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糾正寶寶邊吃飯邊玩的壞習慣?

我是桃小tao2


您好,這個問題有崔玉濤育學園來為您回答,點擊上方關注,查看更多相關問題哦!~

如何讓寶寶愛上吃飯?如何讓寶寶改掉邊吃邊玩的壞習慣?

這還需要家長從細節入手:

吃飯前的準備

1.吃飯也有“儀式感”

到了吃飯的時間,洗手、繫上圍兜……再小的寶寶,也應該讓他知道:吃飯就應該有吃飯的樣子。

另外,就是餵飯的地點。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寶寶有餐椅就坐餐椅,沒有的話也不用在意,小孩子哪裡不能喂呢?

但是,這種“在哪兒吃都行”很可能就是干擾寶寶好好吃飯的因素哦。

有的寶寶吃輔食的地點是不固定的,比如床上、遊戲區、電視機旁等等,實際上,這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邊吃邊玩,或者等家長隨時追著餵飯的習慣。

建議家長儘量固定在大人吃飯的地方給寶寶餵飯,而且,最好能夠選擇餐椅,而不是抱著喂。

一方面是讓寶寶漸漸將吃飯和這個地點聯繫起來,等寶寶吃飯的時候,身處一個“該吃飯”的環境,他也就自然而然做“吃飯”這件事情了。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剛學會坐、站、走的寶寶,脊柱還比較柔弱,寶寶自己專屬的餐椅,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寶寶的作用,緩解寶寶身體重量對脊柱的壓力。

2.“武器”要“精良”

首先,請各位家長回憶一下,做輔食,需要多少種武器?

↓↓↓

顯而易見——鍋、碗、勺、菜板、刀、清潔用品是基礎配備。

解決餵飯難,就要從“武器”抓起!

對寶寶來說,最重要的“武器”就是餐具了。

給寶寶用的餐具,可以儘量選擇顏色鮮豔、有明顯特徵的,而且最好不要過於頻繁的替換,要讓寶寶逐漸形成“這是我吃飯用的”這種概念。

材質方面,不建議用玻璃和陶瓷的,以免打碎受傷。另外,給寶寶用的勺子最好不要買金屬的,以免刺激牙齦,引起進食不愉快等。

這樣做,其實是為了引導寶寶對餐具感興趣,進而對“吃飯”感興趣。想想看,我們自己買一樣新東西的時候,是不是非常想用一下?

做屬於寶寶的輔食

在一次講座中,崔醫生提到有家長諮詢說,寶寶不愛吃輔食,一吃就吐。結果崔醫生仔細詢問後得知,吃飯的時候,寶寶看著特別饞大人的飯,就隨手給寶寶喂一點兒。結果寶寶愛吃大人的飯菜,反而不肯接受輔食。

無獨有偶,也有很多家長留言問過類似的問題:

大人飯菜中添加了大量的油鹽等調味料,比寶寶輔食“有味道”是理所當然的!

但其實,寶寶輔食中不應該再額外加油加鹽,尤其是1歲以內的寶寶。為什麼呢?

  • 首先,母乳、配方粉和其他食材中都含有Na,不加鹽並不會造成寶寶缺Na;

  • 其次,有利於保護寶寶味覺發育,幫助寶寶養成健康飲食習慣。

  • 另外,這個時候的寶寶咀嚼能力尚未鍛鍊完全,大人的飯菜不夠軟爛,而且顆粒也較粗,寶寶只是會囫圇吞下,會加重寶寶的胃腸負擔。

不要強迫寶寶吃飯

什麼是“強迫”?就是“追著喂”“哄著喂”“再吃一口吧”……

其實呢,如果寶寶已經開始玩,對食物沒興趣了,或者到後來勺子一送到寶寶嘴邊,寶寶就扭頭時,那就是寶寶在說“我不想吃了”或“我吃飽了”,這時候,家長們儘量不要再強行餵了。

更不要一直說“這個有營養寶寶再吃一口”,然後一口又一口,一直得讓寶寶全都吃完才好。實際上,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家長要做的,是以寶寶為主導,引導寶寶吃,而不是控制寶寶吃。

捫心自問,誰願意吃飯是個痛苦的差事呢?

