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美國國債如果被持有人大量拋售,會有什麼後果?

呆眼看勢


如果是單一國家,或者單個機構大量拋售美國國債,對於美國政府的影響應該是比較小的。美國國債,是以美國的實力作為信用抵押的,在市場上帶有較強的流動性,可以與美元相媲美。目前,美國有21萬億美金的國債,這個體量十分巨大,意味著遊戲參與者眾多,而投資者購買美國的國債,也是為了避險。

總的來看,購買美國國債的風險,暫時是比較低的。由於美國政治帶有一定的穩定性,而美國政府為了確保自己的國債能夠順利發行,也會建立一整套機制,來降低風險,這就讓美國國債的信譽較為良好。這個很好理解,即使是去銀行存錢,也是類似的道理。假如在非洲有個戰亂國家,為了解決財政壓力,成立了一家銀行,並宣佈“存錢送錢”,假定存10000美金,送1000美金,百分之10的收益。

但是,是否會有大量的人去這家銀行存錢呢?恐怕是否定的。因為這個國家的政府不穩定,沒準哪天就倒臺了,這家銀行也很容易破產,投資者在這裡存10000美金,很可能本都收不回來。因此,投資者選擇產品,是必然要考慮風險的。對於個人來說,風險偏好是各不相同的,有些人喜歡高風險高收益,有些人喜歡低風險低收益。

但是,對於國家這一龐大實體來說,優先要考慮的就是風險,如果將大筆的錢購買了高風險高收益的國債,則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對於個人來說,或許很有錢,例如有個1億美金,但國家的手中,動輒就有數百億美金的流動,這就需要降低風險。因為賠1個億美金,與賠幾百億美金,所造成的影響是絕不相同的。這就可以很好的解釋,為何美國國債比較受認可,無論是個人,機構還是大國的政府,都比較信任美國國債。因為美國國債滿足了低風險的需求,而美國政府又在不斷的將這個盤子坐大,意味著市場上會有更多的玩家,這就有利於分散風險。

試想一下,如果在非洲某個戰亂國家,發行國債,但只有少數國家購買,這能叫值得信賴的國債嗎?即使是這個非洲戰亂國家的政府,他最理性的做法,也是購買美國的國債,因為需要錢的時候,可以進行拋售,而市場上也有人接盤,流動性是不錯的。但是,如果這個非洲戰亂國家的政府,去購買了另一家戰亂國家政府的國債,到需要錢的時候,市場上卻找不到買家,這就很尷尬了。由此可見,美國國債的優點是比較多的,其中最大的優點就是風險低,且流動性好。

如果不是單一國家或機構,而是所有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和機構一起拋售,這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這裡有個問題,既然所有的人一起拋售,意味著賣家多買家少,這會造成什麼局面呢?假如沒有接盤者,所有人都在觀望,則會陷入完全意義上的買家市場。如此一來,美國國債的價格會持續走低,而美國政府卻可以趁機回購國債。比如說,原本國債的價格是21萬億美金,現在被瘋狂的拋售,但是買家太少,最後價格貶值百分之90,變成2.1萬億美金。這對於美國政府來說,就相當於天上掉了餡餅,他們可以用2.1萬億美金的價格,去回收21萬億美金的國債。當然了,這只是一種極端情況。

假如買家和賣家的實力都差不多,既不是買家市場也不是賣家市場,並且所有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組成“拋售同盟”,那麼短期內,美元市場將會出現大量的波動,甚至可能引發美元貶值,造成美國政府的財政困境。如此一來,美國政府則可能做出極端回應,比如說大量印鈔,來解決財政困境,然後讓多出來的美元繼續投入市場,讓美國國債保持名義上的升值。另一種可能,就是美國政府藉機發動對外戰爭,以轉移矛盾,這對世界和平將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總的來看,大規模拋售美國國債,確實有利於打擊美元霸權,而美國政府的實力也將大大受損。但是,代價也是比較慘重的,有點類似於殺敵1000,自損1000的感覺,在美國遭受重大損失的同時,美國國債的持有者,也會遭受巨大的損失,這意味著手中的國債不斷貶值,財富不斷縮水。假如美國政府一意孤行,拼命開動印鈔機印錢,最後引發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這也是一種災難性的影響。由此可知,通過大量拋售國債來打擊美國,雖然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但又是最不靠譜的方式,因為代價實在太大了。


