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3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朋友總是抱怨家裡孩子身體素質差,為了照顧孩子,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兩半用,結果孩子還是沒照顧好。以前的小孩子,生活條件比現在差遠了,可也沒整天總是生病的。怎麼生活越來越好了,小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了呢?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其實,小孩子除了吃喝玩樂,並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很多問題都是孩子吃出來的,不要總是抱怨孩子體質不好,大多數情況都是家長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沒有注意好才會讓孩子生病的。就比如說下面這些事情,最容易讓孩子生病,家長看看有沒有做過?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1.孩子不吃了,還要多喂幾口

這種強迫性吃飯,並不是好事!很多家長總以為孩子吃的少、吃不飽,要孩子再吃幾口。其實,你以為的並不是你以為的那樣!孩子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吃多了容易不消化、積食,還會加重脾胃負擔,損傷脾胃運化能力。孩子脾胃虛弱了,體質也會變差,自然愛生病。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2.用零食哄孩子

都拿孩子當寶貝,尤其是老一輩,孩子想吃啥了就給買啥,孩子鬧脾氣了也許諾買“好好”吃。這樣慣了,孩子就會變得挑食,正餐不想吃,營養跟不上,脾胃自然好不到哪兒去,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健康。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3.吃飯喝湯

孩子開始吃“大人飯”了,吃飯的時候,家裡總會準備份菜湯、肉湯等,一是一邊吃飯一邊喝湯,感覺滋潤;二是吃飯喝湯,好下嚥。但是,湯會稀釋胃液,不利於腸胃消化,而且喝湯咽飯,吃的飯大都沒有嚼碎,會增加腸胃消化負擔。湯泡飯也是這個道理,這些吃飯的方式,不利於孩子脾胃健康。

不想孩子成“病秧子”,3件毀脾胃的事,還在做的寶媽趕緊停手了

孩子的脾胃跟體質息息相關,孩子吃得多了、積食了,肯定會增加脾胃負擔。脾胃運化不暢,孩子的身體營養吸收就會變差,所以才會影響孩子體質和身體發育。

因此,父母再帶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對不對。如果孩子出現積食、脾虛的情況,抓緊時間讓孩子喝黃棘末,儘快把孩子體內的積食清理出去,調養好孩子脾胃。即使孩子很正常,也要隔三差五的給孩子喝點黃棘水,預防孩子積食、脾虛,以免孩子真的出現這些症狀了,再調理耽誤的時間更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