事實上,嬰幼兒每次進食量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每次進食不要絕對定量。如果寶寶不想吃了,就停止,不要追著喂,造成不良進食習慣。

可是,如果寶寶就是不愛吃輔食呢?比如這位煩惱的麻麻↓↓↓

那麼,這裡就跟大家分享5個給寶寶餵飯的小妙招:

1.大人喂寶寶吃飯時,最好自己嘴裡也嚼著東西。

大人嘴裡嚼著東西,對寶寶來說,是一個特別好的示範。寶寶都喜歡模仿,家長的動作不妨誇張一些,在輕鬆愉快的氛圍裡,寶寶很可能會不自覺地開始模仿。

這樣,既給寶寶餵了飯,也能夠引導寶寶學會咀嚼,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幫助他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2.每次餵飯的時間儘量控制在30分鐘內。

可能會有家長問:萬一孩子沒吃飽怎麼辦?

首先,30分鐘是一個大約數,而不是讓家長掐著點,到時間就絕對不能吃了。

其次,按常理來說,30分鐘,足夠寶寶吃一頓飯了,除非寶寶吃飯的時候磨磨蹭蹭、邊吃邊玩。但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說明寶寶不餓,或者對飯的需求不強烈。

3.吃飯時,別分散寶寶注意力

有的家長在給寶寶餵飯時,可能會開著電視,一邊看電視一邊餵飯;

還有的家長,覺得寶寶好像不喜歡吃飯,覺得用兒歌哄一鬨可能會更好,所以常常一邊餵飯一邊放著兒歌;

……

其實,這樣做反而容易分散寶寶的注意力,不利於寶寶進食。

如前文所言,吃飯也有“儀式感”,建議家長儘量不要在寶寶吃飯的時候開電視、放音樂哦!

4.儘量少給寶寶吃零食。

有的家長看寶寶某一次或者某一階段吃飯少,擔心餓著寶寶,或者營養不好,就會不停地給寶寶吃各種小餅乾、水果、小饅頭等等。

這樣很容易就會陷入“不好好吃飯—零食來補—不好好吃飯”的怪圈。

如果寶寶上次吃飯少,建議家長仍然要到下次吃飯時間再餵飯。期間餓了,可以帶他出去玩,喝些水等,讓孩子體驗飢餓感,對今後進食有很大幫助。

5.放開手,讓寶寶自己吃。

寶寶從需要喂到完全獨立吃飯的過程,就像“升級打怪”一樣,需要一點一點地積累經驗,然後一點一點地“升級”。

首先是用手去抓食物,這大約發生在寶寶7~8個月的時候。這時,家長們可以各種手指食物學起來;

然後差不多快1歲左右的時候,寶寶可能會搶勺子,學著大人的樣子把勺子放在食物裡蘸一下,然後放進自己嘴裡;

再然後學會扶著碗,能把吃的送到嘴裡;

通過不斷地嘗試和學習,終於!寶寶能夠熟練地獨立吃飯了!

當然啦,這個過程,也是家長不得不接受寶寶吃飯髒亂的過程。因為只有不斷地鍛鍊,寶寶才能更主動地學會自己吃飯。

這個問題就說到這,歡迎點擊下方,崔玉濤育學園“查看官方網站”,瞭解更多育兒乾貨知識哦!~


崔玉濤育學園


寶寶邊吃飯邊玩,吃飯時間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嘴裡還含著食物就滿屋亂跑,很多家長會“配合”孩子玩的時候趁其不備把飯塞孩子嘴裡,這樣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還會養成孩子做事精力不集中的習慣。



那麼怎麼糾正寶寶邊吃飯邊玩的習慣:

