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家長們對教師的疑慮有哪些?

愛笑的潔寶


教師是否有能力教好學生知識,不給老師送禮,是否會認真教學生。其實我們應該對每個職業的工作者多一份尊敬,少一份猜忌。


易查分


首先,我覺得家長對教師主要的疑惑在於教師關不關心自己的孩子,還有教師是否有這個能力去勝任這個職位。記得上小學的時候,我記得有個家長親自來學校找老師,說老師你有時侯改作業都會改錯,你一次兩次還可以接受,不過你經常這樣,您是不是不在意我家孩子啊,還是錯了您自己沒發現。所以家長對教師肯定是存在疑惑的。



飄飄的生活日常


家長們對教師的疑慮有哪些?

針對這個問題,想從年齡這個角度去考慮,因為我接觸的大部分家長,對老師的第一印象就是從年齡的角度去切入,即刻板效應,接下來我就分析分析。

首先,家長對年輕教師的疑慮是經驗不足壓不住學生,不利於班風的建立,如果班風不好,班級建設跟不上,不利於學生學校。

其次,對老教師的疑慮,雖然他們教學經驗豐富,但疑慮他們會不專心於教學,對學生敷衍了事。尤其是老教師當班主任,害怕他們跟班不及時,班級混亂。

但是,絕大多數的教師都是非常有責任心的,都會盡心竭力教學和幫助學生。

況且,每個年齡階段的教師都有自身得優勢。年輕老師雖然經驗不足,但精力充沛,責任心強,工作充滿活力與創造力,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深得學生喜愛。老教師雖然時間可能跟不上,但是經驗豐富,有預見性,可以把事情在萌芽階段就能處理掉,學生更信任老教師,班級凝聚力更強。

針對您提出的問題,我從年齡的角度去分析,無論年輕老師還是老教師,都是盡心竭力的。世界上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每個老師也都是獨特的個體,也都是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雖有水平高低之分,卻沒有好壞之別。

歸根結底,家長無需過分對教師疑慮,所有教師都是從年輕走過來的,也都有老的那一天。對別人多一分寬鬆和理解,也是對自己的寬鬆。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呲牙]。





嘟嘟和兜兜的老父親


1.怕老師亂收費。每次學校安排收費,班主任就要傳達給學生,到家長的口中就是:“鬼老師,又要錢!”我想說,不是老師想要,而是學校要的。這錢,班主任只是代收,捂都捂不熱,就要交上去,收到假錢還要自己賠。有時候收錢,還會有幾角的零錢,學校不允許多收,收少了,一個學生幾毛,全班60多人就不少了,總有些家長很自覺的就把那幾毛抹去。要吧,幾毛,說你小氣;不要吧,自掏腰包。學校是不會少一分的。

2.不管你是個多認真負責的老師,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家長對你的能力表示質疑。而且表示質疑的大多數是差生。(不可否認,也有老師能力不行的)我們學校每個年級都三個或四個平行班。所以,家長有選擇的餘地。每年秋季開學,都會有很多家長要麼直接找到我,要麼託關係間接找到我,要到我班上。不過我也遇到家長微信裡質問我,說她孩子成績不好,是不是我課沒講到。那個孩子在班上是後進生,說實話,這樣的孩子,往往老師最費心。家長這樣說確實很傷我的心。人的智力水平,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都對學習有很大影響。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最聰明的。

3.總覺得老師不夠重視自家孩子。九年義務教育,實行的是大班化。一個班60多人,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老師是人,不是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老師對每個學生都是一視同仁的,不管他是差生,還是優生。表現好的,都會表揚,犯錯的一樣會批評。


心向陽a花自開


教師和醫生在這點上很相似,疑慮往往都是針對新教師的。


第一、你剛畢業,有經驗把我的孩子教好嗎?

消除焦慮的可能就是自己的學歷,成績之類的證明了。


第二、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你們學校師範能力可以嗎?

消除疑慮的還是自己的成績。


第三、你們年輕教師,自己都沒有孩子,會管孩子麼?

這種很難消掉,因為教師太忙了,那些有孩子的教師都經常沒有精力管自己的孩子。


疑慮必然存在,所以硬著頭皮去面對吧,只能隨著時間的流逝、經驗的增長去消除這些疑慮。


當你四五十歲的時候,這種來自家長的疑慮就必然減少了。

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在剛畢業二十幾歲的年紀就完全消除家長的疑慮。

我覺得教師在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這樣的過程,我作為一個從教7年的一線教師,也是從這個過程中慢慢變成現在被家長所認可尊重的老師。


家長也應該多相信老師,我相信每一個從事教師行業的人員,都有一個奉獻,為祖國培養花朵的心態,一定是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在自己手裡綻放,所以家長也應該多多配合,凡是多跟老師溝通配合,當然我也希望這樣的疑慮以後越來越少。


