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2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近幾年多次策劃雲貴之旅,每每接近成行,總會因為各種突發的變故而泡湯。


最搞笑的是去年夏天,我結束了西藏遊,從貢嘎機場經成都返回山東。飛機快要抵達成都時,機艙廣播說是由於天氣原因,航班將不得不備降在貴陽機場。其餘的乘客大都十分沮喪,我和同行的張總卻暗自開心:爽爽的貴陽我來了!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正當我倆樂不思魯之時,機艙廣播又傳來新消息,四川天氣有變,航班不去貴陽,將在綿陽降落。我正在醞釀的貴州之行瞬間胎死腹中。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1- 貴 陽 -

這次終於有機會來到貴陽,第一頓飯我們就是在賓館對面的老凱俚解決的,之所以不用地名凱里而使用比較偏的凱俚,我自己估計應該處於避免商標侵權的目的。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凱里酸湯魚是貴州的一道名菜,其魚多選用當地出產的稻花鯉或鯰魚,以米湯自然發酵為湯底,配以木姜子、醃製西紅柿醬、糟辣椒等熬煮而成。既開胃又新鮮的酸湯魚,是此次西南行給我們印象最深的美食。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黔靈山公園就在我住的賓館對面,環境優雅,植被茂密,非常清幽,跟號稱“天下幽”的四川青城山有一拼。省會城市中心能有這樣一個山水公園的,著實不多。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公園內的獼猴數量極多,據說有近三千隻。那裡的大師兄們成天跟人嬉戲,早就不怕人了,倒是膽小的人看見如此多的頑猴頗有些膽怵。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很多小猴子就掛在母猴的脖子上,一邊吃奶一邊隨母猴上躥下跳、上下翻飛,啥事也不耽誤。

2

- 黃 果 樹 -

在去黃果樹看瀑布之前,我們先去了貴陽南郊的青巖古鎮,這裡是貴州的四大古鎮之一,十多年前姜文主演的電影《尋槍》就是在這裡拍攝。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青巖最有名的美食是滷豬腳,論斤賣,上桌前分成小塊,當地人吃滷豬腳就像啃骨頭。青巖古鎮最有名的是"王萬媽豬腳",我們沒有尋到,腳下隨意拐入一間門店,結果家人說不是很勁道,但我感覺還是不錯。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這道菜就是在雲貴家喻戶曉,但內地大多數人卻避之不及的折耳根,它還有個更著名的名字——魚腥草,涼拌佐餐卻有極強的魚腥味。我們點了臘肉辣炒,還可接受。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青巖古鎮背街,是最有味道的一條巷子,狹長曲折,幽深古樸。背街石板鋪路,兩邊石砌牆。石板路已經被歲月踩得溜光,如同鏡子一般。

離開青巖古鎮後,還沒走到真正的黃果樹大瀑布,這陡坡塘就已經令我們一行十分震撼。畢竟我們都來自相對缺水的北方山東,像這樣壯觀的瀑布本來就很罕見。

陡坡塘瀑布是黃果樹瀑布群中瀑頂最寬的瀑布,瀑布頂上是一個面積達1.5萬平方的巨大溶潭,83年版西遊記片尾曲師徒四人跋山涉水的鏡頭就是在這瀑布頂取景的。

象徵財富的錢眼。七十多歲的老母親也不能免俗,抓緊洗上一把,爭取沾上點財氣。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黃果樹瀑布景區除了壯觀的大瀑布,其它秀美的景緻也令我們無比留戀,這三角梅下的小魚就吸引了我們不少的鏡頭,能無拘無束地生活在黃果樹,也是這小魚的福氣。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這就是號稱亞洲第一的黃果樹大瀑布,也是此行貴州的重點之一,黃果樹瀑布高度為77.8米,因本地廣泛分佈著"黃葛榕"而得名。黃果樹瀑布出名始於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經過歷代名人的遊歷、傳頌,終於成為貴州的地標性景點。

雖說位於雲貴高原,可黃果樹瀑布的海拔只有900多米,比我之前想象的要低了不少。我們之後去的麗江古城的海拔已達2400多米,可比我們山東的最高峰泰山還高了不少。同樣是雲貴高原,相差的還不是一星半點。

黃果樹大瀑布的自動扶梯,170米長,提升高度80多米,同樣很出彩,也是我們此次旅行的意外收穫。

3- 西 江 千 戶 苗 寨 -

西江千戶苗寨位於黔東南的雷山縣,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是一個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完整的地方,也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這種依山而建的吊腳樓十分獨特,上千戶人家聚在一起更是無比壯觀,也是我不惜花費四個多小時的車程,也要從黃果樹瀑布來這裡的主要原因。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清晨起來,從住的客棧觀景臺向對面遙望,發現比腳下客棧還高的竹樓有的是。昨晚爬客棧累得不輕的母上大人一個勁嘆息:人家是怎麼爬上去的?

準備坐車去觀景臺,路邊成片的稻田吸引了我們。老婆更是對著水稻拍個不停,她說吃了半輩子米飯,這還是自己平生第一次見到水稻。稻田、桂花、竹樓、炊煙,一派安寧祥和的苗寨風光。

觀光車站附近有一座橋,橋上的名字很特別,基本上一個字也不認識。我們問了半天當地的管理員,才明白母親事先的猜測是正確的,還真是山東秀才念半邊,有時真能蒙對了。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苗寨的風味小吃不少,大都粗獷原始,這麼厚一塊的臘腸、臘肉,放在鍋裡一蒸即可,雖說解饞,但我沒敢享受。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西江苗寨遍佈大大小小五六座風雨橋,以便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每當看見這些造型別致的風雨橋,不期然我就會想起伊斯特伍德和斯特利普主演的那部美國電影《廊橋遺夢》。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在西江,我時不時地就想找個鄰水的地方坐下。也不是很累,就想排空心思,啥也不問,啥也不想。這也是我在苗寨最典型的思想狀態。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臨走時,我帶家人在苗寨的演藝廣場看了一場苗族風情演出,雖說並不算精彩,但可當做我們此行在貴州的最後謝幕。

黔人,黔味,黔情,黔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