圖維坦


從理論上講,如果美國國債被持有人大量拋售,最直接的表現是美元貶值。拋的越多貶的越快,21萬億全部拋出來,美國破產了事。

但從技術上講,美債有短期,中期,長期三種形式的債券,最長的達三十年。如果我們拿到期的債券問美國要錢要利息,美國政府就會還給你,否則就購成了違約。

如果你拿著沒有到期的債券問美國要錢要利息,美國政府完全可以不理你。國債和國內的儲蓄並不是一個概念,儲蓄不到期也可支取,頂多放棄到期利息。國債不到期想兌現,就需要到二級市場去掛牌交易,比如三年期國債沒有到期,折算下來100美元買的國債應該值103元,這時你掛牌103元就沒有接盤俠,事實上賣不出去,交易便告失敗。

這時就會出現你想拋而拋不掉的尷尬,要想拋就的降價,比如降到保本100元賣掉或者賠少許本賣掉。如果接盤俠有大把賺頭,何樂而不為?那麼反過來說,如果持有債券者沒有緊急情況出現,就沒有理由賠錢拋售美債。如果持有長期國債,假如剛剛買入30年期國債,因為某種原因想變現,很可能直接跌破淨值掛牌,比如80美元上下成交。因為30年期限很長,到時收益雖高,不但積壓資金影響週轉,而且持有期過長風險較大。

購買美債是一種投資行為,主動方在美國,別人想買就買,不買拉倒。理論上講投資就有風險,這是規律,但美國政府只負責到期兌現本金和支付利息,一般年度預算裡就有還債這筆預算資金。根據美國現在的情況,也可以說赤字裡面就包含著還債。

每個國家都會有一定規模的外匯儲備,以應對對外投資與進口,國際交流或民用兌換。同時外匯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保匯率,平抑或應對本幣非經濟原因造成的過度貶值。外匯儲備一部分是實物黃金,一部分是流通較好的國際貨幣,兩者都具備保值功能。黃金儲存成本較高,(建一定規模的金庫,以及保衛人員成本等)變現受國際金價等因素影響較大,外幣儲存相對成本低一些,而且有投資功能,比如買美國國債賺取利息。

如果外匯閒置放在那裡,不去賺什麼利息怎麼樣?這當然可以,但絕對地看,通脹或溫和的通脹一直在發生,閒置等於認可自動貶值。我們說保值,相對地講是指那些抗通脹能力較強的貨幣,美元正是目前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幣種。美元不但穩定而且保質能力強,投資美債即能保值,還可有帳面贏利。

那麼不投資美債可不可以,當然沒問題,但是資本的原則是利益最大化,肯定沒人去買委內瑞拉國債。事實上,現在不少國家在搞一籃子貨幣外儲,即歐元,日元,加元,英鎊等都有一點,但主要是美元這一性質沒有變。美國也有外匯儲備,不過外儲的外國貨幣不那麼多,主要以黃金為主,美國是世界上黃金儲備最多的國家。

美元的地位是由美國的實力及經濟生產能力決定的,所以美債的接盤俠眾多。前階段有人喧染19個國家集中拋售美債,結果接盤俠照單全收,美元不但不見貶值,反而還在不斷上漲。美國外債70%在國內各大投資公司及基金公司手中,外國持有量僅佔30%,除非美國經濟衰退嚴重,資不低債,根本不會發生持有人大量拋售的現象。尤其是持有美債的大戶,集中拋售會讓他們手裡的美元貶值,自尋貶值這種事怎麼會出現。

如果說為了制裁美國或刻意打貨幣戰爭,但持有國政治制度不同,利益不同,不具備聯合起來的條件,集中拋售也很難形成。一兩個國家單獨拋售,當把掛牌價打底到一定的程度,美國政府就可能是最大接盤俠。不要忘記美國那麼多黃金儲備,美元貶值,黃金衝高,買點黃金就能接盤。然後再適時拉昇美元,吸引更多接盤俠,拋出手中的美債。

