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金融活水來鄉村變花園

金融活水來鄉村變花園

經過環境整治及產業發展後的花園村。

金融活水來鄉村變花園

經過汙水治理後的溫州平陽厚垟村新貌。

金融活水來鄉村變花園

掛職幹部帶領王江涇鎮企業服務中心的幹部,在一家紡織企業搬遷工地,協調水務、電力、環保等相關部門,儘早通水、通電、通路。

在浙江,流行這麼一句話:“農村是城市的後花園,城市是農村的CBD!”這的確是浙江農村的真實寫照。如何高質量實現城鄉統籌及協調發展?這得歸功於15年來,浙江久久為功、不斷接力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

2003年,浙江“千萬工程”拉開序幕,歷屆政府一任接著一任幹,農村實現大變樣。過去“農村髒亂差、城鄉差距大”的現象,現如今已難再覓,取而代之的,是生態宜居的萬千美麗鄉村。

綠水青山蝶變金山銀山,金融支持功不可沒。近年來,農行浙江省分行與美麗鄉村建設同頻共振,高效服務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姿態與實踐,得到了歷屆政府“主動作為、業績突出”的盛讚和批示表揚,連續多年榮獲服務浙江實體經濟一等獎。在“千萬工程”中,也到處充斥著農行參與農村環境整治、助力美麗經濟發展和農民美好生活建設的綠色身影。

治汙有資金鄉村環境很生態

幾年前,嘉善縣幹窯鎮新涇港還是散養生豬、河水又黑又臭的一派亂象。如今,生豬養殖“退養清零”,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達到全覆蓋……當地村民感慨:“以前因為環境差搬走,看到整治後這麼漂亮,後悔了,又想搬回來。”

受制於信貸政策,農村汙水治理的融資難題長期困擾各方。農行創新信貸產品,在嘉善陸續投放農村水環境綜合治理貸款8億元后,“治水暢想曲”順利奏響。金融助力“水淨、人文、村美、民富”新農村建設,農行走在了前頭。

同樣的一幕也在溫州發生。厚垟村位於平陽鰲江鎮東塘河邊,四面環水,是一個千年古村落。穿過刻有“夢想小邨”的入村石牌,映入眼簾的是一條條寬敞整潔的道路、一排排水墨風格的建築、一條條碧波盪漾的河道。

“雲起龍驤,水墨厚垟”。高樓大廈和水鄉風光的交錯,讓人們感到驚訝。而對於村民來說,農村汙水治理是這個美麗村莊破繭重生的關鍵所在。

作為汙水治理示範點,厚垟村率先引入納米暴氣淨水設備,是農行平陽縣支行的3700萬元專項貸款,幫助村裡順利實現汙水治理,也建起了整潔美麗的基礎設施。

實施“千萬工程”,必然要處理好保護農村歷史文化與村莊建設的關係。古村落保護,不乏農行身影。

由於古建築破損嚴重,有“民間故宮”美譽的東陽盧宅,曾被列入世界百大瀕臨危險的文化遺址名錄。東陽市政府2012年9月啟動“盧宅保護利用工程”,東陽農行主動參與,分兩次合計投放3000萬元貸款,有力推進了盧宅保護項目運作。如今的盧宅,古建築斑駁、老街道整潔,歷史感十足。

近年來,農行浙江省分行推出“治水貸”及項目貸款,為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水汙染治理、基礎設施配套的建設提供了資金支持,到2018年3月末,全行治水貸款餘額360億元。

融資助轉型鄉村經濟很美麗

莪山畲族鄉是杭州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其中,戴家山村平均海拔在500米,最偏遠,也最貧困。戴家山村曾向農行借錢三次發展鄉村旅遊。

如今的戴家村,坐落著多家精品民宿,慢生活味道十足,成為了“網紅明星村”,鄉村旅遊帶富了一方人。

15年過去了,從最初的人均年收入只有78元,發展為人均收入超12萬元,東陽花園村成了名副其實的小康村。村子的創收致富路,緣起於農行。

1995年,農行放貸9000萬元支持花園村舊村改造,幫助花園村從一個窮山村脫變為佔地5平方公里的富裕新農村。2008年,試點小額貸款工作,幫助花園村經營市場壯大。2015年,為花園村紅木傢俱產業和草蓆製造經營戶發放貸款1億餘元。2017年,與花園村、花園集團簽訂80億元戰略合作協議,全力支持當地美麗鄉村建設。

有了農行作後盾,花園村變得愈來愈“美麗”。

打破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協調發展是實施“千萬工程”的要義之一。農行浙江省分行以美麗鄉村貸等產品,扶持農村特色產業壯大發展,改變農業“弱質”現狀,幫助農村經濟美麗轉身。到2018年3月末,農行美麗鄉村貸餘額164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