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視導讀:世界盃期間,所有的流量大戶都要讓路,比如悄無聲息開播的《扶搖》,楊冪能否從“詐捐”醜聞中翻身,就看此一役了;比如頂著“電影咖”迴歸光環的《脫身》,陳坤也沒能力挽狂瀾。不過,今年至此電視劇疲軟的市場現狀不僅是因為世界盃,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所幸還有網劇表現不錯。

《扶搖》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脫身》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比如,由耽美小說《鎮魂》改編而成的同名網劇,與世界盃同步播出,卻依然能時不時地殺進熱搜,甚至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熱門詞彙——“礙情”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這個有些調侃意味的網絡詞彙,恰好說明了該劇最具爭議性的內容特點——同性情節。《鎮魂》是一部非常標準的耽美小說,兩位男主之間的感情線是挑明的,原作者priest,也是晉江文學城大神級的耽美作者之一(雖然P大在原耽圈內“如雷貫耳”,但可能其作品大部分都是同性向,有違主流,所以《鎮魂》是其第一部影視化的作品),加上原作文風偏正劇向,感情表達較為含蓄,注重情節邏輯,使之更適合影視化,也更容易去除掉同性感情線,規避內容審查風險。同時,耽美作品本身有非常穩固的圈層文化,腐圈粉絲對於小說作品影視化又有非常強烈的渴望,這些都是耽美小說向劇集領域轉型的良好條件。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但是,成也耽美,敗也耽美。同性情節既能聚集粉絲和人氣,也能帶來內容違規造成的風險,因此才會出現“礙情”這個詞彙,所以《鎮魂》原作小說的粉絲們才會竭力幫助劇組工作人員共同維護對“同性情節”的隱藏,彼此心照不宣。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鎮魂》真的值豆瓣7.0分嗎?

網劇《鎮魂》從6月13日在優酷上線這8天以來,累計播放量已經達到2.8億,雖然比不上許多“超級網劇”的量級,但也算是一個合格的成績。此外,該劇的粉絲互動熱情格外高漲,#劇版鎮魂#的話題閱讀數量已經超過9億,在網劇榜實時排名第一位。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鎮魂》 & 互動數據

在小成本網劇最看重的口碑方面,《鎮魂》也的確完成的不錯,目前豆瓣評分7分,在目前優酷的三部熱門網劇作品:《天意》《鎮魂》《萌妃駕到》中,也是最高分。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 ■■■■

如果說流量代表人氣,那口碑更能代表一部劇的質量,豆瓣7分的《鎮魂》在如今大多數劇集註水、質量堪憂的情況下,確實能幫助用戶篩選不及格的作品,在海量內容中脫穎而出。

但是,《鎮魂》真的值豆瓣7.0分嗎?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作為“網視洞察”的小編,也慕名觀看了這部網絡熱劇。只能說除去朱一龍和白宇兩位演員外,從特效、場景到劇情、臺詞,沒有一個能過關,不是小編對於小成本網劇太過苛刻,即便是服道化等硬實力礙於經濟、資源方面的阻礙出現瑕疵無可厚非,那麼劇情、臺詞這種只需細心打磨的軟實力則更能體現劇組的誠意。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何況《鎮魂》原著是以故事性聞名,主演朱一龍在劇中深情的眼神也被粉絲笑稱為“閃爍著全文背誦並默寫的光輝”,小編就想問一句《鎮魂》劇組,“這種沙雕臺詞,對得起居老師嗎?!”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從劇情的角度來講,《鎮魂》根本沒有達到豆瓣7.0分的水平(頂多5.5,不能再多了),因為人物行為根本不符合邏輯。

也許有人會把“這口鍋”扔給廣電總局,聲稱是因為廣電總局要求“建國後不許成精”、“兄弟間只能是友情”等等才把這部都市靈異改成了《快樂星球》,但顯而易見的是編劇、導演在專業上的失誤,所以廣電總局不能背下這口鍋: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某集中,女演員表示奶奶老了,嚼不動肉啊、魚啊之類的,就喜歡吃豆腐乾(嚼不動肉還可以理解,嚼不動魚是什麼操作?難道豆腐乾比魚更難嚼嗎?)接著女演員就開始動情地用手抓起豆皮吃了起來(此處該女生弄錯了豆腐乾與豆皮的概念,麻煩編劇下次吃火鍋的時候搞明白豆腐皮、豆腐乾、豆皮是三種不同物種)。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雖然,小編內心可以理解導演想通過女演員用手吃豆皮的行為表達對奶奶的懷念與悔恨,但是這種不符合常規的騷操作依然震驚了屏幕前的各位觀眾。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就問各位編劇一句,廣電總局讓你手抓豆皮了嗎?小心衛生部舉報《鎮魂》劇組倡導不健康生活方式教壞小朋友!

