康有什麼好處,哪怕是一點點兒的好處。

不過在嗜煙者中則還流傳著一些說法為他們繼續吸菸作辯解,且在吸菸者中以及一些不明事理的家屬中還有點市場。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1.說得最多的便是 “某領導人既抽菸又喝酒,活到多少歲之類。”

當然人們也會說:他們的生活條件好、醫療照顧好。這話當然也不錯。不過“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也是不同的,或許某人可以不生癌,但卻可能患上“老慢支”等等。而且即使生活條件、醫療照顧皆較好的領導人員也並非一定皆能長壽,工作繁忙固是原因之一,但歸根結底還是這句老話——“人是不同的”——不能以個案推及整體。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2.“吸菸的人倒不一定生肺癌,不吸菸的人卻也會生肺癌” 是許多吸菸者的自我安慰之詞。說的倒也是事實,這些年來我國肺癌發病率明顯上升,仔細分析下來,其中不吸菸者肺癌發病率的升高對此“甚有貢獻”。究其所以,應是:被動吸菸、環境汙染以及壽命的延長所致。

壽命延長自是好事,但卻為被動吸菸與環境汙染對健康危害的積累創造了條件。壽命還是要長的,環境也是要治理的,被動吸菸也是應該制止的,所以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都在制定禁止在公共場所,甚至不在室內吸菸的行政法規。

3.不吸菸的人生了肺癌並不能證明吸菸不會引發肺癌。這道理簡單得就與吃了不清潔的東西會拉肚子,不能因為看到某人沒吃這東西也拉了肚子(比如因為受涼),便認為可以吃這不清潔的東西一樣。

吸菸的人當然不一定都會生肺癌,但是生肺癌的人90%都是吸菸的人啊!

最新的一個資料中提到男性吸菸者發生肺癌的危險性較不吸菸者高23倍,女性高13倍!

4.“抽菸的人不得‘非典’”,這也是曾經流行一時的吸菸者用以自我安慰之詞,事實上吸菸久者肺功能多差,不但容易感染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而且一旦感染大多病情嚴重。

所謂不得“非典”之說實出無稽,據說是“非典”流行之時有發熱、咳嗽者被誤診而隔離,其後經相關病毒檢查證實並非“非典”,實為吸菸者常見的支氣管肺炎,故而解除隔離,此君如釋重負,著文記述其事,稱幸而為吸菸者常見之支氣管肺炎,而非“非典”也。不意卻被嗜煙者誤讀為“抽菸的人不得‘非典’”了。

5.其實類似的說法早年還有“吸菸者不易得抑鬱症”之類,後來證實是菸草公司資助的“醫學研究”,西洋鏡揭穿,無人再信,菸草公司也就不再做徒增罵名之事了。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吸菸對健康的危害有滯後性

不但不積累到一定的量,表面上並無明顯的危害顯現出來,而且在戒菸之後也並不能立即完全消除對健康的影響,以致有人在戒菸之後的不久的時期內,卻仍然發生了某些與吸菸相關的疾病。

6.在一些嗜煙者看來:本來(指吸菸時)好好的,戒菸反而戒出毛病來了。於是便有人創了一個“平衡說”,謂是:吸菸日久,人體與這尼古丁已經達成了平衡,戒菸打破了這個平衡,反會引發疾病。

此說在嗜煙而又不考慮戒菸者中流傳甚廣,也是使其家人放棄力主其戒菸的主要原因。

早年英國曾報告了一項研究結果:對一批戒了煙的男性醫師追蹤觀察他們與吸菸相關疾病的發生情況,發現這些疾病在他們戒菸後的發病率逐年下降,直到第16年才與從未吸菸的同齡人相同。亦即到戒菸後的第16年,吸菸對這批人的危害才徹底消除。所以應該避免染上這一嗜好,而戒菸也應儘早。

至於“平衡”一說,事實上描述的是對尼古丁的依賴,不斷吸菸滿足了煙癮者對尼古丁的依賴,沒有出現“戒斷(尼古丁的)症狀”,但表面上的相安無事,事實上在醞釀著嚴重的疾病。

這種“平衡”怎麼能放任它呢?

打個比方說:狼要來吃孩子,每次來給它一塊肉,它不吃孩子走了,你以為狼和肉“平衡”了,但是你的肉把狼喂大了,它不再滿足於這塊肉了,你家的孩子就危險了。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關於這菸草對健康危害的滯後性與徹底消除的不易,確也有嗜煙者知道,隨之又引發另一種誤解,以為既然要16年才能消除,那麼已經患病或是已經進入老年的嗜煙者戒菸就沒有意義了。

此說在老年人中也有市場。但需知:“16年方能徹底清除”的說法,強調的是菸草對健康的危害的頑固性,而且16年是指統計學理論上的徹底清除。

事實上,許多菸民成功戒菸之後不消數日便會感到呼吸之順暢,不消兩月便覺精神之振奮,甚至食慾增進以致體重增加了。

若已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戒菸後症狀亦會減輕、藥效亦可提高,甚至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疾病的發展。

所以說“戒菸永遠都不嫌晚”,戒了,總會帶來之後在健康上的好處。顯然,早戒早得益。

又有人以為吸菸有害健康是指吸香菸,即紙菸,似乎吸雪茄因其花費大,質量必定好,或許對健康的危害便會減少。其實雪茄亦菸草製成,菸草質量的好壞與其對健康危害的大小並無相關性。

尚無任何報告比較出雪茄在影響人類健康上較普通香菸有何優勢,而且因善吸雪茄者多會將其煙霧在口腔中停留、品味,故有研究報告稱吸雪茄似乎更易引發口腔癌。

7.如今我國流行的是加了“過濾嘴”的香菸,加“過濾嘴”的目的是濾掉一些煙焦油,此物中多含致癌物質,濾掉一些自然好一些,因此頗有些吸菸者以為此種帶“過濾嘴”的煙可以但吸無妨。但是,這“過濾嘴”能濾掉多少煙焦油?而原本一支菸的後1/3至1/4是作為菸蒂丟掉不吸的,加了這“過濾嘴”的香菸則必被人完全吸盡,因此吸入的煙焦油總量未必減少,而其他有害物質之吸入必定更多,此種“過濾嘴”香菸豈能但吸無妨?

領導抽菸喝酒,照樣活到99,這就是你們不戒菸的理由?

8.又,我國多年來推行“低焦油煙”,似乎應是減少了對健康的危害。但世界衛生組織早已指出:“低焦油煙”並不會減少對健康的危害,因“低焦油煙”只會促使嗜煙者更多地吸菸。至於“人參香菸”、“中草藥香菸”之類,更是對中醫藥的糟蹋,無需辯駁了。

嗜煙諸君迫於尼古丁依賴,不得已而作某些說詞,或情有可原,但醫學界和衛生管理部門對此應該有些針對性的闡述,方能予以正確引導,只是重複“吸菸有害健康”是明顯不夠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