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6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著名學者陳丹青相信大家都熟悉,近些年來陳老師也是為了中國繪畫界而不遺餘力,但對於中國畫,陳丹青卻一直保持著自己的一些獨特看法。與他的個人性格一樣,陳丹青總是受人非議,但對於中國文化,他是認真的,就算是被輿論也無所謂。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中國油畫界的大師出了一批又一批,但對於藝術繪畫的探討,陳丹青本人始終是堅持著自己的繪畫風格。在局部的講課上面,陳丹青毫不掩飾的表達了自己對於文化藝術的一種真我的看法。

他拿出一張梵高早期的作品《海邊的漁夫》,聲稱這是梵高在1882年的初期作品,說實話,這樣子的作品如果放到中國繪畫市場,他連美院的門都進不了,而且連初選都不可能進入。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但在我的心裡,陳丹青表示它是自己心中最完美的藝術作品,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從這一張梵凡初期的作品之中,我解讀到了人性的繪畫。

這一張作品連五官都沒有,就是簡單的深墨油墨構成了一個簡單的小人,而且繪畫畫到一半就已經完成不下去了,可以說是一張連梵高自己都無法入眼的作品。至於為什麼這一張筆法笨拙,而且連透視效果都全無的油畫,憑什麼能獲得陳丹青的認可呢?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絕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名人就要糊弄大家,陳丹青很認真的聲稱大家其實小瞧了這一張《海邊的漁夫》。梵凡初期的作品水平是差了很多,甚至不可以稱它是一張藝術作品。但大家發現沒有,他繪畫完成了一半,就連他自己也畫不下去了。

可他把人性的真實面給表達了出來,真正的繪畫是講人性的,需要對人內心的世界來表達。至少這一張作品,就算是沒有五官,但也屬於無缺失的好作品。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陳丹青接著解釋:我們玩藝術的分二種,一種就是學習過,之後大家才會覺得他是有天分的藝術人。另一類就是沒有學習過,但其敏感的繪畫表達方式是屬於一種天分,而梵高就是屬於這另一類的人。

他具有站在繪畫的層面來解讀人性,這就是梵高這一張無臉男的偉大作品。這是他初期作品,我們不聊藝術性,更不聊繪畫的基礎,就這種內在意識性的東西,我認為是無價的,沒有衡量的價值所在。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陳丹青聲稱我在80年代的時候喜歡這一小畫片,喜歡得要命,如今差不多30多年過去了,我家牆上的畫換了一批又一批,但唯獨這一張小畫片,我會一直掛著。

可能很多人難以理解陳丹青的這種自我繪畫意義,但不得不說他算是一個真正的伯樂,一個真正的藝術大師。我們讀不懂他們文化人的內在與背後,但其實通過他們的一些對於繪畫的見解與觀點,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相信大部分的美術生是這樣子認為的:梵高的繪畫根本與我們沒有關係,畢竟他的作品太高了,與我們無關。但如果非要解釋一下原因,首先,中國的美院所講解的大都是在藝術史發展到目前的一種總結性課程,大多是遵循自然規律的。

而基於這點,想要突破就很難了,畢竟當時的美術發展更像是幾個派系,例如印象派,巴比松派,甚至抽象派,這幾個派系大多是以一種突破與摸索的狀態發展。

陳丹青:梵高早期的一張紙片,我要收藏一輩子,繪畫需要解讀人性

​而梵高那時的畫其實更偏向於一種帶有濃厚自我感情色彩的畫作,這種畫作在當時不佔優勢,但其藝術性,對人生的表達是無價的,這估計也是陳丹青喜歡的原因之一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