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瀋陽清福陵怎麼樣?

雲緋


福陵位於瀋陽東郊的東陵公園內,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墓,因地處瀋陽東郊,故又稱東陵。為盛京三陵之一。
清福陵冬景【網圖】
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及其孝慈高皇后葉赫納喇氏(名孟古哲哲)的陵墓,距今已有三百六十餘年曆史。
新賓老城下努爾哈赤的雕像
努爾哈赤是滿族人,姓愛新覺羅,受明冊封為女真族(滿族前身)建州部首領,後來統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稱後金)政權。他精通漢蒙文字,不僅在軍事上頗有建樹,而且創立了八旗制度和滿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頗有建樹,為滿族的初期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成為滿族的民族英雄,死後葬於福陵。
努爾哈赤
孝慈高皇后葉赫那拉·孟古哲哲
清福陵門票
清福陵與瀋陽市的昭陵、新賓縣永陵合稱“關外三陵”、“盛京三陵”。東陵公園始建於公元1629年 (天聰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國,定陵號為“福陵”,1929年被當時奉天當局闢福陵為東陵公園。
努爾哈赤死後,覬覦汗位已久的皇太極強逼知曉傳位口諭(努爾哈赤讓福晉阿巴亥二兒子多爾袞繼承汗位)、對他有撫育之恩的繼母阿巴亥和另外兩位常年給自己充當奸細的親信福晉給努爾哈赤殉葬。
阿巴亥的兒子是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
清福陵的構造和清昭陵差不多。
【神道】
清福陵最大的特色就是長長的階梯,可能是通往帝王心中死後的世界。陵園依山而建,南面正是正紅門。一條名曰“一眼望不斷”的神道直通山頂。
神道兩側有很多石雕刻。像石獅、石馬、石駱駝、石虎這和關內的陵墓有些相像。
【寶頂】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大紅門,石像生,神道,108蹬,神功聖德碑亭,方城,隆恩殿,明樓,方城,二柱門,石五供,月牙城,寶城,保頂。

隆恩殿的東西配殿現在主要介紹的是清朝十二帝的陵寢佈局。清福陵的牌匾都是滿文在正中,這點和其他陵不一樣。還有就是清福陵建在天柱山上,所以神道上修了108臺階。寶城上有一個琉璃影壁,上面有十一朵花。有人說這是預示清朝以後得11個帝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