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導語---

自從進入了烘焙的"坑",到處買工具、買設備、買書籍,到不同的店裡探店,和自己做的作對比,找培訓機構作短期培訓等成了我工作之餘的一個日常活動。

從2014年開始一直到2016年,兩年的時間在廣州去過的蛋糕麵包店不下100家,各家的產品買回來和自己做的作對比,吃得反胃,就差沒吐了出來。

然而到了2017年底,我對這種在家自學,或偶爾參加業餘培訓、探店對比的熱情一下子就沒有了,自己在家做的次數、探店次數都呈斷崖式的下滑。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我執著了幾年的熱情瞬間灰飛煙滅呢?

下面就讓我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給正在準備進入烘焙或者剛進入烘焙的朋友們分享一下烘焙這個"坑",讓大家瞭解一下為什麼說"一如烘焙深似海"。


---好奇害死貓,一入烘焙深似海---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我記得是在2014年的一個週末下午,具體日期已經記不起來了,那天我休息沒有上班,拿著手機上網時無意之中看了一個叫"XX下午茶"的視屏,視屏中一個美女在講戚風蛋糕的做法,我從開始到結束認認真真看了幾遍,這個視屏確實講得非常之清楚,如果不考慮實操的可行性,這個視屏的講解遠比我後面在國內上的幾次短期培訓班中老師的講解好多了。但是很遺憾,我按她的講解和操作在後面沒有一次成功過。

為什麼說好奇害死貓呢?因為對我來說在此之前我是從來就不吃蛋糕和麵包之類的東西的,因為在我的理解裡重油、重糖這類產品不符合我們中國人的體質,不怎麼健康。就好比現在有人說中國人的體質豆漿比牛奶更適合一樣,當然我也不清楚這種說法是否正確。

嚴格的說來,我最初進入烘焙這個行業是想證明西方的蛋糕、麵包沒有我們的包子、饅頭好。

然而做什麼事都是要代價,要成本的,就是因為好奇,為了一個虛無的東西,開始買烤箱,打蛋器等等工具,就這在幾個月的時間前後已經花費近萬元。可是一款都沒有成功過。

我個人來說,平時的工作收入還算可以,從來就沒有想過把烘焙做成一個職業,比如開蛋糕店,所以在經歷前面的失敗後經過多次自我分析,最終還是認為自己沒有學好,當時由於工作比較忙,沒有辦法參加培訓,所以又開始買書,國內的、港臺的、國外的,前後又買了幾千元的專業書籍。

經過這麼多成本投入,我做成功了嗎?很遺憾沒有成功,或者說我自己當時也不知道是否做成功,這和很多在家自己看視屏、看書籍學的朋友一樣,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操作是否對。

等後來我參加了培訓才發現我以前的操作很多是錯的,烘焙並沒有想象那麼簡單,靠自己自學很難成功。原因如下:

一、以戚風蛋糕為例,我們很多的視屏或者書籍都說模具用不粘模可是戚風蛋糕膨脹是需要順著模具邊沿向上爬的,用了不粘模根本就膨脹不到位,或者一開烤箱就縮了回去。

二、關於雞蛋,誤區就更多,比如有的人說用農家土雞蛋,可是這種雞蛋非常難打發,用小的手持式電動打蛋器打發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用廚師機都非常的困難。另外就是雞蛋的新鮮度基本上在視屏上或者書上很少看到有要求,至少我買的書上沒有,而這些都直接影響蛋白的打發。

三、打發的環境。雞蛋要先發冰箱冷藏,控制在4度左右,才好分蛋,室溫控制在22度左右是最佳的打發環境,可是這些在視屏或者書中也很少見到。

四、設備方面,烤箱圖便宜,隨便買了三兩百的,結果發現烤不了,廚師機買回來後發現只能打蛋白,功率低不能打面。


上面的問題對正準備進入烘焙這個"坑"的您,不知道是否已經遇到過,如果沒有我們繼續往下看。


---買的所謂專業書籍沒看完一本,只有花錢的心疼得明明白白---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前面已經說了買了幾千元所謂專業書籍,有國內某某教授寫的、國外某某冠軍的名作、培訓機構的內部教材、某某連鎖店的內部配方。

