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歷史上有哪些搞笑的“烏龍”事件?

古今譚


1592年,豐臣秀吉把日本大概統一之後,就迫不及待地開始了他的“大陸計劃”,不僅要打朝鮮,還打算進一步攻打大明。

於是,接下來的事情我們知道的,日本軍隊很快把朝鮮摁在地上摩擦了好幾遍,然後,朝鮮的宗主明軍也進來支援了。

打著打著,都打不動了,日本人感覺也撈不到什麼好,於是,雙方就開始坐下來談判。

議和麼,反正都相互膠著著的狀態,誰也佔不到便宜,這樣的談判也簡單了,要麼日本人趕緊撤,要麼繼續打下去。

豐臣秀吉自然很不爽,但也沒辦法,他指定的和談負責人是小西行長,明朝這邊的負責人是官員沈惟敬,通曉日語,是個人才。

於是,接下來就發生了古代世界裡都罕見的雙方和談代表合夥欺瞞國內統治者的天大烏龍事件,堪稱史詩級。

當時,豐臣秀吉交給小西行長7個和談條件的底線,這些條件主要是:

豐臣秀吉要娶明朝皇帝的公主聯姻,要求發展兩國貿易,明日兩國宣誓世代友好,得盟誓;朝鮮得割讓四個道給日本,朝鮮國王得送一個王子到日本做人質;日本把俘虜的朝鮮王子和官員還給朝鮮;朝鮮必須發誓永遠不背叛日本。

細看這些條件,如果被自視為“天朝上國”的大明皇帝知曉,那還不得氣死。

日本在明朝,還是被視為倭寇、倭奴般的存在,比大明的藩屬國都不如,大明怎麼可能把金枝玉葉的公主嫁給日本人,更別說讓大明的藩屬國割地給日本。

總之,這些條件一提出來,基本上正常情況下就沒得談了。

但是不知道沈惟敬怎麼想的,居然同意了這些條件,說沒問題,等我回去上奏皇帝。

而小西行長也一派和氣,說好好好,我看沈大人是個好人,和談萬歲……

兩個人就這麼心照不宣地打哈哈……

然後,小西行長就派自己的家臣小西如安跟著沈惟敬到北京接著和談。

明朝的兵部尚書石星代表皇帝提出了三個條件:日本撤離朝鮮;日本可以請求冊封但不許求朝貢;日本永遠不許再犯朝鮮。

這個條件,在大明看來是很客氣的了,畢竟是你日本理虧在先,沒讓你賠償那麼多戰爭損失就不錯了。

但是放在日本野心勃勃的豐臣秀吉世界觀裡,那同樣看到這個條件,也會被氣死。

難道我傾全國之兵,打朝鮮,死傷無數,最終就換個大明冊封,做大明的一條狗?

小西如安竟然也同意了,大家一團和氣……

沈惟敬還幫著偽造了日本的降表……

大明皇帝很高興,接下來的節奏就不是這些和談代表們控制的了。

總之大明皇帝得到的信息是日本乞求投降,乞求冊封;豐臣秀吉得到的信息是明朝主動請求和平,承認他為大王,管理日本和朝鮮部分,是和大明平起平坐的。

萬曆皇帝高興之下,就下詔冊封豐臣秀吉為日本國王,並派高官前往日本傳旨。

大明官員代表大明皇帝來宣旨,豐臣秀吉自然不敢怠慢,就和德川家康等一幫日本核心要員,穿著明朝官服,高高興興地去聽旨。

詔書自然充斥著對日本的貶低,到處是天朝上國居高臨下對日本的斥責,最後才是冊封之類云云,反正說的日本極其低賤。

這詔書豐臣秀吉哪能聽的下去,聽到一半,他暴跳如雷:我當王還用你們來封?(吾欲王則王)

此時,兩邊的和談代表想捂住也捂不住了。

很快,豐臣秀吉再次出動大軍入侵朝鮮,這次的戰爭規模更加慘烈,大明軍隊勞師遠征,傷亡慘重。

大明皇帝自然暴跳如雷,沈惟敬很快人頭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