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張向東:通過自行車與世界和解

切入傳統自行車行業的空白,抓住國人消費升級的檔期,做一款純粹的城市自行車。張向東的第三次創業,情懷依舊做主打,但目標很明確。

他希望能為有百年傳統的自行車行業帶來一些改變,而不是外界想象的“有錢人在玩票兒”。

张向东:通过自行车与世界和解

張向東和他的700Bike自行車

2016年11月17日,張向東宣佈其創立的700Bike將成為第一家接入共享單車ofo的自行車品牌。雙方沒有透露具體的合作方式,但稱“並不侷限於採購”。

張向東對自行車的痴迷人盡皆知。但任性地把愛好變成事業,卻不是光有激情那麼簡單。

2014年10月底,張向東從自己作為聯合創始人的久邦數碼辭職後,無論是面對媒體,還是在擁有220萬粉絲的博客中,解釋最多的是為何會第三次創業,又為何選擇了自行車製造,無形中算是透露了自己創業的優勢。

令人羨慕的是,兼具情懷、野心的創業,在張向東的筆端,總能用文字走進你的心裡。“自行車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我進來會讓它不一樣。這話可能有點早,還是開心為主吧。”

這位年屆不惑的大叔,始終處於1995年陝西高考語文滿分的狀態。

不想白白愛過自行車

張向東此次辭職的久邦數碼,是其第二次創業。他與北大同學鄧裕強、常映明聯手將其運營為中國第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實現了自己36歲前有一家上市公司的豪言壯語。

其實,從北大畢業後,受比爾·蓋茨《未來之路》一書的影響,張向東就投入暗流湧動的互聯網創業大潮,只不過輸得很慘,“我是最聰明的人”的自我良好感覺崩塌。他用南下廣州做一名週刊記者的方式,來重新搭建人生的各個維度。《新西部》曾在2014年6月以《創業路上沒有“成功”二字》,對張向東的前兩次創業做過詳細報道。

久邦數碼成功上市帶來的名利雙收,讓人想當然以為張向東此次辭職一定是因為“套路”太多。他辭職的消息最終選在北京時間2014年10月20日晚間,納斯達克股市週一開市後不久。當天,久邦數碼股價跌了3%,降到7.51元。就在此前幾天,久邦還宣佈了重組和裁員,裁撤旗下門戶業務部門約100個崗位,佔員工總量的12%。

陰雲瞬間籠罩在張向東身邊。為避免各式猜測,他以《我不想白白愛過自行車》一文告知大家:“我現在打算把我的時間和走到如今人生中僅存的一點創造力全部交付給自行車。這就是我對自行車的熱愛的表達。”“證明愛的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為它付出,為它做些什麼。難道不是嗎?”

在各種解釋之後,張向東說,自己曾在媒體上公開過三個人生目標:36歲時擁有一家自己的上市公司、寫一本書、周遊世界。雖然恰好都實現了,但回過頭看,不過是年輕人與世界較勁的一種方式,或者說誰年輕時沒有衝動輕狂過,誰沒有暗地裡與世界為敵?

他透露過自己當時的狀態。剛畢業時,北京的出租車有面的、夏利、桑塔納幾種選擇,兜裡沒幾個大錢的他,卻堅持選最貴的桑塔納,即使夏利從身邊呼嘯而過也不為所動,只因為內心覺得最貴的才配得上自己。

2007年,張向東這種與全世界敵對的狀態開始鬆動,他迷上了單車騎行。很快,他就有了騎行五大洲那些最美線路的野心。他非常幸運,騎行讓他一路慢慢看世界,古老秦地鄉下青年堅硬的心開始融化,他驚奇地發現自己已與世界和解了。

張向東的人生開始進入到一個嶄新的層面,他終將要在這裡進行一番探索。

700Bike中的三個數字連在一起很像一個人在騎車的樣子,也可以理解為一天是從早上七點開始的。張向東並不是700Bike的創始人,它的兩個創始人都是互聯網出身,之前都在網易工作,張向東是他們的投資人。後來張向東建議他們做硬件,做整車。他們說做硬件得張向東帶著他們做才行。“從泛泛討論到決定,整個過程都特別開心。”