這些書剛拿到手時每本都是視為"武功秘籍",每次都認為能成功,到最後沒有一個配方是能做成功的,因為根本不知道做得對不對,反正就是和外面買回來的產品不一樣。更可惡的是很多書看都看不懂,或者有一些材料在某寶上都買不到。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港臺的書籍及日本的書籍,他們的稱呼和我們不一樣,比如"奶油",指的是我們說的"黃油""鮮奶油"指的是我們的"淡奶油""發粉"指的是我們的"泡打粉"。這些不一樣的稱呼在我們找不到專業人士請教的情況下,相信很多朋友都和我有一樣的想法:"問百度"。然後再做不成功就肯定認為是百度出來的不對,十之八九這本書放在書櫃上長灰。

如果說上面這些書還不至於不能用,假如有機會參加培訓班可能還能用得上,那麼還有一種書籍那就是真"誤人子弟"了,這種書主要以國內所謂的"專家"、"教授"寫的教材了,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是至少我買回來的書中發現這些專家、教授的書籍中,在我參加培訓班後再回來重新看時才發現錯誤一大堆,有的書籍完全是因為賣書而賣書,這些寫書的專家、教授可能自己都不會做烘焙。(大家可以想一下我們國內這些大學的專家、教授有多少人會去做烘焙,不能說沒有,但應該不會多)。好好想想,自己都不會做,又怎麼能教別人做,最讓人搞笑的是其中有一套所謂高職高專的烘焙教材後面附了該書的參考書籍,然後我直接從港臺把參考書籍買回來,結果除了書的"序言"不一樣,裡面的內容簡直是其參考書籍的簡易版,錯誤還一大堆,港臺原版書326元人民幣,我們的這些專家們把人家一本書拆成了8本書,我粗略算了一下要1800多,幸好我沒有買全套。如果您要是進了這個學校,人家用山寨回來的書籍教您,三年制收您幾萬元。


像上面這種買烘焙書籍的事相信大家都有過,至於有沒有我說的問題就不知道了,只是大家買書籍回來學成功了嗎?還是那句話,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成功。

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為了烘焙和我一樣錢花得不明不白,但是看著家裡這麼多設備和工具,那心是疼得明明白白的。

一入烘焙深似海,怎麼辦呢,好像就剩下一條路了,就是報培訓班!然後更大的"坑"在等著您。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知為知知,不知為不知,更大的"坑"在等著您---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經過了前面的經歷,我發現靠自學是不行了,於時到處打聽在廣州的西點培訓,因為工作忙,所以還得是利用業餘時間,比如是週末去學習,後來終於找到一家在廣州白雲區的一家培訓機構,於是第三個"坑"開始在對我拋媚眼,在引我入“坑”了。

這家培訓機構主要就是方便,隨到隨學,直到學會為止,報一人可以學兩人,西點班基本三個月,收費6800元,剛開始覺得可以接受。

記得交了錢了後,培訓班的老師給了幾十頁所謂的資料讓自己去複印,然後就開始自己照著操作,不懂就問老師,由於隨到隨學,在學的有幾十人,有時多,有時少,每個人學的東西還不一樣,就一個西點老師,忙都忙不過來,偶爾見她操作確實很熟練,但卻表達不出來,說得最多的就是注意看她操作,然後自己練習。

問題就來了,這樣隨到隨學,看似方便自由,等我算了一下三個月過去了,除了會烤戚風蛋糕、海綿蛋糕、老婆餅這些外,其它的都不會,

關鍵是還不知道下面該去學什麼,好像學的東西和蛋糕店裡那種琳琅滿目的西點差之甚遠,不要說用來銷售,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想得多了,問題就多,花的錢就多,接著另外的坑又來了,不過這個坑是我自己願意掉進去的。由於前面的培訓班我覺得不行,然後又經過幾次比較,我又在廣州報了另一個培訓機構的三個月培訓班。

