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雷鋒精神,點燃心靈的火種

從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向全國人民發出“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至今已57年。

57年,足以讓一個懵懂少年滿頭白髮;57年,也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時光流轉,雷鋒的青春模樣在人們心中從未遠去,雷鋒精神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閃亮。

57年裡,他是那個領袖題詞、媒體歌頌、人人學習的對象,也是傑出典型、偉大戰士、時代楷模等一系列榮譽的擁有者。然而,剝離了所有這些外在的榮譽和頭銜,他就是一個普通的年輕人,一名平凡的解放軍戰士,一個我們身邊的熱心小夥。

這個小夥,善良溫厚,以助人為樂,“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他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樂觀向上,對生活擁有極大的熱情,他說:“青春啊,永遠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屬於這些永遠力爭上游的人,永遠忘我勞動的人,永遠謙虛的人。”他在學習上有一種“鑽”勁,工作之餘寫下了近20萬字的學習筆記,他說:“一塊好好的木板,上面一個眼也沒有,但釘子為什麼能釘進去呢?這就是靠壓力硬擠進去的,硬鑽進去的。”他有一股勇往直前、勇爭第一的衝勁拼勁,在部隊服役2年8個月,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說:“但願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疚。”

走近雷鋒,我們會發現這個22歲的年輕人就在我們身邊。只不過他很早就找到了許多人為之探究一生的答案,那就是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以什麼樣的方式活著,並且付諸了行動,以22年的永恆青春,留在了人們心裡。

深入地瞭解雷鋒,我們會更深切地明白,為什麼雷鋒離開58年,他的榜樣力量從未衰減,為什麼雷鋒精神的感召力始終鐫刻在人們心中。學習雷鋒,可以讓我們收穫更好的自己,在人人有愛的簇擁下讓社會更有溫度、在人人奉獻的眾志成城裡讓國家更有力量。

今天,一些人認為,社會環境變化了那麼多,而且“這個時代湧現的英雄太多了,再談雷鋒缺乏新鮮感”;也有人覺得,“雷鋒只適合仰視,無法複製”;還有的認為,“做好自己就是對社會做貢獻,學雷鋒實在有心無力”……

確實,這個時代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英雄,但雷鋒則向我們提供了一個普通人做好事的行為範本,不必驚天動地,點滴即可成行。其實,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顆善良的種子,只不過有人將它馬上轉變為行動,有人默默藏在心裡。而雷鋒用行動告訴人們,做好事,沒有條件。雷鋒的價值恰恰在於我們學習他沒有門檻,人人可學、處處可為,而不是讓人可望而不可即。

關愛與幫助他人,也是給自己力量。隨著科學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人與人之間似乎逐漸疏離,人們自我關注也更多。然而,一次疫情的考驗讓我們明白:做好自己當然重要,但是許多時候,我們需要用愛守望相助,才能一起渡過難關。一個小學生把捨不得花的壓歲錢都捐給疫區;一位菜農師傅騎了40公里電動三輪車,為醫療隊送去新鮮蔬菜;一位90後女孩主動加入“醫護專車”志願者車隊,每天接送醫護工作者上下班……疫情肆虐之際,沒有什麼能比看到這些愛與善意的信息更能點燃希望與信心的火種。

思想者溫元凱說:“我願意是火種,去點燃更多心靈。”雷鋒精神,何嘗不是一簇代代相傳的火種。雷鋒的善良和對他人的關愛,點亮自己,也照亮別人。今天為什麼要學雷鋒,其實我們倡導的就是一種向上向善的價值追求,一種充滿愛和溫情的社會風尚。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積小善為大善,善莫大焉。當有人需要幫助時,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會將變得更加美好。”有時候,學雷鋒就是“搭把手、出份力”,就夠了。如果更多的人願意伸出手來,點點滴滴匯聚而成的社會正能量,將為實現中國夢提供更強大的精神動力。

雷鋒精神,點燃心靈的火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