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吉縣古八景

壺口秋風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壺口秋風”位在縣城西北45公里處的黃河東畔。出吉縣縣城,沿新修的旅遊公路西去至黃河邊,再北折逆流而上10公里,所見河中之瀑布即是。

黃河北來至此,300多米寬的洪流緊縮為50米的瀑流,如壺水從口衝出故名壺口。瀑流下跌龍潭,激起水霧,聲如巨雷;迴盪峽谷,裡許可聞;陽光一照,彩虹映空;河風吹過,如秋風細雨撲面,若身臨氣爽高秋,致臨岸觀瀑者在金風秋雨中寒慄,“壺口秋風”一名由是而稱。

考古發現表明:鑲鉗在黃河胸腔上的壺口北岸、吉縣文城鄉上科(社庫窯)黃河高岸階地早更新世地層中,就有泊和水系,就有數十件人工石器出土;證明了約數十萬年左右古人已在黃河壺口邊繁衍生息;黃河支流東岸,清水河入黃處二里半綿羊圪瘩舞蹈巖畫和對崖手印巖畫,特別是柿子灘遺址群的發現;還有(同樂西坪)狄城、南村坡和溝堡仰韶遺址的發現,證明了二萬至六千年間人類已在壺口兩岸進入母系社會的全盛階段。在壺口上下創建出了燦爛的中華文明。歷數中華民族古代的先祖,女媧、伏羲、黃帝、炎帝、唐堯、虞舜、夏禹、后稷,那一位不是在黃河兩岸、壺口上下創造我們民族歷史的精英?故“欲識黃河真面目,就看壺口大瀑布”;欲追朔我們民族的根,欲尋覓中華文明的源,不親臨黃河,不參拜女媧,不到萬里黃河第一門(孟門)觀汐浪,撫禹跡,便領略不到大自然的偉力和女媧大禹子孫開創文明的偉大精神!

黃河是天地的造化,黃河是民族的歷史。壺口是英雄的化身。壺口瀑布凝聚的是自然的偉力、人類的氣概、民族的精神,是天、地、人在華夏大地上的煌煌魂魄!

孟門夜月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孟門位於壺口下游3000米處。傳為大禹治水時首開的洩洪之門,故稱“孟門”。實為河中兩塊巨石。大者長586米,寬125米,小者長120米,寬25米。此石,近看似山,臥鎮狂流;遠眺如舟,破浪北行;俯瞰若門,中分河水。每逢望日,夜晚登山觀水,向北俯觀河水,明月隨波動,分作兩行行,飛舞不知倦,日上身方隱。南瞰則有一種:我乘巨舟北去,是誰舉燈跟隨,兩行明燈追不捨,不見主人真面容的感覺。此奇觀惟登臨孟門山石且天晴月朗始見。故名。

酈道元《水經注》(後附)說:傳說中龍門是大禹所鑿出,河中水流湍急,水被山所夾很長的一段,兩邊都是懸崖,高處的巨石好像靠在懸崖上就要掉下來似的。古人曾說:“水不是石匠的鑿子,卻能夠進入石頭中。”果然不錯!龍門水流交匯衝擊,白色的水汽像雲一樣飄在空中,在遠處行走的人,好像是被霧氣纏繞,往雲霧的深處望去,真有一種撼人心魄的感覺。河水激起萬重浪,有如瀑布千丈,河水好像憤怒的贔(古時一種動物),波浪像崇山峻嶺,激流交疊,直奔下游而去。這是對孟門形貌的描寫。

人們站在孟門前,見山前“水流交衝,素氣雲浮,往來遙觀者,常若霧露沾人,窺深悸魄。其水尚崩浪萬尋,懸流千丈,渾洪贔怒,鼓若山騰,浚波頹疊,迄於下口。"離山向南勢如萬馬奔騰而去,其勢堪比錢塘大潮。可謂:朝朝無潮,夕夕有汐。(清)金明(延安)郡守徐桓贏在山南刻“臥鎮狂流”四字,今人又刻“孟門山”於其左,並立大禹塑像,建禹廟於其上。