打貨幣戰爭理外理美國賺錢,而拋售美債的國家很難成為對手,賠了錢連個吆喝也賺不到。我們把美國的經濟實力放在一邊,單從技術角度講,美國的各大投資公司,基金公司,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這些都可能是美債的接盤俠,如此強大的對手,幾個國家想打贏貨幣戰爭,勝率幾乎為零。

許多人把拋售美元與去美元化等同起來,認為拋售了手中的美元就等於去了美元。其實,去美元化不那麼容易,除非這個國家不和美國發生貿易關係。有交易在,如果拿著自己的本幣買美國的產品或者你賣給美國的產品要你本國的貨幣,美國根本不會幹,就是用其它貨幣如歐元也肯定行不通,美國不會自己加入去美元化中去。其次,大宗商品交易,所有的交易平臺及結算系統都以美元計價,你要另起爐灶換個幣種肯定行不通。比如買出黃金時你要英鎊,這個系統不會支持你。想要英鎊,自己拿到手的美元去兌換或者把黃金不經過黃金市場直接買給英國。如果是兩個國家之間點對點貿易,那另當別論,想用什麼幣兩家商量著辦。但是想在面上形成一定規模,藉以代替美元,至少目前還八字沒一撇。

美元的地位只有在兩種情況下退出世界舞臺,一種是美國國力衰敗,經濟崩潰;一種是有新的世界強國出現,並被世界公認和接受。這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即經濟,軍事,科技,政治,文化遠遠超過美國,超的少了也不行,自己說超也不行,少數國家說超還不行,就是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說超也夠嗆,肯怕最終會通過戰爭來更新淘汰。

不要想著拋售美元打垮美國,也不要想著去美元化搞崩潰美國,這根本就不著調,把自己國內的事情做好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吉祥如意170587193


即便有大量美債再市場中拋售,美債決不會大跌,還會超乎想象的平穩和強勁!會有一隻只看不見的手,超乎想象的接盤,近期各國都再拋售美債,數量應該是驚人的,但是,沒有引起一點波瀾,按理這末大的拋盤,不是一般國家,機構能承受的。為什麼?誰再接!只有一個可能,美聯儲在接盤,美聯儲不能讓美債表現出一點虛弱,這才是美元信譽的根本!只有美債能按時售出,絕大多數國家主權貨幣的發行,才能綁定美元,才能真正成為美元的蓄水池,只有這些蓄水池還能接受美元,美元才能肆無忌憚的橫行!這就是隱藏在特朗普貿易戰背後的真正原因,中國只要繼續購買美債,一切問題就能迎刃而解,美元仍能肆無忌憚的超發!繼續玩弄世界,這就是美國核心。當前,黃金人民幣石油,自貿區的建立,都是再破除美元得壁壘,中國估計就此開始跟美元分庭抗禮了!既然知道美元有剪羊毛的劣根性,當你有能力後,就不能再拿中國人的血汗錢,去支持美國的霸權,中國要想完成歷史使命,就要擔當歷史責任。所以,這次跟美國得鬥爭,不會妥協,屈辱得活著將成為過去!沒有鬥爭就沒有勝利!要在鬥爭中前進。估計,我們要過一段苦日子!為了我們的中國夢,讓陣痛來的更猛烈些吧!


慕容羽2


大量拋售美債真會讓美國陷入經濟危機或金融危機或債務危機?我們也不要胡思亂想瞎琢磨,今天我就花點時間給大家介紹一下美國的一個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對中國拋售美債的可能影響的技術分析。

先介紹一下,Brad W Setser是經濟學家和博客作者,曾任美聯儲國際經濟分析的助理秘書長,目前是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Council for Foreign Relations)的資深委員。

他在今年六月專門寫了一篇長文,量化地分析瞭如果中國全部拋售美債會對美國利率的影響。原文在CFR的網站上,“what would happen if china started selling its treasury portfolio”

———————————————————

在這篇文章裡,Setser先是分析了中國面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除了相應地加關稅,還有其它的可能的非對稱反制措施。其中包括:限制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營運、主動貨幣貶值(可以有效地消除美國關稅的影響)、拋售手中的美債。

然後他著重分析了拋售美債的影響。

首先回顧一下,美債收益率通常被視為美聯儲短期利率政策的預期調整路徑的函數。關於主權基金購買或拋售美債的影響,業界爭議很大。一種極端看法是這些美債的“流動”對利率沒有什麼大影響,因為不會影響對美聯儲利率政策的市場預期。比如過多的赤字會不會影響利率?除非過多的赤字會影響美聯儲的加息路徑(作者認為應該會,因為過多的政府經濟刺激往往會引發通貨膨脹,也即引發美聯儲收緊貨幣政策)。