和前面的不一樣,這個培訓班像學校上課一樣,不是隨到隨學,有嚴格的考勤制度,產品看上去也沒有什麼問題,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正規,但是學費18000元。

在這三個月裡我確實學了相當多的產品做法,常溫蛋糕、常溫麵包、奶茶飲品、法式西點、藝術蛋糕、韓裱、翻糖等等,如果只是從操作的角度來看,這次我總算知道蛋白、奶油、黃油打發程度如何看,知道雞蛋要冷藏,最起碼我會做幾十種產品。

可是到最後還是覺得差什麼?想了想就一個問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根本就不是在培訓烘焙,而是在培訓烘焙店的操作工,說穿了,就是給了配方和設計給您,教您學會這款產品的製作,

但是您根本就不知道這個配方為什麼是這樣,不同的材料為什麼是這麼多。


但不管怎麼樣,無論是第一個培訓班還是第二個培訓班,多少還是學會了一些東西,總算是進入烘焙的大門了,但是這個還不能算是烘焙的"坑","坑"不在這裡。我們接著往下看。


---烘焙培訓的這些"坑","宰"得您心甘情願---


西點烘焙學習路上的這些“坑”,您踩中幾個,我們來比一比


我總共報了兩次培訓班,第一次6800元,第二次18000元,前面已經說了,是學到很多產品,但是有個問題,我學這麼多產品幹嘛呢?我需要這麼多產品嗎?

第一個培訓班就不說了,以第二次培訓班為例,我去培訓中心實地觀察時,接待我的招生業務人員問我,您為什麼學烘焙?

這個問題不同的回答,您就會掉到不同的"坑"裡面,我當時就告訴她是因為愛好,她就給我說有一個22天的班,把學習內容給我看了,我一看收費22000元。然後她就給我推薦另一個課程,就是我後面學的三個月班,收費18000,我再看,還有五個月班,一年制班等,最奇怪的是培訓時間越長,平均算起來的學費越少,比如五個月班,收費也就是19000多。後來我才總算明白過來,為什麼這些培訓機構培訓時間越長,相對平均費用還越低。(如果不明白的朋友可以在留言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我說的"坑"是什麼東西,其實只要進去了,您始終要選擇一個"坑",比如您說您想回家開店,她的業務員就會推薦某某班,想做私房,她又會給您推薦某某班。業務員會給您看很多學員開店的成功案例,會給您講解某某學員做私房一個月賺幾萬等等。

那有沒有人想過我一樣的問題,這個私房這麼好做,這麼容易賺錢,為什麼這些培訓機構的老師不去做私房,還在這裡一個月拿四五千元的工資呢?誰能解釋一下?

這個明顯是個"坑",您又不得不選擇,還不得不跳,這個"坑"的大小就在您自己的選擇上面,我只想總結一點,如果重來,我寧願用22000去報22天班,還不會用18000去報三個月班。(想不明白的朋友留言一起討論或者私信)。


前面我寫了這麼多,其實我做這個烘焙一路走來,就像是在海里游泳,只有在退潮之後才知道誰在裸泳,經過網絡自學、購買教材、參加培訓班、到處探店對比之後才發現,其實我在做的不是烘焙。我只是一個烘焙的操作工,就相當於十年前廣東服裝業發達時,很多地方培訓電車一樣的道理,這種培訓後如果想到一家蛋糕麵包店找一份工作,一個月發個四五千的工資應該是可以,但是想培訓後就自己操作開店,那麼給有這種想法的朋友提個忠告,涼涼就算了,同質化的東西沒有任何競爭力,沒有任何特點,您能做別人也能做,所以算了吧!


走了這麼多的彎路,寫了這麼多,其實我並沒有停止,後來因工作關係我去了港臺及國外繼續學習烘焙,現在我做烘焙的目的已經不再是去證明包子、饅頭好吃還是蛋糕、麵包好吃,而是想通過烘焙的學習瞭解相應的文化。

喜歡烘焙的朋友們,不用害怕入"坑",如果怕了,那麼熱情就冷了,烘焙的心也就涼了!


來吧,朋友們,留言分享您的戰績,看您在烘焙路上入過多少"坑",現在還去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