錦屏疊翠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錦屏山又稱卦甲山。因其位於縣城八卦巽位,是神話中掌管天下功名、祿位大權的文昌星君所在之地,可輔文脈,故名“卦甲山”。又因其山與州衙隔河相望,山上多種紫槿樹,禁止樵牧,林木蔥鬱,煙嵐氤氳,春花夏陰,秋紅冬翠,宛若錦屏,陳列如案,故稱“錦屏”。傳,晉獻公子重耳夷吾遭驪姬之亂,曾北來避難掛甲山巔,又名“掛甲山”。山巔因以設文公詞。明州人陳維藩《重修晉文公祠記》曰:

“錦屏山,州治前案山也。其巔有晉文公詞三楹,創制於宣德已卯,迄今歲遠傾圮殊甚,人亦莫之致敬焉!嘉靖丁西春,州牧李公,視其傾圮,殆不可以棲其靈而壯觀瞻也,遂慨然以聿新為念,剔木之腐者,致之!除陶之敗者堅之!更榱易棟,鋟壁甃唐,倏然改觀,工未幾而就績,民勿知勞,官勿知費,州人韙之,秋八月丁未朔,越七日癸丑,落於祠下,請餘記歲月於右。

餘維,春秋時,獻公之子九人,遭驪姬之禍,城蒲,以處重耳;城屈,以處夷吾。是蒲乃文公之舊邑,此屈地也,則惠公之舊邑。今蒲有翠屏山,以祠文公是矣!屈亦有焉。想先民立祠之意,正以文公為姬姓霸主,王室賴之,講信修睦於諸侯,其子孫主盟中國者,百五十餘年,威靈氣焰,昭耀赫奕。百世之後,人皆稱仰。故祠不至於蒲,而屈亦然也。雖譎正之論出於孔子,然合諸侯,遵周室,號令天下,此東周之後,艱難備嘗之君,其祠祀也,又宜也!況雍冀以北,地棲羌鄙,祀多淫諂,文公以功及於民而祀之,可見無浮與諂矣!此祠建於案山之上,以對州治,既可見高山仰止之情,使生斯土者,仰之而不敢忘;又可讓官斯土者,景行而不敢忽,皆可嘉也。

佛閣晴嵐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佛閣位於錦屏山北麓,舊名東寺,倚山面水。舊有亭名“凝翠”,倚石而設,綠蔭擁簇,突兀聳立,鉤心鬥角,簷牙高啄;晨曦河光反照,儼然佛光輝映;尤以夏秋雨霽,嵐煙氤氳,七彩虹現,美景難繪。山根石崖,有北魏、隋、唐、宋、金五朝摩崖造像五龕及歷代石刻多處。經查“佛教年表”載:此寺開鑿於公元582年(隋文帝開皇二年)不確。應系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公元477年與造像風格一致。

“山西省文管會去年調查了山西吉縣掛甲山的摩崖造像。掛甲山在吉縣南門外七孔大石橋西三百餘步。山勢南北縱列,一端靠連綿的山峰,一端臨小河,隔河是石頭城。山東靠北的山岩有許多曲尺形石壁,形成一幅幅的折狀平面。平面上保存著很多古代雕刻。現在能看到的有五處,雕像七尊,並六個佛龕,都凸雕一佛二脅侍。座像兩面刻有隋開皇二年、宋熙寧二年、及大金皇統、大定等年號佛像的雕刻都具有高度藝術,衣紋線條非常簡練流利。

上述幾處的造像以南,究竟還有多少摩崖造像,現在還不知道。解放前反動軍隊曾在這裡修築工事,因此大部石刻已被埋入土中。沿著山崖下舊戰壕上下搜尋,可以在多處看到從土中聳出的摩崖頂端字跡,證明土中還有著不少的埋藏。在每一石壁的頂上,並露有橡孔痕跡,可以知道這些石刻原先是有走廊一類的小型建築物保護著。

修復後的佛閣寺,臨河一側丹牆黛瓦,寺內佛閣鱗次櫛比,翠柏四時不凋,香客晨昏禮拜。本邑著名畫家陳嘉詠先生書丹的寺名寺聯,和津古先生撰寫的:“佛在心中,心存菩提即成佛:道在足下,足行正道乃得道。”發人深省。佛寺今已成遊人謁人祖伏羲,觀壺口瀑布的必去之所;縣城居民怡養憩息晨練的佳境。