那中國拋售債券呢?作者作了如下推理分析:

根據Joseph Gagnon對量化寬鬆的計量分析,大約每購買1%GDP的美債,會降低長期利率5個基點。作者這裡還引用了類似結果的美聯儲內部預測報告(作者包括畢業於復旦的女經濟博士Min Wei),10%的GDP的購債規模大約降低10年期美債50個基點。

外國央行購債的效果應該與其類似。但據Warnock的估計,在2005年4%的GDP債券購買量降低10年期的利率是80個基點,應該是預測的高端(我估計和利率水平有關)。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也做過類似研究,購債也會對5年期美債利率產生明顯影響。

那麼,這些購債對利率的影響,應當可以反推到拋售債券的情形。如果中國全部拋售所持美債,大約是6%GDP,那麼就可能會短期提高長期利率大約30個基點。或許這是低估,但應該僅是短期影響。因為過高的收益率會很快吸引私人資本投資比較低廉的美債。

即使這個影響達到60個基點,雖然痛苦但可以忍受。這是美聯儲不做任何反應的情況。但美聯儲肯定會有應對之策,自然的對策很可能是減緩加息的步伐,或者降低縮表規模。

按照作者之前的一篇分析,中國大約會以每季度兩千億美債的拋售量減持,可能需要一年半全部情空。中國以外的國外央行購債量去年是2500億左右,尋找接手盤不容易。

好在目前美聯儲正處於加息週期,應對這種拋售容易很多。美聯儲可以表態減少未來加息次數,也可以減少縮表規模甚至可以重新增加自己手中的債券,這些足夠應對中國的拋售威脅。

美國財政部也可以發行更多的短期無息債券同時減少長債發行,這樣就可以抵消債券拋售產生的長期利率影響。美聯儲也可以做這種類似的扭曲操作。

總之,應對拋售債券應該比較容易。更難應對的是中國匯率貶值手段,畢竟美聯儲自己有無限資金可以直接買賣美債。

如果中國將拋售美債收到的美元轉移出美元資產會怎樣?影響也不大。比如中國大量購買歐元,就會壓低美元匯率,那樣反而會幫助美國經濟,那麼最頭疼的會是歐洲央行。

—————————————————————

這篇分析大致介紹完了。我想補充的是,拋售美債不會對美國財政有巨大影響。有些人以為只要中國開始拋售美債,美債就無法再發行了,那麼美國就會陷入財政危機等等。但這是一廂情願。瞭解現代金融的都知道,美債不可能缺乏買家。美債對美國的財政負擔僅有其稅收的7%左右,即使利率上漲,也不可能構成危機。而且利率高到一定程度美聯儲也會止步加息或者直接降息。另一個關鍵點是,中國手中的寶貴的美元儲備是為了維護中國的金融穩定的最重要的力量,即使將美債賣掉換成美元,也不可能將其消費掉,這也就意味著拋售美債不會加大美國通貨膨脹的壓力,這就會給美聯儲以減息的空間。


聽我說完好吧


如果美國國債被人大量拋售,要看什麼人拋售。

海外持有美國國債的國家今天白聯合拋過一波。由俄羅斯帶隊,海外持有美債最多前十位國家同時拋售,德國、法國、英國、愛爾蘭、日本、中國、土耳其、印度、等等九個國家集體行動。俄羅斯更是浮誇,以清倉的方式扔出去,但是也並見對美國產生多大的影響。

美國是有21多萬億的國債,但是海外國家和投資者其實只持有6.1萬億美國國債而已。

有大約15萬億的美國國債是美國國內持有,很多人誤以為,美國21萬億的國債是美國欠其他國家的。因為新聞上的用詞是美國欠世界21萬億。美國世界也包括美國和美國人啊。

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機構是美國的貨幣當局(美聯儲)有2.4萬億,然後是美國養老基金2.1萬億,美國共同基金1.7萬億,美國國民(個人組合)1.3萬億,除了之外還有各種美國商業銀行,美國保險公司、美國財政部、還有各種金融投資公司等等。

