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投资数十亿!湖北一211大学首次落户市州

投资数十亿!湖北一211大学首次落户市州

近日,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信发布一篇投票主题的推文,就该校梁子湖校区的3套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3套方案投票中,建设周期两年

据华师官微消息,2018年4月,该校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梁子湖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工作。此次投票征集意见的,正是由华南理工大学方面提供的3套方案。

2015年2月15日,华中师范大学与鄂州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校区项目正式落户鄂州。2015年7月3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呈送《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建设项目立项的函》,明确将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的建设项目纳入湖北省校地合作共建的重点项目。

投资数十亿!湖北一211大学首次落户市州

方案一校门效果图

据长江日报报道,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早在2016年就具备了破土动工的条件:2016年11月3日,该校梁子湖校区正式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将很快进入实质建设阶段。”根据当时的报道,梁子湖校区预计2017年初正式破土动工,建设周期为两年,预计基建总投资为30亿元。

为"双一流"建设提供空间支撑

华中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这是211大学首次在湖北省市州扎根。目前,包括华师在内,湖北的7所211高校均位于武汉市。那么,华师为何要选择走出武汉?

投资数十亿!湖北一211大学首次落户市州

方案二校门效果图

“学校现位于武汉市核心城区的繁华商圈内,周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快,学校的办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此外,由于学校处于桂子山上,山体及绿化控制用地多,实际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校园已经十分拥挤,严重制约了学科发展尤其是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为此,学校积极寻求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办学空间支撑。”

武汉地铁19号线将连通两个校区

位于鄂州市梁子湖区梧桐湖新城的梁子湖校区,距离华师武汉校区的桂子山直线距离30公里,车程约40分钟,武汉公交909路直达校区。根据武汉市地铁规划,届时地铁19号线将通往梁子湖,从桂子山校区可直接乘地铁到达梁子湖校区。

建成后,华中师范大学将拥有两个校区,这两个校区的发展怎样定位?位于武汉桂子山的校区将偏重于基础教育学科,专注于基础教育教师的培养;梁子湖校区将偏重于应用学科,专注于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

投资数十亿!湖北一211大学首次落户市州

方案三校园大门效果图

公开报道显示,该校区未来将建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交叉学科、涵盖信息工程、服务、生命科学、环境等高水平理科、特色工科一体的国际一流学府,形成学生规模达20000人的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全系列高等人才培育基地。

华师官微上述投票推文表示,梁子湖校区是关系该校下一个百年发展的重大项目。

华中师范大学简介

华中师范大学,简称“华中师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师范类、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是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华中师范大学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是一所源远流长的高等学府,其办学源头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汉昙华林创办文华书院;历经传承演变,1903为文华书院大学部,1912年更名为中华大学,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截至2017年6月,学校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下设30个学院,70个本科专业;国家重点学科8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15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2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3800余人;各类全日制在校生近32000人,其中本科生近18000人,研究生11000多人,留学生2900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