徐老師數學課堂


孩子在學校讀書,每個家長都希望老師對自己的孩子特別照顧,但是老師不是你家的私人教師,他們滿意辦法這樣去教孩子。所以家長自己要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時刻關注,配合老師監督孩子的成長,因為你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當然老師的教育也很重要,家長最擔心的以下幾種教育大家可以看看

【偏心】教育:偏心教育在學校還是普遍現象,老師覺得哪個孩子讀的比較不錯就偏心教育他,其他一般甚至不好的就置之不理。

三商培育:有些老師對孩子教育是【讀書好才是好孩子】,這種教育在中國是基本現象,也是孩子智商教育,而情商與逆商多數老師是【不認識】。很少在教孩子中運用,老師在這方面比較缺乏,這對孩子未來非常不好。

填鴨式教育:來自於前蘇聯的產品,是當年中國從前蘇聯進口的教育類失敗【產品】,就是把知識一味的灌輸給學生,給了文章,就讓孩子死記硬背,至於學生是否明白就不當回事,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教學。





聖澤蘇浩


我家大寶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作為孩子的一位家長,我對教師的疑慮還是挺多的。

1.比較在乎任教老師的個人素質與品德。這位老師是否有良好的個人修養,老師為人處事都比較得當,沒有不良行為。

2.比較擔心教師的教育教學的能力,這位老師是否有責任心,擁有專業知識與教學經驗,能用心做好教育工作。

3.老師是否能夠關注到自己的孩子,害怕教師對自己的孩子不管不問,希望有問題時能老師能夠及時反應給家長,讓家長知道孩子在校情況,能讓家長放心!

4.擔心在校的老師經常變更,倒導孩子總是適應新的老師,影響學習。

雖然我對教師的有許多的疑慮,但是我們也應相信老師的能力,作為家長的我們也要懂得換位思考,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相互學習育兒經驗,這樣更有效地促進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南方林夢雲


01

孩子回家就喊餓,

老師在幼兒園沒給孩子吃飽?

孩子回家就嚷著要吃東西,有家長就會以為老師沒給孩子吃飽飯,讓他捱餓了。

其實,幼兒園一天的活動豐富、運動量大,孩子很容易餓。

幼兒園除了餐點,不會給孩子準備額外零食,經過活動,回到家也消化的差不多了。

此外有的孩子有挑食、偏食的習慣,回到家看到自己愛吃的也會喊餓。

02

孩子身上有傷,

是不是老師沒看好孩子?

孩子身上有傷痕,如果是在幼兒園發生的,我們老師一定會及時處理,並主動如實向家長說明,幼兒階段的孩子活潑好動且自我保護能力差,無法主動規避危險,在運動過程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

幼師每天在班級要照顧二三十個小朋友,難免有疏漏。

孩子穿著衣服,很多地方老師不便檢查,如果孩子不說,老師很難發現。

希望家長能與我們合力,抓住教育契機,讓孩子形成自護和安全意識,最大限度杜絕事故發生。

03

今天批評了我家孩子,

是不是對孩子有偏見?

當著家長的面,稍微教育一下孩子,就會被扣上“虐待”的帽子。有些孩子的確是太調皮愛鬧,不嚴厲一點,怎麼能鎮得住呢?

還有些孩子犯了原則性的錯誤,如果我們一味包庇放任,孩子今後將會養成不良習慣甚至釀成大禍。

因為一次教訓孩子,就全盤否定幼師的辛苦工作,可能不太公平。

04

老師成天帶孩子玩,

感覺工作不專業。

家長都關心孩子在幼兒園今天學了什麼,可孩子有時一問三不知。於是家長就懷疑老師不負責,只知道帶著孩子玩,不給孩子教知識,殊不知,幼兒園進行的就是遊戲化教學。

對孩子來說,學會自己穿鞋子換衣服、遵守課堂紀律、進行人際交往,本身就是隱藏在生活中的學習;參與遊戲活動、美術手工更是掌握生活技能,正是這些點滴的知識累積為巨大的成長能量。

還有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尚在發展中,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出一日所經歷的活動,但請不要因為孩子片面的表達,就認為幼兒園無用或者老師不負責任!從出生到7歲這段時間是孩子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幼師們做的正是在為孩子能適應今後的生活和工作,打下情感和智力基礎。

05

教小孩多簡單,

我感覺沒什麼技術含量。

很多家長沒看到的是,幼師必須成為一個高效的溝通者,這樣孩子才能理解老師所教的內容。

幼師必須對每一個孩子都保持風趣、認真。同時,還得成為出色的時間管理者和行為管理者。

還必須是高級課程設計師,緊跟“互聯網+”的技術發展趨勢,加強學習,做好課程設計,進行個性化教學。

幼師一天之內要扮演多種角色:哲學家、作家、教練、偵探、醫生……你關注到的可能只是學術專業知識方面的內容,而除了這些,幼師還要教給孩子的還有社會、情感、生活技能等方面。

06

幼兒園不學習怎麼行!

為什麼不教孩子算術拼音?