海外國家當然是中國持有最多1.146萬億,其次是日本也持有1.09萬億,在海持有的6.1萬億中,減去中國和日本的數量,還剩不到4萬億,被世界其他國家持有,不過都不多,也就是幾千億一個,有的幾十億或者幾百億。

所以並是很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想的那樣美國欠其他國家21萬億,這是錯誤的,美國國債的大頭都在美國人手裡。海外國家就算全部拋售也就6.1萬億而已,美國還是有能力消化的,當然也'會對美國經濟產生影響。

不過具體要看美國如何操作,一旦拋售美國的國債肯定會貶值,美元會對美債會升值,只不過到時候吃虧是拋售的人。

美債是用美元買的,假如你當初花了一百億買來的國債,拋售的話肯定會低價格出售,不然沒有人接手。那麼你低多少,低到90億或者80億,按照這樣算的話,那麼換回美元的數量就會少了10億或者20億。

拋售的量越大,價格就會越低,但美國的保證回收價格和利息是不變的,肯定有人會大量收購。

這時候美元就會變的緊缺,美國的物價肯定會上漲。

不過不要忘了,美國會印鈔,增加美元的供應量來解決這個問題。錢而已嘛,又不是黃金,在電腦系統就是一個數字,要怎麼改不行。黃金是無法變出來,但像錢這種信用貨幣,想要多少有多少。

海外國家持有的美國國債數量還是不足以威脅到美國的經濟,美國根本不擔心這個問題,如果擔心的話何必讓們夠買,人家又不是傻的。

美國國內拋售國債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美國的公共機構持有的美國國債是最多的(聯邦政府部門和各州的政府機構,),他們怎麼可能拋售美國國債。而美國的個人(散戶)持有的國債才1.3萬億,有個卵子,再加上一些私人投資機構其實根本就沒多少。

美國國債有50%左右都在美國政府各個機構手裡持有,你拋個屁啊,你們真當美國人傻啊。

要是拋售美國國債能威脅美國的話,美國還敢那麼囂張。美國和世界打貿易戰的時候,世界那麼多國家領導人不會做,還用你來教。


一號風手


1.美國鉅額國家,已經超過了美國GDP總量。2017年,美國的GDP總量為19.36萬億美元,但是美國的國債已經超過了21萬億美元,超過的GDP總量。美國每年為支付國債的利息支出就是天文數字。以2017年底為例,美國國債39%由外國投資者持有,16%為貨幣當局持有,14%是養老金,11%是共同基金,9%是個人,其餘為政府、銀行、保險公司持有。

2.美國國債被大量拋售。上文提到了美國國債的構成,如果美國國債被大量拋售,最大的可能是被外國投資者拋售,也就是21萬億美元的39%,約為8萬億美元。

3.8萬億美元美國國債被拋售的後果。日本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三,GDP總量為4.84萬億美元。8萬億美元相當於1.7個日本GDP總量,這麼大規模的美國國債被拋售,直接會造成美國政府財政危機,甚至引發整個美國的經濟危機。美國是世界霸主,世界第一經濟強國,美國出現危機,全世界也會受到影響。此外,美國掌握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到了危急關頭,會不會動用軍事實力掠奪其他國家財富,來幫助自身度過危機呢?

結論:所以,大量美國國債被拋售,既會造成美國危機,也會引起全世界範圍的危機。


美國觀察室


中國拋售美債要分對中國的影響和對美國的影響,拋售的時間不同,結果也有很大區別。

簡單說,拋售美債會讓人民幣升值,美元貶值。貿易戰時代人民幣貶值有利出口,所以不拋比較好。

如果中國在拋售人民幣時,全球都跟進,那會動搖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對人民幣國際化有幫助,對打擊美國有利。這需要天時。同時,這樣做的前提是中國準備好金融世界大戰,並儲存了足夠的黃金。顯然,中國還沒有這樣做。俄羅斯可能是引起金融戰的先頭部隊,最近一直在堅持美債,買入黃金,而且要求購買石油用歐元結算。

長期來看,中國如果不做拋售的動作,用美債作為戰略威懾武器可能是其中的一個目的。但美元和美債都是擊鼓傳花的遊戲,長期貶值,如果人民幣不跟著貶值會吃虧。


揭開美國的老底!根本還不上的美債!你會買嗎?

