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當幸福來敲門》是由加布里爾·穆奇諾執導,威爾·史密斯、賈登·史密斯、桑迪·牛頓等主演的美國電影。影片取材真實故事,主角是美國黑人投資專家克里斯·加德納。

影片講述了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後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影片獲得2007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大家好,這裡是嘻哈說電影!

今天嘻哈君給大家帶來一部美國式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只有你努力了,才可以說運氣不好。

劇情簡介

克里斯·加德納,生活在舊金山的黑人男青年,靠做推銷員養著老婆還有幼子。克里斯從沒覺得日子過得很幸福,當然也沒很痛苦,就跟美國千千萬普通男人一樣過著平淡的生活,直到有一天,一系列突如其來的變故才讓克里斯知道,原來平淡的日子有多珍貴。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首先,他丟了工作,公司裁員讓他丟了飯碗。克里斯從此遭遇了一連串重大打擊,妻子因忍受不了長期的貧困生活憤而出走,連六歲大的兒子也一同帶走。沒過多久,妻子又把兒子還給了克里斯,從此克里斯不僅要面對失業的困境,還要獨立撫養兒子。沒過多久,克里斯因長期欠交房租被房東趕出家門,帶著兒子流落街頭。在接下的兩三年中,這對苦命父子的住所從紙皮箱搬到公共衛生間。克里斯堅強面對困境時刻打散工賺錢,同時也努力培養孩子樂觀面對困境的精神,父子倆日子雖苦,但還是能快樂生活。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一次,克里斯在停車場遇見一個開高級跑車的男人,克里斯問他做什麼工作才能過上這樣的生活,那男人告訴他自己是做股票經紀人的,克里斯從此就決定自己要做一個出色的股票經紀人,和兒子過上好日子。完全沒有股票知識的克里斯靠著毅力在華爾街一家股票公司當上學徒,頭腦靈活的他很快就掌握了股票市場的知識,隨後開上了自己的股票經紀公司,最後成為百萬富翁。

一路上克里斯經歷了不少挫折,但是年幼的兒子每次都能給予他最大的鼓勵,兩父子相互扶持最終完成了又一個美國夢。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總會找到一個上帝,端坐天堂。

片子中有個關於上帝的笑話是這樣的:一個虔誠的落水者希望上帝能救他。一艘船過去了,他拒絕被救,說,上帝會來救我的。第二艘船又過去,他仍然以同樣的理由拒絕被救。後來落水者溺死了。天堂上,他不服氣問上帝,萬能的主啊,你為什麼不來救我?上帝回答道,為了救你,我派出了兩條船。

就如同海明威在《太陽照常升起》的序言中說的那樣,這世界大多數人都在迷茫。我們安慰自己,只因為那裡,或許有個上帝,端坐天堂。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當幸福來敲門》。我想這個譯名大約是來自最後父子倆的一個幽默。Knock,knock。這個擬聲詞,足以讓譯者瞬間捕獲一個溫馨而動人的靈感。

看到最後,嘻哈君不禁紅了眼眶。雖然片子勵志的目的這樣暴露這樣突兀。八十年代初的美國,越戰結束五年,這個社會才開始慢吞吞的讓戰爭的蕭條逐漸復甦。黑人。婚姻破裂。受教育不多。帶著這些背景的主人公足以映襯出一些美國當代社會的殘酷現實。愛默生曾說在美利堅這個國家,無論是精神還是財富,從來都不會平等。可是放眼四顧,每個人都在微笑,看起來都那麼幸福。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有多少個美國人,就有多少個美國夢。Happiness。傑弗遜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上十三次提到這個詞語。在那個時刻,這位偉大的美國開國元勳相信這是上帝指引他的夢想,於是他們拿起刀槍,不再高唱《上帝保佑女王》。兩百年過去了,傑弗遜成了美鈔上的頭像,然而幸福卻依然無法流通。政府和慈善家們給人提供牛奶和食物,提供臨時住房,卻依然無法給人一個幸福的幻覺。

