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廣東龍門縣百香果栽培技術

廣東龍門縣百香果栽培技術

2.1 選擇適應性強的品種

經調研分析,龍門縣目前種植的‘滿天星’( 黃金果) 雖然售價比較高、味道最甜,但該品種很容易患病,對低溫比較敏感,溫度稍低葉片就容易黃化,管理難度比較大,不適宜一般農戶種植;‘紫香’品種長勢一般,產量居中,汁多,果頭一般,表現平平;‘臺農一號’及‘臺農二號’表現較好,尤其是‘臺農二號’品種。該品種比較粗生,適應性強,枝蔓生長旺盛,掛果量大,果頭大,風味好,值得在龍門縣大力推廣種植。

2.2 科學建園

2.1 選地 根據百香果喜溼潤、怕積水、怕乾旱的特性,要科學選擇種植地塊,儘量避免選擇山坡地,要選擇排灌方便、土層深厚、有機質豐富的水稻田種植。如果選擇山坡地種植,就要搞好排灌系統,提倡使用水肥一體化設施,保證足夠的水分、養分,同時減少勞動力成本。

2.2 搭架 百香果是蔓生型水果,需要搭架引蔓,主要採用籬架、棚架、簡易枝架等方式。搭架材料有竹、木、鐵線等,立柱可以用竹、水泥樁、粗水管。由於龍門縣較容易受颱風影響,加上從材料長久利用,降低成本考慮,建議用粗水管拉鐵線來搭建棚架。

2.3 打穴種植 按2 m×3 m 的規格在棚架下打穴,每667 m2 種植110 棵,種植穴規格60 cm×60 cm×60 cm,每株施有機肥10 kg。根據龍門縣氣候條件,以清明前後種植百香果為佳。此時,剛下春雨,雨季未到來,氣候溫和,早種有利於早生快發,延長結果時間,提高經濟收益。

3 合理修剪

3.1 抹芽引蔓 要及時抹去主蔓上萌發的側芽,剪除側枝,使養分集中供應主蔓,加快主蔓長粗增長。當主蔓長到50 cm以上時,要引導主蔓爬上棚架。

3.2 整形修剪 當主蔓長到70 cm 時,摘心留2 個側芽。當2 個側枝長到80 cm 時,再分別摘心留2 個側芽,枝蔓很快爬滿棚架。當下部枝條萌發側枝時,要及時全部剪除。採果後及早修剪,及時剪至2 ~ 3 節,當冬季收完最後一批果後,所有的結果枝都從基部剪去。

4 科學搞好水肥管理

龍門縣6 ~ 8 月份降雨量過大,經常出現暴雨天氣,造成洪澇災害,而9 ~ 12 月份降雨偏少,降雨不均衡。由於百香果喜溼,忌積水,怕乾旱,因此,要科學調節好水分。在6 ~ 8 月份暴雨期,一定要挖深溝渠,保證溝溝暢通,防止積水造成爛根;在9 ~ 12 月份少雨期,要加強噴水灌水,滿足果實膨大需要,有條件的最後採用水肥一體化設施,鋪設水帶。

初種的百香果根系不發達,施肥以淋施水肥為佳,有利於養分吸收。移栽成活後15 d,施肥以氮肥為主,促進植株生長,薄肥勤施,每月施2 ~ 3 次,施肥量隨苗木增大而不斷增加。進入結果期後,應增施磷鉀肥,促進花芽分化,每株施0.25 kg 複合肥加0.05 kg 鉀肥。開花後15 d 內是果實迅速膨大期,要保證肥水充足,增加鉀肥施用量,增大果頭,提高商品率,增加經濟收益。冬季採完果後要施好冬肥,恢復樹勢,每株施有機肥10 kg、高效複合肥0.5 kg。

5 科學防治病蟲害

百香果主要病害有苗期猝倒病、疫病、花葉病毒病、莖基腐病等,主要蟲害有潛葉蠅、薊馬、蟎類等。據調查,龍門縣百香果病蟲害發生比較少,目前對百香果造成影響的主要是介殼蟲和實蠅。

提倡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輔,提倡生態防治,把病蟲害控制在發病初期,實行綠色防控。提倡施用生物農藥,禁止施用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藥。為確保生產出綠色食品,果實採收前30 d 禁止施用農藥。

防治介殼蟲:初孵幼蟲的活動期和危害期是防治的最好時期和關鍵時期,可選用40% 殺撲·嘧磷·噻乳油、“蚧必治”750 ~ 1 000 倍液,或50% 馬拉硫磷1 500 倍液,或50% 敵敵畏1 000 倍液,或2.5%溴氰菊酯3 000 倍液噴霧。

防治實蠅:可選用90% 敵百蟲,每隔4 ~ 5 d 噴1 次,連噴2 ~ 3 次,也可選用掛性引誘瓶誘殺實蠅或掛黃板粘實蠅。

廣東龍門縣百香果栽培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