2018年11月12日

(下圖,2008年-2018年9月美國負債規模)

2008年次貸危機後,美聯儲貨幣放水,截至2017年底,美國政府報告中的總負債已經超過20萬億美元,而且赤字還在增加。而美國1年的GDP只有19萬億,不吃不喝都還不上債。一些“親美”經濟學理論認為美債不可能違約。這由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決定。美債是永續債,也就是美國能不斷的發行新債還舊債,這個行為永遠可以繼續下去。這個觀點有道理。美國政府確實在借新還舊,而且已經多次調高政府負債規模上限,所以美債一次也沒有違約過。而且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不到2%,但美債的1年期收益高於2%,所以美債看起來真的保值。

如果風險沒有暴露,大家可以友好的進行這個擊鼓傳花的遊戲。但請注意,中國老百姓們都被P2P教育過,知道借新還舊本質上是“龐氏騙局”。那美國為什麼玩了這麼多年,而且越玩越大,越玩越好呢?三石給大家講講這裡面的學問。

首先,美國把發行貨幣的部門獨立出去,成立美聯儲。美聯儲擁有獨立的貨幣管理和發行權力,美國政府不能干預。

其次,如果美國政府需要錢,就發行國債,然後抵押或者賣給美聯儲,獲得美元。

這樣的二元設計非常巧妙,美聯儲私人銀行的身份和獨立的貨幣管理權力,受美國政府的干涉更小,讓投資者更放心。

然而真實的美聯儲並不完美。美聯儲官員只能由總統任命,國會批准。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需要和白宮協調,不是“真獨立”,而且美聯儲全部收益的94%都要交給美國財政部。所以,美聯儲本質上是美國利益優先的金融機構,所謂的“獨立”只是表象。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美聯儲通過超發貨幣,大量購買次貸,把美國從危機中解救出來。

設立美聯儲還有一個好處,把全世界投資者的目光都吸引過去,間接的掩蓋美國政府財政真相。當一些人看到美聯儲僅有4.5萬億美元負債的時候,美國政府已經偷偷攢了20萬億的負債,而且還有65.2萬億的隱藏負債!(下圖,美國政府經濟快照)

數據來源:2017美國財政部經濟報告請注意表格標黃色的部分。淨頭寸為資產減負債,也就是美國資產為-20.4萬億。但這20.4萬億並沒有計算美國因為社保支出的損失,以及不計息負資產損失,隱藏部分共計65.2萬億。加上前面的20.4萬億,美國政府的累計欠債為85.6萬億。

美國2017年的GDP只有19.4萬億,負債85.6萬億,負債和GDP的比例達到441%。也就是說,萬一美國政府破產,你投資的美債只能收回來不到25%。而且,如果按照2017年的政府運營虧損1.16萬億計算,你購買的美債實際價值每年都少6%。即使加上美債的收益率,你的實際虧損也高達4%。

如果美國一直強大,美債的擊鼓傳花可以繼續。但三石提醒各位——

雖然美債不會違約,但會貶值。

在現代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之前,35美元可以兌換1盎司黃金,但後來的結果大家知道了,美國政府推翻了美元兌換黃金的承諾,現在1200美元才能兌換1盎司的黃金。作為投資者,是否購買美債,需要分析美元的供應量是否超過實際需求。如果印的太多,則貶值。這和人民幣貶值邏輯一樣。計算美元供應量和需求差,太專業,而且缺乏公開市場數據,所以三石只用2個基本的參照物,石油和黃金,大致比較下。

先看石油。

根據中國報告網數據,2016年已探明全球原油總量為1.7萬億桶,按2018年11月9日的NYMEX原油價格為59.83美元每桶計算,價值101.7萬億美元。85.6萬億的欠債可以買斷全球84%的石油儲量。換個視角,2017年全美探明的原油392億桶,價值2.35萬億美元,把美國所有原油賣掉,只夠還掉2.7%的欠債。

再看黃金。

根據《全球黃金年鑑2017》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地面黃金存量約為18.3萬噸,如果按照2018年11月9日金價1218美元1盎司計算,價值7.9萬億。如果美國把全球的黃金買斷還債,也只能還9%的債務。