一、合理安排孩子的膳食,孩子的食物一定要清淡,易消化,形成一個規律,每頓飯定時定量,孩子餓得快,就會好好吃飯。

二、遠離零食,家裡零食一大堆,應有盡有,孩子嘴不閒著,肯定到吃飯時沒食慾。從小養成不吃零食的習慣,尤其含糖分高的零食,有飽腹感。所以吃飯時間不餓,怎麼還好好吃飯。飯中只吃水果,喝白開水。



三、限制吃飯時間,在規定的時間把飯吃完 ,告訴邊玩邊吃的寶寶,到時間飯吃不完就收碗筷,家長們怕寶寶餓著捨不得,其實一頓飯不吃沒關係,為了給寶寶養成一個好習慣,媽媽一定要下“狠心”。

四、吃飯時間關掉電視,放下手機,不要影響寶寶對食物的注意力,家長要以身作則,自己邊看電視邊吃飯,和寶寶邊吃飯邊玩有什麼區別。


另外,孩子偶爾不喜歡吃飯家長要注意,看看是否有積食、腹脹的症狀,如若發現及時治療,不要強行餵飯。

綜上: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孩子有行為能力時開始,比如開始喂寶寶吃飯時,就儘量創作條件 刻意培養,稍大些了會習慣成自然了。


默陌瞭然


如何糾正寶寶邊吃飯邊玩的壞習慣?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兒,應該是很多家庭裡的正常現象,很多家長端著碗跟在後面追著喂孩子。寶寶總是邊玩兒邊吃飯,會影響到食慾,對孩子的生長髮育也有危害。糾正寶寶的這個壞習慣,家長要做到下面幾點。

1、安靜的進餐環境。家長首先要做到吃飯的時候安安靜靜的,這樣寶寶看到爸爸媽媽整齊地坐在桌子旁邊吃飯,孩子也會學著大人的樣子坐下。大人吃飯的時候都不要隨便走動,儘量少說話。能夠慢慢形成寶寶安靜吃飯的習慣。

2、不要看電視和手機。有的家長讓寶寶一邊吃飯一邊看動畫片,這樣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吃飯時應該把電視關掉。家長在吃飯的時候也不要玩手機,寶寶看到家長吃飯時玩手機,感到特別好奇也跟著看,這樣會影響寶寶吃飯。



3、讓孩子幫忙。家長們要有規律的吃飯時間,到了吃飯的點,家長讓孩子幫忙把碗筷擺在桌子上,然後端上飯菜全家一起吃飯。記得誇讚寶寶長大了都能幹活了。這樣寶寶會非常開心,覺得自己很棒,也能夠專注地吃飯。


糾正寶寶邊吃飯邊玩的壞習慣,各位寶爸寶媽還有什麼好方法嗎?歡迎留言,我們一起交流育兒知識。


橙貝多親子


你寶寶多大了?

如果還是個小baby,話還不大聽得明白呢,吃飯的時候,手裡喜歡抓個小球啊,小線頭啊什麼的,那就讓Ta抓,讓Ta玩兒唄!要是你認為這麼小的小baby吃飯時候應該像個設定了程序的小機器人那樣,張大眼睛望著你,張開嘴巴一動不動的候著你,那我想說,有毛病的,不是你的小寶貝!

要是你的寶寶差不多快兩週了,或者更大一些,那我想問問你——

同事聚餐的時候,朋友聚會的時候,過年過節家人團圓的時候,你,沒有過一邊吃飯一邊發朋友圈,或者刷微博的時候嗎🤳?

那你為什麼一邊吃飯一邊玩呢?你的這個邊吃邊玩的毛病要不要糾正呢?

難不成你刷微博、發朋友圈就是要緊的事,孩子手裡捏個小棍子、小紙片就成了毛病,得糾正?