壽山夕照

舊城(今縣一中)西南結子溝左崖昔稱“壽山”。揣度壽山之名所由,蓋因其地位在縣城之延年方位。“延年”者“壽”也。溝左山崗壘臺造田築堰九條。遠望婉若長龍橫臥,故又名之曰“九龍堰”。堰上舊時依山凌空建有觀音堂一座。堂小而玲瓏,據高而惹眼。周護圍欄,雕樑畫棟,蒼柏若幡幢四時上蓋,桃杏似鮮花三春簇捧。每歲農曆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是觀音菩薩生日、成道日和出家日。這三日縣城及遠近邑人,自晨至昏登臨參拜者,摩肩擦踵。祈子禱福者,馨香禱祝。而尤以每日晚霞輝映時,林木佛堂一抹紅光反照,歸林鳥雀啁啾其間,引得邑中文人騷客,攀而憑欄遠眺農夫荷犁趕牛歸,風揮炊煙滿天飄;俯瞰孩童河中捉委蛇,一村婦浣紗舉棒槌成一幅山鄉田園如畫的美景。自光緒26年縣城東移,再加動亂,此景如今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古洞瑤桃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李家溝左右山崗,位在縣城天乙方。半崖古有座窯洞式寺院,內塑有阿彌陀佛佛像(即:如來佛)。緣於阿彌陀佛意譯為無量壽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觀世音、大勢至兩大菩薩為其脅侍,他在極樂淨土實踐教化、接引眾生的偉大悲願之故;加之院內生出桃樹一棵,我國視桃為百果之冠;宋王錘在《雲仙雜記》裡又首先把“王母桃”稱為蟠桃。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又被設想出天上有個蟠桃園。接著吳承恩在《西遊記》中,又編出了個:孫悟空偷食仙桃,害得王母瑤池群仙沒吃上好桃的故事。這樣從食桃成仙、能長壽,進而便逐漸變成了桃是長壽的象徵。民間以麵粉蒸桃、祝長輩壽比南山便成了一項盡孝的禮俗活動。由斯便行生出了“古洞瑤桃”一景。今窯院舊址尚存。

小橋流水

中國根,黃河魂,有故事的吉縣真迷人!

城隍廟背後紫陽溪(即今橋南水洞溝中溪流)下游,建有一座小橋其橋兩用。一是用來引得溪水沿卦甲山根水渠西去過橋灌溉溪右菜田(抗戰中由代縣人李耀龍闢為造紙廠,解放後劃歸食品公司。菜園南臨溪築有娘娘廟。);二是連通娘娘廟與左邊的戲臺(今糧站家屬宿舍處原有娘娘廟戲臺)。每當廟會娛神獻戲,女人們站在橋上伏石欄杆看戲,足下溪水潺潺,隨時俯身洗浣,非常愜意。有不孕婦女取土羼橋上水合泥捏娃娃,送廟中娘娘前上香後抱回祈求子嗣習俗一說。被列為吉州一景。此橋於20年前已毀於城建。僅留匾額一塊,現存縣文管所。

石孔飛泉

吉州城東郊石崖下有二石孔,飛泉出瀉,淙淙有聲,儼然飛瀑。溽暑,飲之則甘冽沁脾,涼爽醒腦。嚴冬熱氣蒸騰,溫熱不涼,自晨至晚州人汲水、浣洗者不絕,日久,泉池邊沿被磨的圓溜光滑。美之名曰“石孔飛泉”。至景泰初,知州王亨“因山為城”,擇泉上丈許建文廟(孔廟。名學宮。)以之當泮水。蓋取“易經第四卦”:“蒙,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之意,改稱“蒙泉”。用以象徵萬物初生,如早晨水蒸氣初出一樣,似霧茫茫,前路看不見,矇昧無知,需找長者求教,傳授知識之意。堪稱是對國內各孔廟設泮池的一個創新。人類就是以這樣的方式代代相傳,走向文明的。以泉名蒙,施教於人。不僅在古代,就是在今天,也對人類社會有著不容否定的啟迪意義。所傳之,唐尉遲敬德曾飲馬於此,故又名“飲馬泉”,應是對尉遲敬德其人扶佐太宗,其襄大唐朝盛世的一種感念。取《易》而以“蒙泉”為名,應為正說。

(來源/平陽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