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我省各界人士點贊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安青網訊 1月12日,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錦斌主持,會議聽取了省長李國英做的安徽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場上掌聲陣陣,會場外反響同樣熱烈,各界人士點贊今年省兩會《政府工作報告》。

我省各界人士点赞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省政協委員、安慶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楊國才教授在聽了政府工作報告後表示,過去的一年,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成就非凡、亮點頻現。印象最深的是,“十三五”規劃經濟總量目標提前一年實現,區域創新能力連續8年穩居全國第一方陣,40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16個市全部邁入高鐵時代。在謀劃今年工作的時候,提出要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這一點,我最為感興趣和關切。”

在楊國才看來,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對安徽來說是個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安徽要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通過加入長三角區域經濟整合,來借力發展。安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是16個市的各自單獨融入,而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融入。為此,省域內部首先要加強經濟整合,形成一個穩定的區域分工合作架構。安徽可以借鑑各類金三角發展經驗,將皖江城市帶建設和大合肥戰略融為一體,傾力構築“合蕪安”金三角。也就是以合肥、蕪湖、安慶作為三個支點,打造安徽的金三角。三角聯動發展,發揮整體優勢,不僅可以彌補單個城市競爭力不足的問題,還可以有效帶動全省發展,更好發揮皖江城市帶在長江經濟帶上的承東啟西作用。

我省各界人士点赞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省人大代表、合肥市第35中學教師李長娟現場聆聽了李國英省長的《政府工作報告》,深刻感受到主題突出,全文緊扣改革創新這個主題,突出建設美好安徽,催人奮進。報告內容實事求是,肯定成績實在,不誇不瞞,措施行之有效。報告中也充分體現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高度重視解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更多實惠,讓人民群眾有了滿滿的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為一名二胎媽媽,她最關心的問題還是教育問題中的入園難的問題,2020年是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後的第一批孩子面臨入園難的問題,報告中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中,重點突出了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63所,學前三上毛入園率達到90%,讓自己吃了一顆定心丸。

我省各界人士点赞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銅陵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陳柯楠博士表示,作為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員,從新年開始之際,自己思維的聚焦點就已進入“兩會時間”。就宏觀的層面來看,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而從這次省人民政府、省人大常務委員會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報告中可以看出,“發展”(135次)與“改革”(57次)這兩個口號的頻繁提及已彰顯出未來安徽的規劃方向與奮鬥決心;就微觀的層面來看,無論是核心報告中闡述的有關提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建設“大黃山國家公園”及處理“殭屍企業”等議題都體現了在全面決勝小康的關鍵期,“十三五”規劃下的系列工作必將對安徽人民基本生活條件及幸福指數進行更深層次的密切關注。值得一提的是,以“直通兩會”為契機,大量的民情、民聲得以藉助媒體融合發展的成果呈現出來。

“就我個人而言,安徽省教育事業的改革一直是我密切關注的重心,而兩會中有關擴建公辦幼兒園及智慧學校的決議無疑使我省義務教育資源的配置更加均衡、完善,所以在接下來的工作報告中,我希望能聽到更多有關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與改革的聲音及提案。”陳柯楠說,完整、科學的教育體系才是推動安徽未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可靠保障。

天長市教育體育工委書記葉曉東表示,省政府工作報告以提升人民幸福感為總基調,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得民心,順民意,彰顯著濃厚的民生情懷,這是一份求真務實、催人奮進的好報告。

“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是本次報告提出的教育目標任務。報告直面了群眾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重大舉措。”葉曉東說,歸結起來,就是堅持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夯基礎,不斷促進教育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這既是教育工作的“路線圖”,又是“時間表”,還是“動員令”,讓我們基層廣大教育工作者倍感振奮,也讓我們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大了。

葉曉東說,教育乃最大民生。目前天長正在積極爭創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天長教體系統將圍繞這條工作主線,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不忘初心,不負韶華,“擼起袖子加油幹”,加快教育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步伐,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續寫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的“奮進之筆”,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教育的新期盼,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對教育工作的滿意度、認可度,提升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

銅陵學院17級財務管理專業劉方方同學今天上午也在第一時間觀看了大會的直播盛況,表示關於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篇用數字說話,用項目代言,客觀的總結了一年的成績單,讓身為安徽一名大學生的他感到異常振奮與驕傲。“在2019年,我省GDP增長7.9以上,全省40萬貧困人口脫貧,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紮實開局,這些不僅是報告上簡單的數字,更是作為安徽人民的切實感受。”

商合杭高鐵北段的開通運營,使安徽成為了全國第二個“市市通高鐵”省份,全面邁入高鐵時代。“坐在回家的高鐵上,從安徽南部的銅陵到達北部我的家鄉亳州,一路上麥田錯落有致,風景如畫,使我不僅感受到‘家鄉距離的縮短’,更感受到了我省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劉方方說,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有71.03萬,也更加堅定了未來大學生留在家鄉的信念,希望未來能夠為家鄉奉獻上自己的綿薄之力。也相信在中共安徽省委的領導下,我省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會更加充實。(安徽青年報 安青網記者 程榕娟/文 傅軍/攝 通訊員 姚偉 丁兆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