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人大教授:孩子這樣玩,才能獲得三種核心能力

人大教授:孩子這樣玩,才能獲得三種核心能力

你還記得童年在街頭巷尾的肆意奔跑嗎?

曾幾何時,被束縛在鋼筋水泥之林的孩子們,如籠中鳥、池中魚。似乎玩耍也只是與電子產品相伴。

人們紛紛感嘆:今天的孩子都不會創造屬於自己的遊戲。

孩子們不是在去補習班的路上,就是在被作業佔據的書桌前,僅有的休閒時間也被電子產品所包圍。

更為現實的是,現代的道路交通、犯罪行為和潛在受傷的風險,讓孩子再也無法在戶外自由奔跑。

今天,我們將分享人大教授楊鵬的一篇文章。楊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致力於現代建築研究。他將從專業的角度告訴你:只需要3步,在城市裡,孩子一樣可以有創造力地玩耍。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根據一份2012年發佈的統計報告,2011年的中國內地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這意味著我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聯合國預測,到2050年,我們國家的城市化率將達到70%。越來越多的人在城市生活,但是我們瞭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嗎?

孩子為什麼要了解城市

我們不妨先試著回答幾個問題:

你生活的城市裡,街道的路面都有什麼樣的材質?

你能畫出多少種不一樣的窗戶的形狀?

什麼樣的聲音是你的城市裡獨有的?

什麼地方能找到一棟俯瞰像字母的樓房?

你最喜歡哪條街道?你瞭解這條街道的歷史嗎?

你有沒有發現哪裡的人行道設置得不合理?

你覺得十年之後,你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

如果你無法給出確切的答案,一方面或許意味著你對自己的城市缺乏深入的瞭解,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並沒有真正學習過如何感知周圍的建築和環境。少了這樣一課,會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什麼影響呢?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特別醒目的建築會讓人看第一眼就很激動,不過這種吸引力能保持多久呢?一條當下超級時髦的褲子到了第二年會讓人覺得尷尬,這是一回事;假如這種情況發生在一座建築上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們不可能把它換掉,說不定你的孫輩還要跟它共存呢。由此可見,越多的人學會感受周圍的建築,城市規劃過程中就會引入越多思辨的想法,這也使得城市越來越宜居,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這樣,包括你在內。

這是德國記者安珂·萊茨根的回答。她在一本寫給孩子看的通識書《發現城市:變身建築師》裡面呼籲,把了解城市納入當代青少年的必修課之一。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我們不是要從小培養建築師、園藝師或者藝術家,而是要啟發孩子們去觀察、去思考、去行動。或許某些孩子能隱隱約約地意識到,城市的模樣的確會影響自己的生活

3步培養稀缺的核心能力

城市不像自己喜歡的一雙鞋,可以完全獨自享用;城市也不像自己討厭的一盤青菜,只要不理睬它就好。

01

觀察與提問

瞭解城市的第一步,是要打開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城市的方方面面。當孩子們仔細觀察、感受身邊的城市之後,或許就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生活在城市裡有哪些好處?

為什麼我喜歡這個廣場,為什麼這個路口很危險?

為什麼走在房屋低矮的大街上,感覺比走在滿是高樓大廈的道路上更踏實?

你生活的城市裡,街道的路面都有什麼樣的材質?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這些,大人們又瞭解多少呢?

02

創意指導

除了觀察和感受城市,《發現城市》還鼓勵孩子親身參與,改變城市的面貌。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例如,體驗“快閃花匠”或者綠色游擊隊做的事,自己帶著鏟子、花土和種子,來到城市裡缺少綠色的邊邊角角播種綠植,把無人維護的公共綠地變成美麗的花園,讓灰濛濛的城市裡多一點點綠色。

或者孩子們還可以嘗試成為班克斯那樣的“藝術遊俠”,為城市街頭增加一點點藝術的樂趣。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例如,做一個精美的摺紙,放在公園的長椅上;編一個彩色的花環,裝飾一棵樹、一面圍欄或者街道上顯露的管道、垃圾箱。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想立刻成為“藝術遊俠”?這本書助你一臂之力!只要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連如何做糨糊都準備好了!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然後,一顆藝術新星即將冉冉升起!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03

普適性

雖然這本書裡面所引用的事例,以及談論的對象都來自歐美國家的城市,但我深感其中探討的問題對中國也完全適用

比如說,這本書會用直觀的圖片對比,告訴孩子,為什麼要綠色出行: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再舉一個例子。城市裡的孩子去哪裡玩耍?

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裡,大概幾乎見不到有在街道上玩耍的孩子,多數時候,他們被留在一個封閉的場地裡,比如室內遊樂場。

大多數家長做出這樣的選擇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其實什麼都會有一定危險性。道路交通、犯罪行為和潛在的受傷風險都不應該忽略。

可是如果因為這些而完全剝奪了孩子在城市公共空間玩耍的權利,那就太可惜了。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這也是中國城裡孩子的心願!

(城市裡的)各種柱子、欄杆、柵欄和臺階——如果換個眼光看待它們,這些都是很好很堅固的適合玩耍的器材。在遊戲的過程中,你會變得更有力量、更敏捷、更勇敢、更自信。同時你也會跟城市變得更親密。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發現城市》的作者的建議聽起來有點激進,不可否認的是,孩子的成長過程要求他們面對複雜的環境並做出反應

《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中也探討了這個問題。簡·雅各布斯提到:

城市裡的孩子需要各種各樣玩耍和學習的地方。此外,他們還需要有機會接觸各種各樣的運動,進行鍛鍊和培養身體技能。(……)同時他們也需要一個戶外的非專門的活動場地,在那兒可以玩耍、嬉鬧並且形成對世界的瞭解。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發現城市》內頁書影

回想我們小時候,誰沒有和小夥伴一起穿街走巷、嬉笑打鬧過?什麼時候起,孩子們都變成了籠中鳥、池中魚?

除了教育理念需要轉變,作為建築和城市規劃方面的專業工作者,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做些什麼?

小發現者系列

德國大獎暢銷兒童科普叢書

用獨特的視角展示日常生活

用發現的眼光對抗漠視

培養孩子三種核心稀缺能力

創新、研究、審美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這個世界需要那些知道

如何從根本上正確理解事物的聰明人

——而你就是其中一個

作者 | 楊鵬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致力於現代建築研究,出版《一部自傳:弗蘭克·勞埃德·萊特》等多部學術譯著

圖片 | 《發現城市:變身建築師》

書影 | 水晶湯圓

人大教授:孩子这样玩,才能获得三种核心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