张向东:通过自行车与世界和解

700Bike團隊,左起分別是張向東、劉冬、邊福軍和徐虎。

張向東事後回憶。在張向東眼裡,自行車哲學不外乎七個字:簡單、快樂、自由、愛。他想做一輛適合城市騎行的自行車,在緩解交通壓力的同時,能體現騎行者某種對生活隱形的訴求和態度。智能功能也要有,卻不能喧賓奪主。

在張向東看來,城市自行車需求量非常大,但這個自行車品類在國內卻幾乎是空白。他說,從捷安特開始,就用山地車取代城市車,這其實是一種錯誤導向。“山地車在城市裡騎是很不舒服的,輪胎寬,阻力大,變速複雜,騎起來很累,還容易弄髒衣服。山地車就應該在路況很差的地方騎,但當年山地車一出來,大家都覺得很高級,就在城市裡騎起來。”

張向東的城市自行車包括五個特點:第一要漂亮;第二操作簡單,很多人在城裡騎山地車,其實從來沒換過變速檔;第三要乾淨,不會蹭髒褲腿,但又不能有笨重的鏈盒;第四要安全,智能防盜;第五要價格平民化。

儘管在內心覺得自行車與互聯網技術並不是那麼搭,但他說自己也會利用互聯網去解決用戶需求。它會是親切的,不會那麼尖端。“致力於讓人耳目一新不是我想做的事兒,我只想做人們需要的東西。”

至於這次能做到什麼程度,張向東給外界的回覆是:“當然我們的能耐有多大就不知道了,運氣有多好也不知道,看情況吧。”

唱著歌走上發佈會的舞臺

2016年11月24日,張向東在微博上發佈喜報:700Bike的品牌標誌設計,獲得了德國國家設計獎、澳大利亞優秀設計獎、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和紅點設計獎,包攬了國際最知名設計大獎的大滿貫。

张向东:通过自行车与世界和解

700Bike全系列產品亮相歐洲自行車展

張向東要造自行車,一開始動靜就很大,微博上每天收到幾百條私信。他知道什麼是好車,但如何造卻一無所知。他曾在接受採訪時說,“我進入傳統行業,就像中學生進了牛津大學圖書館。”他在微博中寫到:如果沒有整個團隊的存在,我肯定變成跟那些人一樣,跳票、妥協直至崩潰。

不過,作為一名創業老兵,張向東知道如何能組建一支“牛人”隊伍,這事就成了一半。

深圳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車生產基地。張向東就到深圳約自行車從業者交流。他見了50多個人,最後找到了5個核心人物。他們在各自領域都有深厚積累:研發中心負責人王亮在明基有十三年產品設計經驗,獲得過紅點、IF等各種設計類獎項;劉敏捷有十二年自行車行業經驗,曾在捷安特工作八年,負責過年產量30萬輛的供應鏈管理;生產負責人徐耀堂有十四年自行車行業工廠管理經驗;郭晶晶曾經是全球第一折疊車品牌美國大行(DAHON)的市場總監;1993年出生的設計師謝鵬翔,學的是汽車設計專業,卻因為熱愛而鑽研自行車設計,之前自己還創業做過自行車。

張向東又陸續找來普利司通的設計師,捷安特的項目經理,結構工程師等,組建了現在這支20多人的造車團隊。組團隊前後花了四個月的時間,2015年農曆新年結束,最後一個人才到位。

與此同時,張向東先後去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等城市做市場調研。除了去當地熱門自行車店與騎行愛好者交流,記錄每一條訴求外,也通過微博拉人搞活動,請自行車圈外人士談自己對好自行車的理解。