知道你自己為什麼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你當然也就明白了孩子為什麼一邊吃飯一邊玩兒——Ta手裡的一些個小玩意兒,比吃飯這件事兒更有意思,更有趣兒唄!跟你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是一個道理,對吧?😂

所以,要想打敗孩子手裡的小玩藝兒,你得要把食物做得比它更有趣、更有意思才成!

我知道,有好多媽媽(當然也有,必須有爸爸——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做出了巨大的犧牲🤰🏻,爸爸怎麼可以缺席呢💁🏼)買了可以將食材切成各種圖案的廚具,那些廚具就像是魔術師,不大會兒工夫就將長相平常的食材變成了各種葉子🌱,花卉🌼,甚至小動物🐠!要是爸爸媽媽再將它們 烹調成香噴噴、美味可口的食物,然後把這些奇妙的美食放到漂亮的小盤子裡🥗,擺成各種美美的、有趣的圖案,造型🍥🍕,小朋友們會不喜歡它們嗎?會不會想要嚐嚐這些美麗的葉子,花朵,是什麼滋味嗎?小朋友天生就是審美的高手啊,你不知道嗎?

要是慧心的爸爸媽媽在用奇妙的魔術大變美食的時候把小朋友發展成自己的小助手,那就再好也不過了!

想想看,當你的小助手親手用魔術變出那些有著奇妙形狀的美食的時候,Ta們該會有著怎樣的成就感啊!他們會迫不及待的把那些嗅起來香香的,看起來美美的,拿起來覺得有趣極了的美食丟進口中吧?還等著你去催?去喊?去罵?

所以,小朋友不肯好好吃飯,你說問題出在哪裡呢?

用你的愛心,用你的慧心,打敗小朋友手中的那些,小棍子、小紙片,或是其他什麼小玩藝兒!讓香香甜甜美美棒棒的記憶存貯在小朋友的味蕾中,也貯存在Ta的心坎上,成為Ta成長最好的助力劑,也成為你回眸凝望時最美好的記憶💖~~


愛讀書de荷佳


個人覺得這是個水磨工夫的事情,孩子在注意力持續方面本來就有先天侷限,所以你很難讓寶寶一直把注意力放在吃飯上面,何況吃飯這件事情也確實很難達到頓頓有意思的地步。在這個過程裡,最好不要勉強孩子,強行糾正。一開始吃飯,就給飯,不給玩具,等寶寶不好好自己吃了,給他玩具,大人適當喂一點餵飽。寶寶慢慢長大,飯量大了,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長了,吃飯的時間自然會變長。換個角度想,我們大人吃飯的時候是不是隻是吃飯?我們是不是能做到食不言寢不語?我們吃飯還要聊天看手機看電視,所以呢,也不要太強求寶寶,他只是和你的興趣不一樣罷了。


想孵出天鵝的豬爹


邊吃飯邊玩!?

  • 那麼邊寫作業邊扣手指頭?

  • 飯吃兩口還會去上廁所?

  • 路上邊走邊踢著路邊的石子?

  • ……

那我問問你,你是不是經常對孩子說一些這樣的話:

  • 都幾點了,時間來不及要遲到了!

  • 你快點啊,磨磨唧唧的幹嘛呢?

  • 你就不能安生一會,老是扣扣摸摸的!

  • ……

其實不僅僅是吃飯,可能穿衣服、穿鞋、起床、吃飯、走路、上廁所等等這些小事情都讓你感覺孩子很慢,注意力集中不了。有沒有?

但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我們父母造成的。

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很容易被某一件事情所吸引而轉換注意力,所以行動就會遲緩。這時候如果父母指責、催促,就會讓孩子變得焦慮、恐慌,他不知道自己哪裡惹爸媽不高興了,自己哪裡錯了???心裡會有一個大大的問號!

因此,父母要學會容忍孩子的拖延緩慢,學著尊重他們的節奏;並且幹什麼事情多預留一些時間;對孩子突然問道你的任何問題,要學著有耐心的回答。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子”就會逐漸消失,纏著你問這問那的孩子,也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