而《鎮魂》之所以能夠得到高分,從網友評論也可以看出端倪。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 ■■■■

豆瓣評分中,給出4分以上高分的網友大多是肯定該劇兩位男主演朱一龍和白宇的表演和人物魅力,而給出兩分以下低分的網友和小編的觀感一樣“劇情emmm......一言難盡”。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① 差評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② 好評

並且縱觀微博、豆瓣論壇等為《鎮魂》打call的“鎮魂女孩”們也幾乎沒有討論這部劇情,只是陶醉在沈巍和趙雲瀾兩位的“兄弟情”裡面,就可以在LOFTER上面再更新100篇文!也是難怪,《鎮魂》宛如兒童劇般的劇情,能讓這兩年便覽美劇、英劇、日劇等高質量外國網劇的年輕觀眾們“入眼”?作為小編的我是不相信的。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而對於仍在不斷生產像《鎮魂》一樣粉絲心理向網劇的視頻平臺而言,《鎮魂》簡直是既省力,又討好的作品。

現在的大數據分析可以精準預測觀眾的喜好點,從而以市場營銷為導向,生產出符合商業規律的作品出來。只是今後的網劇質量會越來越堪憂,如果說曾經“五毛特效”“智障劇情”“面癱演技”受到潮水般的批評還在維護著這個行業的尊嚴,如今只要但凡明白觀眾的娛樂狂歡場景是什麼,就可以規避政策上的風險,也可以最大化地把網劇弱點隱蓋,成為複製經濟利益的商品機器。但是在這種作品培養下的觀眾們會對“爛片”的容忍度越來越高,畢竟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劇集即便不好看,卻是非常貼心,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都市生活的孤單與寂寞,而這種兜售“好意”的作品卻是缺少藝術創作基礎的,像是一場海市蜃樓,終究破滅。

沒了耽美,還有“麥麩”!

作為耽美作品,影視化是具有天然風險的,畢竟從《上癮》之後,耽美網劇氾濫,從而被廣電總局一令禁止,至今已經鮮少出現了。

但是耽美作品數量龐大、質量上乘,從15年IP劇開發的風潮盛行之時算起,晉江、起點、閱文等排行榜前幾位的作品都已經挖掘完畢。網絡文學種類繁多,入門門檻卻極為低平,除去部分頭部作品,大多數作品的世界觀架構薄弱,改編電影水準不夠、改編電視劇又出現融資過大、審美疲勞等短板,網劇的小體量、題材的新穎性則更為合適,並且如今視頻平臺盈利困難,倡導版權自制劇,難以改編成大製作,但質量優越的耽美小說成為不能放棄的選擇。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但是廣電總局的相關政策更加嚴格化,從最近網上流傳的“總局關於影視題材拍攝內容的內部文件”來看,封建迷信內容不能出現、同性戀題材不建議在影視內容中出現,這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政策幾乎決定了都市靈異的耽美小說《鎮魂》只能有大量改動才能合法影視化。

所以,《鎮魂》中的靈異情節被改成了地星和海星,陰曹地府變成了“快樂星球”,沈巍和趙雲瀾之間守望一萬年的愛情也變成了兄弟情深,因此《鎮魂》劇組才可以在被舉報的情況下依然淡定安慰粉絲們。因為《鎮魂》沒有鼓吹同性愛情,這不是一部耽美劇,自然不會觸發審查紅線。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只是,沒了耽美,還有“麥麩”。對於這樣一部劇情硬傷,缺乏完整劇集邏輯鏈條的小製作網劇而言,幾乎所有的熱度都是靠著兩位男主演朱一龍和白宇撐起來的,這種正中粉絲“紅心”的腐元素如果不能通過作品放射出來,相信這部作品也將會“泯然眾人矣”。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劇組和兩位目前人氣仍在上升期的演員也明白“腐”字的龐大威力,雖然劇集之中不能過度體現,但是作為營銷手段實在是太有幫助了。所以,朱一龍和白宇才會在現實生活中也進行活躍地互動;劇組才會放出二人有些曖昧的片花;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朱一龍甚至還會向腐女粉絲傾斜。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LOFTER普遍認為是一個同人產文的地方,也是腐女的聚集地。

網劇《鎮魂》豆瓣7分?!沒有ju老師、沒有“麥麩”可怎麼辦?

這些現象都證明“腐文化”並不會因為廣電總局的政策全部覆沒,而作為一種流行文化,“耽美”與“同性戀”也並不是同樣的概念。哪怕在影視風氣更開放的歐美、日韓等國,對於耽美文化也並不是全然接受,社會主流依然抱有懷疑的眼神,畢竟如今的耽美文化本質並不是社會現象的深度思考,而是一種眼球經濟的模式化展現而已,所以沒了耽美,還有麥麩,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