700Bike的製造研發分公司放在了深圳,他們計劃自己完成設計開模,生產交給代工企業來做。張向東強調,他們採用的是聯動研發模式,其特點是設計與所有環節的聯動,當設計提出一個想法時,研發、生產、供應鏈、質量控制的專業人員會同時參與判斷是否可行,用最大努力避免在生產過程中才發現錯誤的設計源頭,然後再從頭來過。

2015年3月,700Bike宣佈拿到華創、高榕和IDG的1500萬美元投資(約9300萬元人民幣)。張向東和團隊決定成為攪動這個百年老行業發生變化的一種新力量。

團隊理念從六個維度創新——材料、設計、幾何設計、零件體系、免維護性、智能,智能的權重排在創新的最後一位。

車還沒有設計出來,700Bike的原材料預訂卻從2014年底開始進行了。他們決定用雷諾7系的鋼架後就下了單。張向東說,“互聯網寫好代碼就能上線,但買鋼材要排隊,這在傳統行業是常識。你先付款別人也不會讓你插隊,憑什麼為你一個不知道明年還在不在的項目得罪合作十幾年的老客戶呢?”

雖然中國是高端自行車配件的生產地,一輛自行車也只有五六十種零件,但零件的供應商卻非常分散。因為這些原有配件滿足的是外國市場的需求,都是按歐美人體需求設計的,如車剎把手太遠、變速器檔位過多、換擋力度過大等問題,所以在很多細節上並不適合國內市場。

團隊重新定義了自己的零件體系,所有不滿意的零件都自己做,把原來零散的廠商整合到自己的體系中。為了提升用戶的舒適度,700Bike團隊對車把的握距進行了調試,整體少了15釐米。

為了對得起用戶的屁股,700Bike還對車座進行了改進,進行了臀點加寬。此前張向東說自己造自行車才發現,為什麼原來不管多貴的自行車騎著都會不舒服,原來都不適合亞洲人的身體特徵。

2015年1月,自行車的設計基本完成。之後三個月,又對車架、屏幕等關鍵部件進行了測試和修改。設計、研發、量產、物流、客服……無數細節從零開始,無數狀況不可預測地發生。

困擾摺疊車行業多年的技術問題一個都繞不開。如何解決焊道的問題?平焊打磨不是解決方案,大量的使用會降低車架強度和剛性。產品團隊找來了摺疊車行業大拿、加工工藝專家一起破題,使用3D鍛造技術、液壓一體成型技術、CNC精雕技術,僅車架側視角度就消失了10個焊道。

85%自主研發,十餘項專利。2015年7月19日,在各種遮遮掩掩的保密後,張向東唱著歌走上發佈會的舞臺,發佈了700Bike四個系列城市自行車:后街、美術館、百花和銀河。其中后街系列售價2499元,美術館和百花系列均為3299元。銀河系列則是摺疊便攜車。自行車的名字都來自700Bike的辦公所在地名稱。

為精英人士設計高端自行車奢侈品的預言完全敗北。

把握令人驚喜的市場空白

700Bike城市自行車是全球第一款整體內嵌顯示屏的自行車。它通過與700Bike的手機App連接,實現防盜預警、GPS定位、騎行軌跡追蹤、社交分享等功能。

張向東曾分享過幾個關於自家自行車的趣事。2015年9月10日一大早,有人發帖一輛“后街”被盜,已報警,定位追蹤中。三個小時後,這位用戶靠著App找回了自己的“后街”。用戶興奮地告訴技術人員,說拿到車第一天就把后街的功能試了個遍。第二天臨下班有人動他的車,手機報警,他跟著App軌跡一路追,最後從小區地下室裡找回了車。

張向東這樣總結自己的優勢,他說選擇投入自行車行業除了喜歡,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基於市場的一個判斷。在他看來,自行車行業原來是大生產型的行業,沒有一個真正的品牌出現。人們的消費觀念在改變,通過自行車這樣一個產品切入進來之後,有可能創造出一個類似MUJI、NIKE那樣的一個生活方式公司,不能排除這樣的機會。