生活是苦的,眼淚是鹹的。賣掉那些白色的“時光機器”不足以維持一個很好的生活,卻足以引起嬉皮士少女和精神病患者的目光。全球化把人縮小,電影又把人放大。安東里奧尼的一句話道盡了電影藝術的魅力。我們失去了關注的焦距,可對於金錢和物質,我們仍舊保持充足的食慾。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活著,真是很辛苦的事情,卻總有自己堅持的理由。昨天夜裡和一個朋友促膝長談,她說如果不是這樣或者那樣的牽掛,還不如坐在鐵軌間死掉。我其實很想告訴她,人生越沒有意義越值得過下去。這是加繆的話,充滿了我們對上帝安排的稀鬆命運的挑釁。尼采飛揚跋扈的說上帝死了,而我溫柔的說上帝只是離開了天堂。他要讓位於我們心中具體的某種幸福和理想。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就像片中的威爾史密斯不停的對孩子和妻子說,我們一定會好起來,我們一定能夠好起來的。在打籃球的時候,他還說,孩子,你一定要保護自己的夢想。那一刻,我看到,幸福的家庭和孩子才是他真正的信仰——沒有繁文縟節的文藝腔,只有一個父愛溫暖的碩碩冬陽。

對每個人來說,上帝是不同的。上帝是個女孩,上帝是把槍。有些時候,他們都揹負著某種救贖的現實意義。當生活中的一切都開始拋棄你,當你開始膩味那個GOD總是用福音和原罪這樣的東西逃避和推卸責任的時候,幸好,堅強的我們,總會找到一個上帝,端坐天堂。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比起一帆風順,我更喜歡觸底反彈。

如果你的手上是一副人人嫌棄爛牌,但你卻能絕處逢生,把它打得非常好,成為牌桌上最大的贏家,那麼這感覺一定會更舒服、更有成就感。那種命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的真實感,只有在那一刻才會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這是很少有的一部真實不做作的勵志片,沒有空洞的口號,沒有浮誇的劇情,只是把一個倒黴鬼的生活真切地展現了出來。作為看客的我們,對於他的處境無不表示同情,卻又暗暗期待著劇情的反轉,而影片對反轉的處理也很自然,他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日積月累的,也正是這樣的反轉,才更使人信服,更打動人心。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還記得他在籃球場對他兒子說的那句話,有夢想就要去捍衛他,實現他,我覺得,這即是對他兒子說的也是對他自己說的吧。

促使他成功的,是夢想,是希望,是心底的那一點不甘心。

比起一帆風順碌碌無為,嘻哈君更喜歡影片中那樣的觸底反彈、絕處逢生,這才是主角應有的樣子。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努力不一定會達到目的但努力一定有努力的結果。

每個人都應該有夢想有堅持,為了夢想付出努力。

或許這部影片是一個理想的美國夢。

但是我們也可以擁有中國夢,

可能環境有所限制。

所謂的詩和遠方,不過是,要把眼前的苟且,熬過了才有

但是事在人為,此時嘻哈君想起張藝興的自傳《而立.24》中的文字。

“夢想這個詞很奇怪,以夢開頭,卻要在現實裡完成一切。”

努力並不一定會達到目的,但努力一定會有一個努力的結果,無論結果怎麼樣,和不努力肯定是不一樣的。沒有人可以決定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未來,但那些積累在身體上的感覺,決定了當你可以站起來的那一刻,你會是怎樣的站立姿勢,也決定了你未來站立的地方!

你要盡全力保護你的夢想。那些嘲笑你夢想的人,他們必定會失敗,他們想把你變成和他們一樣的人。我堅信,只要我心中有夢想,我就會與眾不同。你也是。

今天就是嘻哈君為大家帶來的電影,你們喜歡嗎?

歡迎來評!


感謝觀看,我是嘻哈君。

嘻哈說電影,電影不無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