上面這兩個例子都隱含了同一個可能性,如果美國的債主同時要求美國還債,或者在市場上賣出美債,美國根本無力抵抗。假設中國用全部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購買美國石油,美元將惡性貶值,美國通貨膨脹會超過想象。

這可能是一種氫彈級別的金融戰,結果是現代貨幣體系的崩潰。俄羅斯一直在拋售美債買黃金,細思極恐。


最後總結4點看法:

1.美國是一個還不起債的國家。

2.美聯儲是打著獨立私人銀行機構,維護美國金融利益的工具。
3.美債是一種不會打破的“龐氏騙局”。
4.美債會貶值。

從理財投資角度,有什麼啟示嗎?


1. 炒美股的朋友可以撤退。美聯儲還會進一步縮表加息,因為美國都債臺高築了,不緊縮不行。可以預見到,美股將繼續承壓,甚至轉熊。

2.不要買ETF美元債券。利率上升ETF債券收益降低,要買就去買真正的美國國債或者浮動利率債。

3.買黃金,跨地域跨資產配置。跨地域就是您需要配置人民幣以外的資產,例如美元資產。(美債雖然是擊鼓傳花,但比其它國家更持久。)跨資產配置,除了持有美元和人民幣現金外,應該考慮多種資產類型,比如黃金。

閱讀其它文章,請關注微信訂閱號“勿作韭菜”


勿作韭菜


2017年,美國的國債已經超過了21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總量為19.36萬億美元,美債規模已經超過了GDP總量。美國每年為支付國債的利息支出就是天文數字。

以2017年底為例,美國國債39%由外國投資者持有,16%為貨幣當局持有,14%是養老金,11%是共同基金,9%是個人,其餘為政府、銀行、保險公司持有。

如果美國國債被大量拋售,最大的可能是被外國投資者拋售,也就是21萬億美元的39%,約為8萬億美元。

拋售美債美國會哭,世界也會亂

大量拋售美國國債,世界金融市場會劇烈波動。拋售的量過多,市場無法消化,那麼美聯儲就得照單全收,用印鈔機印出美元接下拋售的美債,那麼流通的美元就多了,將會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

大量拋出美債,新的美元大量被創造出來,大量的美元會向世界範圍快速的尋找投資目標,但是美元突然增加的而導致美元內在大幅貶值的結果,各個國家應該是清楚的,並且會在匯率上顯示出來。

然後又會反過來刺激所持有的美元資產(美國國債等)收益下降甚至為負,必然更進一步加速世界範圍內其他各國對美元資產的出售以及減少美元的儲備。這是一場災難,最終是美元的國際地位的一去不復返,美國也會因為美元弱勢和債務而陷入危機。

大量拋售美債,影響的將會是全世界!

如果想打垮美元,前提是必須有一種新的貨幣有能力隨時取代他的地位,並穩定世界經濟。不然在此之前貿然的拋售,都會將世界經濟拖入一個深淵!

所以,大量美國國債被拋售,既會造成美國危機,也會引起全世界範圍的危機。

大量的拋售很難做到

此外,美國債務作為一種投資工具依然具有吸引力。與其他國家的主權債務相比,美國債務通常給出較高的利率,風險較小。與美國的相對穩定性相反,歐洲主權債務近年來比較消極。

相比之下,美國債務對投資者來說仍然是一個更有吸引力的選擇,美債現在仍然是世界上優質的避險資產,流動性好是它的一大特點,小規模的拋售市場必然能夠自我消化。

而大規模的拋售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首先在出售過程中,前期所拋售已經會對還沒,在拋售中後期的財富損失對拋售國家而言是很驚人的。

