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今年農曆年來得特別快,月初渡了元旦,月尾便是春節。

香港有句順口溜:年廿八洗邋遢(粵語:汙穢),即大掃除。近年有清潔公司提供大掃除服務,收費以面積大小計算,由千多港元到幾千港元不等,據說生意一年比一年旺,大家寧花點錢也不要自己累得腰痠背痛。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春節前,另一指定動作是到銀行換新鈔封紅包,多年下來已成為傳統,每年這個時候銀行都擠滿換新鈔的市民,如果兌換金額大,要事先跟開戶銀行預訂不同面額鈔票的數量及取鈔日期,否則有可能換不足額。

本月17日起,香港本地3家發鈔銀行匯豐、渣打及中國銀行,開始替市民換新鈔,當日早上7時,旺角的匯豐銀行已有人排隊輪候,有銀行為此全線分行一連3天會提前半個小時營業。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有銀行為加快換鈔流程,還設有特快櫃位,提供預先包裝好、價值3000港元的“新鈔套餐”,內有100張20港元及20張50港元的紙幣。

換得新鈔的市民都歡天喜地,認為是一份心意,也有人覺得換新鈔喻意去舊迎新。新鈔、舊鈔面值都一樣,為何封紅包定要用新鈔?是心理作用吧,收到新鈔,覺得當中夾雜誠意和禮待,所以一直有個習慣,會先用掉殘舊的鈔票,越新的越留到最後。

除了自用外,也有善心市民排隊換取新鈔來給孤兒發紅包,其中一位善長兌換了約一萬港元的10元和20元,連同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自發性到孤兒院發紅包,讓不幸的孩子也感受到新年氣氛。我有一班朋友特別關心長者,在春節前會去老人院派紅包和年糕,讓長者感受到新年的喜氣洋洋。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由於新秒供不應求,又為環保,近年銀行鼓勵市民兌換“迎新鈔”,即由舊鈔翻新過的非“處女鈔”,票身仍然板直、“新鮮”。上星期我到銀行預訂新鈔時,銀行職員也聲明當中會夾有“迎新鈔”,另外今年50元面額的鈔票短缺,每位客人限定只可換50張,去年限定兌換的是20元,可想而知今年紅包漲了價。

曾試過在剛開始換新鈔的日子去銀行換新鈔,要等一個多小時,相熟的銀行職員教路,著我在年廿九或年三十晚去,完全不用排隊,果然所言非虛,踫巧今年年三十晚是星期五,決定那天早上才去換新鈔。

在香港過年,明天洗邋遢,後天去銀行換新鈔包紅包

小時候,到了年廿七便要替媽媽包紅包,坐在她和爸爸的雙人床上,床上放了一疊疊簇新、剛從銀行換來的新鈔,彷佛仍飄著印刷的油墨氣味,那時候尚未有20元和50元面鈔,五元和十元還未變硬幣,面鈔比現在的大,有些紅包只封一元硬幣,所以孩童年代有個說法,紅包拿上手,會按一按,摸到硬幣叫“硬嘢”(硬的),是紙幣叫“軟嘢”(軟的),是年收硬的多,那年是“失收”,軟的居多,便是“豐收”,現在已沒人封“硬紅包”。

到了新生代,像我兒子,只替我封過一年紅包,便再也不肯幫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