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我想,在现在孩子的教育中最缺失的是性教育和死亡教育,今我们就来谈谈死亡教育。白岩松曾经说过: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死亡教育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当孩子问及死亡问题时,可能只是敷衍的回答“他睡着了”/“他去了很远的地方”,也可能通过大声责骂的方式,向孩子传递一种这件事是不可被提及的信息。

那你应该如何去跟你的孩子谈论死亡这个话题呢?

教孩子正确的认识死亡

死亡是什么?死亡本身并不可怕,生与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成年人能够认识到,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并言传身教给孩子,让孩子积极面对死亡,那么孩子会觉得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不断的面对,宠物死亡,亲人去世,丧葬出殡,祭祀典礼等等,这个时候需要家长来正面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如果我们可以放下对死亡的恐惧,孩子便会在我们身上学会对生命的热爱。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在教孩子认识死亡过程中有哪些误区

1.“死亡”确实是一件悲伤的事,孩子或许还不能承受这么残酷的话题,但是父母可以通过正确的引导来让孩子理解死亡这件事情,而不是采取粗暴应对和回避态度。

场景一

有一次朋友的女儿幼儿园放假回家说“啊累死我了”奶奶直接回“小孩子家家的别乱说话,什么死啊活呀的,你懂什么。”

这样的回答,让孩子不自觉的沾染了对死亡的恐惧,让他觉得死亡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应该被提起来的一件事。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2. 也有一些家长不会这么直接,采取比较委婉的说法,这样往往也会有事倍功半的效果。

场景二

萱萱刚刚跟妈妈一起参加完爷爷的葬礼。
萱萱:“妈妈,爷爷去哪了。”
妈妈:“他睡着了。”
萱萱:“那他什么时候醒呢。”
妈妈:“你就别问那么多了,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这个回答,虽然比较委婉但是也会让孩子产生误解,他会分不清死亡还是睡着,为什么睡着了一直不醒呢,他怎么不动了,为什么妈妈不告诉我呢?如果没有家长及时的开导,那么他会变得抗拒睡觉,害怕睡着了就醒不过来,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那如何去跟孩子解释死亡呢?

4岁以前的孩子,对于死亡是没有概念的,理解能力也比较有限,所以建议:

1.用绘本的故事来告诉孩子

所以建议孩子4岁以下的父母买一些绘本,用绘本里的故事来解释我们生命的过程,如何从出生到死亡,让他了解到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它并不害怕,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2.养宠物

也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动物,比如小鸭子之类的,让他自己去观察生命的过程。并死亡教育来教会孩子如何保护自身的安全,遇到危险如何自救等。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4岁以上的孩子,会对生命产生好奇和疑问,这时候不能只是简单的告诉孩子死亡是什么了,所以建议:

1.学会鼓励

鼓励孩子去面对死亡,去跟我们去世的亲人好好的告别,告诉他要为了爱的人努力好好活着。

2.不要隐瞒

当家里亲人逝去的时候,不要向孩子隐瞒,鼓励孩子去跟临终者郑重地道别,这是我们对待即将去世的人的最好方式。我们一起度过了无数幸福的时光,只是现在,我们需要分别了。

3.参与其中

让孩子跟着一起去参加葬礼,追悼会,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圆满。不要刻意去隐藏你的悲伤,让孩子参与进来,告诉他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清明节,跟孩子来谈一谈死亡这个话题

家长不要被动的认为等孩子长大了就全明白了,这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我们应该教育孩子去积极的面对生命的结束,让孩子对生命的有产生向往,而不是自己去摸索出来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敢面对,所以我们要证明积极的回应孩子关于死亡的疑问,让他们对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从而积极的面对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