早在2012年3月,教育部就下發通知,要求幼兒園不得以“小學化”教育形式上課。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新修訂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應以遊戲為主,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

2018年,教育部辦公廳發文,將大力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問題,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其實看似簡單的幼兒園遊戲活動,並不是在“傻玩”。幼兒園的教學活動都有科學合理的理論和課程體系做支撐,現行幼兒園課程通常由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構成。這五個領域相輔相成,全面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

如果提前讓孩子學拼音寫字做算術,會違背孩子的天賦天性,過早開發幼兒智力,會損害幼兒的學習興趣,扼殺其他能力的發展。艱深的內容和死板苛刻的教育方式,不僅會抹殺孩子的創造性,更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07

孩子在家表現不好,

懷疑老師平時教的不好。

孩子的表現是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孩子的行為性格不僅僅是幼兒園的產物,家庭教育也很關鍵。

孩子出現問題,父母不能把責任完全推到老師身上,家校雙方應該多交流溝通,加強理解之後才能一同教好孩子。文章轉載微信公眾號:幼兒園舞蹈與教案

孩子的教育是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同進行的,並不是單靠某一方面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希望您與我們多多溝通,共同促進孩子成長。

08

老師總反映孩子問題,

是不是在刁難我家孩子?

每位家長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被表揚,有的家長一聽到老師說孩子哪兒不好,就會立馬變臉。自己的孩子在家長心裡永遠都是完美的,一聽缺點,就覺的老師不喜歡自己的孩子。

其實,老師提出問題,是想和家長交流,並通過家園合力幫助孩子改正缺點。

家長遇到這種狀況請仔細觀察孩子,如果老師說得對,請幫助孩子積極改正;

如果問題不存在,也要及時和老師溝通,商量正確的對策,千萬不要誤會了幼師的行為,耽誤了幫孩子提升的機會。


略懂教育說


我想家長們對教師的疑慮主要在才和德兩個方面,人人都希望把孩子交到德才兼備的老師手裡。一般情況下,人們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還是比較放心的,更多的時候考慮的是老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水平和教學實績。但當學校出現引起社會關注師德問題時,"德"又成為家長了更看重的了。

才的方面,看的是教師的學歷、畢業學校、專業知識的廣度和深度、課堂教學的組織、講課的方法技巧、因材施教、教學效果、教研教改等方面。如新老師,家長們主要看他什麼學歷、什麼學校畢業;對老教師,最直接的就是看他以往教學業績,尤其是所帶學生有哪些突出表現、升學率和升重率如何。拿不同學校老師來比,拿同學校不同屆別的老師比,同屆別不同班級的老師比,在心中分個好中差。孩子投到好班級好老師門下,則喜形於色;反之,則憂心忡忡,滿腹疑慮。

德的方面涵蓋更廣,老師的職業操守、三觀表現、教育對待學生、為人處世等等都是家長們關注的。尤其當下,媒體不時報道一些教師出現的負面消息,更讓家長們容易對號入座:萬一我的孩子遇到這樣的老師,如何是好。他們總擔心老師德不配位,尤其是自己孩子某些方面出了差錯時,更擔心老師對自己孩子另眼相待,甚至諷刺挖苦,傷害孩子自尊和人格,在孩子成長中留下陰影和後遺症。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確有發生。家長們的疑惑憂慮並非杞人憂天,是正常的可以理解。

要消除家長們對教師這兩方面的疑慮,關鍵在教育部門和教師本身。教育部門要規範教師的職業道德,不斷加強教師的政治修養、品行修養,規範教師的行為舉止,還要在業務上對教師進行不斷培訓,讓所有教師都德才雙修雙收。教師本身也要對教學充滿激情,對學生充滿愛意,嚴於律己、遵紀守法,不斷學習完善教書育人的本領。還要有高智商、高情商。

當然,家長們遇到疑慮或一些事情時,也要冷靜,找到最合法合情合理的方法去處理。只有構建好良好的學校和家庭關係、良好的教師和家長的關係、良好的師生關係,才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成長。

結尾,補充多年前我一個同事的一句名言,含義十分深刻。"教師要教好一個孩子非常難,但要毀掉一個孩子很容易。"這句話,我既講給同行們聽,以使大家明確自己立德樹人的責任之大,也講給望子成龍的家長們聽,使大家能更好地處理與教師的關係。

以上。


落思rose


1.這個教師教育水平好嗎?因為作為家長會先考慮教師的教育水平,認為教師教育水平高,自己小孩一定會學習更好。

2.這個教師在這個班教齡有幾年了?是有經驗的老教師還是剛剛畢業分配來學校的,心想老教師經驗會豐富些。

3.這個教師有責任心嗎?因為老師有責任心是不一樣的,孩子在有責任心的老師班上學習,家長心裡會踏實些。

4.這個教師性格如何?會對我小孩好嗎?好多家長怕教師性格不好,會影響到自己孩子,孩子不喜歡上課老師的話,一般上課會開小差,很難專心學。

我也只是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思考的深度可能不夠,歡迎大家給建議,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