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 為何開國皇帝才去世三十年,就被人掘墓喝掉骨灰

歷代帝王被盜墓的數不勝數,可是開國皇帝才去世三十年就被挖出屍骨焚燒後喝掉骨灰的,在中國歷史上,乃至世界歷史上都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

這樁奇事要從南北朝時候的梁朝末年說起:

梁武帝末年,侯景發動叛亂,他的七兒子蕭繹在外遲遲不舉兵勤王,致使梁武帝餓死臺城,梁簡文帝被弒殺。二帝相繼去世後,蕭繹打著為天子報仇的旗號,命令手下的大將王僧辯率領大軍剿滅了侯景叛軍,自己登基稱帝,是為梁元帝。

為何開國皇帝才去世三十年,就被人掘墓喝掉骨灰

公元555年,才坐了3年皇帝的蕭繹被西魏推翻政權後殺害,王僧辯與陳霸先等人商量後,決定擁立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繼承帝位。可是就在此時,北齊把梁國的另一位王爺蕭淵明送回來,也想從梁朝內亂中分得一杯羹。王僧辯開始是拒絕的,後來軍事上失敗導致其立場動搖,迎接蕭淵明為帝,把蕭方智改立為皇太子。

陳霸先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地位都不及王僧辯,不過他看好了這個時機,以擁立蕭方智為名,突然發兵圍困了京城,瞬間就擊潰了守軍,殺死了王僧辯,掌握了梁朝的軍政大權。

為何開國皇帝才去世三十年,就被人掘墓喝掉骨灰

陳霸先畫像

王僧辯的兒子們得到消息後全都痛哭流涕的發誓要為父親報仇,他的長子王顗和次子王頒都投奔了北齊。陳朝建立後,梁朝著名反對陳霸先的大將軍王琳,以北齊為援助力量,對陳發動大規模進攻,一度佔據了很大優勢,但最終失敗被殺。王顗聽說王琳死了,感到報仇無門,跑到郡城南,登上高冢號哭,一陣悲痛後氣絕身亡。

王頒則繼續在齊任職,後來北周滅齊,隋代北周,王頒就成為了隋朝的臣子,不過他始終沒有忘記為父親報仇的事情。

為何開國皇帝才去世三十年,就被人掘墓喝掉骨灰

公元589年,王頒跟著隋朝大軍一起滅亡了陳國,滅陳之後,王頒掘開陳朝開國皇帝陳霸先的陵墓,將骨骸焚化成灰,加水喝進肚中。

後來,王頒自縛,到晉王楊廣那裡請罪。楊廣把王頒的事蹟彙報給皇帝楊堅,楊堅赦免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