另外,美國也不可能允許其他國家對其金融進行打擊而無所作為,必然會採取相關措施反制,甚至其他國家也一起聯手為維護利益針對拋售國家。

所以目前而言,大量拋售美債,不僅對自己沒好處,還會擾亂世界經濟秩序,是不討好的行為。


金十數據


美債崩盤是從美債發行環節開始發作,並不會從拋售美債環節發作。。

美國現在一年有一萬億美元的財政虧空,美聯儲還要縮表數千億美元,這就意味著每天都有40億美元的財富要被新發行的美債吃掉,然後變成美國赤字的數字。。

所以美債發行環節是最敏感的環節,是數倍資金押注新籌碼的環節。。如果美債發行受阻,美債持有者就會瘋狂拋售美債,這是發行環節信號傳導的結果。。

現在是美股轉熊市,房市也不看好,美國的資金大筆投入美債,追求少但是不會虧本的投資避風港,導致美債最近受追捧。。

但是長期看,美國財政赤字吃財富的速度是驚人的,黃金被追捧,已經警示全球投資如驚弓之鳥一般。。

美國政府關門,英國脫歐受阻,法國黃背心,意大利政局困境,西方整體動盪影響全球經濟走勢,這是必然的了。。



砍大山車大圈


頭條上每天都一些發生概率極低的假設性問題,然後百度一下得出誤導的結論。回答這個問題前,需要先解題,學習一下關於國債的基本經濟學常識,看看美國國債的持有人構成、然後再分析美國國債被拋售的可能情況後才能推導出結論。我認為,如果美國國債持有人大量拋售,會對美國和世界經濟產生較大沖擊,但不會引起了美國大亂和世界大亂。


目前美國的國債已經超過了21萬億美元,其中大部分被國內機構投資者(主要是美聯儲)持有,轉化為發行的美元;外國投資者持有的約有6萬多億美元,主要有33個國家和地區、國際金融組織持有,其中最大的三家是歐盟(1.2萬億美元)、中國(1.18萬億美元)和日本(1.08萬億美元),大約持有3.4萬億美元左右。所謂“大量拋售美債”應該指的是外國投資者的拋售。在賣美國國債之前,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要買美國國債呢?因為美國國債幾乎沒有違約風險,美國政府嚴格地執行了按月付息和到期還本的承諾,你敢去買津巴布韋的國債嗎?收益率較高,十年期的美國國債可以達到3.2%,比歐元區還要高;有利於實現外匯儲備的保值增值和本國匯率的穩定;流通性好,隨時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變現。從中國來看,在強制結匯的體制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是貿易順差的結果而非原因。那麼為什麼要賣美國國債呢?正常的情況下,是一種投資行為,比如今年4月就有19個國家減持了美國國債;或者實現外匯資產配置的需要,或者是防備美國的經濟制裁(比如俄羅斯),單個國家想通過拋售美債來打擊美國是很困難的。美國國債的流通性很好,過去平均5年的認購比例是2.58倍,就是說需求遠遠大於供給,減持美債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競價購買,單個國家的拋售美債行為很快就會有“接盤俠”。


從提問者的角度來看,似乎是那種故意拋售美債的行為,這種情況幾乎不會發生:因為要33個國家地區以及國際金融組織同時拋售美債那就不僅是經濟行為,而是政治行為了,等於33個國家同時對美國在經濟上宣戰,這是不可能的。那麼有沒有可能是幾個比較大的經濟體採取這一行動呢?歐盟、日本和中國也不可能同時拋售美債,因為政治和經濟利益是難以協調的。那麼如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拋售美債呢?在2016年,東方大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大約拋售了2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佔到了持有美債的18%左右,但也僅佔美國國債總規模的1%,沒有對美債市場產生什麼影響。就是拋售所有的美國國債,也不過佔到了美債的5.5%,而且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對市場的衝擊也會很有限。而且會帶來外匯資產的損失,比如我國有1/3的外匯儲備是以美國國債的形式存在的,一下子拋售後帶來的資產損失將全部由本國企業和居民承擔。


在一些極端情況下,美國也有非軍事手段的應對措施。最簡單的辦法是印鈔票,稍微“量化寬鬆”一下,就可以讓你的外匯資產大幅度縮水;還可以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等一些國內法案,以“美國國家安全保障和經濟利益遭受重大威脅”為藉口,凍結、沒收外國持有的美國資產,以此停止償付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甚至一筆勾銷,你主動去和它開戰嗎?


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作為投資買賣美債都是很正常的行為,但如果想以此為武器來打擊美國,以為可以引起美國經濟的大亂則未免太過天真,真到了那一步,本國所受的傷害會比美國還要大。今年1月,媒體上曾有人提出了以拋售美債來作為抗衡美國貿易保護政策的措施,而我國外管局官員曾對此予以駁斥:我國投資美債是市場行為,而中國是負責任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