他說國內自行車品牌的現狀有點像1999年前後的個人電腦,品牌眾多,但靶向不準,消費者選擇難度大。

數據顯示,自行車銷量第一名的捷安特,2013年,中國內地出貨288萬輛,內地市場收入50億元左右,佔整車內銷市場的20%-25%;第二名美利達出貨113萬輛,收入25億元左右,市場佔比約10%,再往下都是幾萬輛的銷售量。2014年,中國市場的自行車銷量達到2500萬輛,大品牌銷量漲幅超過上一年的40%。

此外,現在中高價位的自行車裡90%都是山地車,城市自行車在飛鴿、永久之後出現了斷檔。所以城市自行車在中國有著令人驚喜的市場空白,這就是700Bike的機會。

經過與自行車傳統業的一段磨合,張向東自信互聯網人可以改變傳統行業,而傳統行業也在期待被改變。張向東在接受媒體採訪中說,自行車揉進互聯網元素,不會蠶食傳統廠商的地盤,而是共同把市場變大,一起受益。“現在傳統廠商的產品結構裡都是山地車,城市車佔不到10%,已經進入惰性,把市場帶偏,而我們做的是新品類——城市自行車。”

傳統自行車受制於銷售渠道,一般會經過三四級代理商,所以售價相對較高,創新慾望不高。

张向东:通过自行车与世界和解

700Bike新一代城市自行車發佈會

張向東要創新利潤分配機制,他期望用分成模式給廠商更多動力,拋棄行業裡壓價採購的傳統方式。“為了讓零配件廠商參與進來,以自行車的座墊為例,我給供應鏈廠商開模費,之後的結算是分成(現在還不是)。”據瞭解,700Bike已與廣東、江蘇、臺灣等地零配件生產商合作,將自己的新設計交給對方生產。

有人認為張向東選擇製造自行車這種商業模式,某種程度上是錯過了現在風頭正勁的共享單車,從而錯失了資本最大化的時機。張向東直言,自己樂見共享單車在各個維度的成功,但模式不一樣,用戶定位也不同,各有各的盈利點。他說,自己的商業模式就是賣自行車。團隊把產品設計的好,有品質,獲得用戶的認同,賺取差價。

即將40歲的張向東說他已經明白,人創業的時候不是和別人比,跟別人比永遠比不到頭,每一個領域裡永遠有更賺錢的公司,有更高市值的時候。

國內自行車是千億人民幣的市場,會越來越熱鬧。700Bike除了與ofo達成供應鏈合作,作為廠商B端連接的案例外,還參與了微信定製,是一個叫Webike自行車項目。張向東稱這個項目叫做酷公司。他解釋這個項目的初衷:我們選擇那些非常酷的產地也比較大的公司跟我們一起合作,我們發出整機,有很多的公司找我們,比如說微信、螞蜂窩、韓寒的公司,我們為他單獨定製,主要是畫一些塗裝,因為我們的自行車都是聯網、防盜,有很方便的企業管理後臺管理這些自行車,微信是其中一家,只是微信園區比較大,所以他們定製的比較多,看到很有陣勢。

有人評論說,至少張向東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讓我們重新關注到了自行車這一傳統的行當,它依然可以做一些創新和改變。

700Bike不願意透露2016年的銷量。不過通過“盲訂”,700Bike就預訂出了2萬多輛,前景相當樂觀。2萬的數字接近美國騎行品牌崔克(Trek)在中國一年的銷量。原來張向東保守估計盲訂700輛他就知足了。

接下來,700Bike還會推出更多車型,以形成一個車系。據稱它的新車型已經規劃到了2017年。

截止發稿前,記者看到700Bike一款售價2499元的自行車,已登陸在老牌購物網站招商銀行的“聚便宜”頁面,而這家網站以頗負小資個性而出名。

新西部網傳媒

微信:xinxibuchuanmei

做中國西部概念第一傳媒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