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再讀《活法》

不得不說,我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富足,但幸福感反而卻沒有那麼強烈了,這是為什麼呢?


或許很多人已經感受到了,豐衣足食的我們仍然會對未卜的前途而感到慌亂,命名可以充分享受自由,卻整天處在頹廢、悲觀的情緒中。


如果你也想要走出這個怪圈的話,有書君推薦你看稻盛和夫的《活法》。


《活法》一書闡述了很多作者對於一個人生活之法的看法,除此之外,還有企業和國家,甚至社會、全人類的生存之道,接下來有書君就帶你去了解了解書中所講的一些觀點。


人類活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也許這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會思考的一個問題,人生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者稻盛和夫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地磨礪靈魂,提升心智,使自己離開人世時的靈魂可以比降生時更美好一些。


而磨礪靈魂,提升心志的最佳途徑是通過工作和勞動。只有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經營,孜孜不倦地修煉,我們人生的價值才會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再讀《活法》


雖然不能說是有“活著就要改變世界”那般的雄心壯志,但也要在有生之年,為我們的靈魂提示一個level才行。


人生在世,直到終要嚥氣的那一天止,都是在體驗各種各樣的苦和樂,我們在被幸與不幸的浪潮沖刷中,不屈不撓地努力活著,所以有人會開玩笑說,人生就是下凡來歷劫的。


把這個過程本身當作“去汙粉”,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性,修煉靈魂,帶著比初到人世時有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這個世界。


再讀《活法》


有更高尚的人格魅力,你就會有更多的快樂和幸福感。

但現實是,很多人都沒有做到這些,我們常常心高氣傲,以為工作就是為了賺錢買房,為了權力地位。


這樣反而會使我們失去重心,靠捷徑來獲取收益,忽略了人格和技能上的真正長進,自然也就談不上長遠發展了。


再讀《活法》


相反,如果我們可以以提升心志,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件小事的話,就會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優劣勢,有的放矢地去學習和成長,職場之路也自然就會越走越寬。


以“利他”之心工作生活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商業社會,如果你對別人說“利他”,有人就會反駁,覺得利他的背後一定埋藏著什麼陷阱,做人,哪有不為自己想的呢。


但稻盛和夫卻反覆強調,“利他”才是經商的出發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他看來,天堂和地獄的區別就在於“善心”,在從事經營活動中,我們必須用大家都認同的正確的方法追求利潤,而且,最終目的一定是有益於社會。

日本江戶時期的思想家石田梅巖也提倡此觀點。覺得“商人的獲利就如同武士的俸祿”,有道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是同樣的道理。

再讀《活法》


稻盛和夫先生認為,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從最單純的原理原則出發;而這個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就是人類社會基本的道德倫理:正直、誠實、善良、利他,等等。


人生以及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三個變量中,思維方式的作用是最大的。


因為思維方式可正可負,哪怕一個人擁有巨大的熱情和能力,若他的思維方式是壞的、負向的,那他就會給自身和社會造成惡劣的影響。


就像是一個聰明能幹的政府幹部,滿腦子卻是貪慾邪念,終究會變成社會的毒瘤。

再讀《活法》


拋開個人私慾,而把他人和社會的利益置於首位。無論是以小公司的姿態與巨無霸NTT抗衡,還是籌備移動通信公司時把中心區的經營權讓給合作方,成功的事業,都源自無私單純的“利他”精神。

依原則思考,簡單做人做事


稻盛和夫的思想有的時候很想我們常常談到的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他在書中提到一個需要大家銘記的“宇宙法則”。那就是:人生與心念一致,強烈的意念將以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  


再讀《活法》


換句話說,一個能夠描繪美好藍圖的人,他就能迎接美好人生。若是思想一直消極,其人生也將不如意。這樣的法則在宇宙中發揮著作用。


我們一定要相信意念的足夠強大,它並不一定馬上就表現出結果,但是,如果用二十年,三十年或更長時間來看的話,大多數人的一生的的確確就是他們自己曾經在意念中描繪過的。


確立正確的目標,做正確的事,稻盛和夫就此總結出了四個觀點:

  • 第一是要有非常強烈的願望,所謂“心不喚物,物不至”;
  • 第二是,要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 第三是對要做的事形成清晰圖景,在頭腦裡反覆模擬演練;
  • 第四是要精益求精,常常詢問自己:是否可以改進?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正如本書序言裡提到的,“活法”,就是“生活的態度”。究竟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如何樹立目標如何正確做事,稻盛和夫先生都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再讀《活法》


有書君希望讀過這本書的朋友,都能夠磨礪靈魂、提升心志,在正道上不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