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狼遇到人類嬰兒不是吃掉而是養大?

娛樂小說不打烊


狼孩子怎麼來的?

如果是一隻母狼,新生嬰兒身體帶有羊水的腥味據說與動物的很相似,還有一點新生嬰兒吮吸的聲音很大程度喚醒了狼的母性,狼母愛爆棚後將嬰兒視為己出帶走養大。如果遇到哺乳期的母狼則更加幸運了。但是遇到公狼就不會那麼好命了。世界上已知的由狼哺育的嬰兒就有
三十多個,而其中最著名的也就是在印度發現的那兩個孩子。但是這些被狼養大的孩子來到人類社會以後,不習慣吃熟食,只喜歡吃生肉。對人類的其他東西都一律採取拒絕態度,融入不了人類的社會。


A果薇


狼的性格是很難讓人揣摩的,畢竟狼到底怎麼想的也不會告訴你,就算告訴你了,你不是也聽不懂嘛~


狼是十分聰明的動物,野外的動物會通過分辨你有沒有攻擊性以及威脅性才會對你發動攻擊,當狼覺得你不具備攻擊性而且恰巧它正好還是哺乳期,那麼它可能會選擇餵養人類嬰兒,這也源於母性。

在狗的身上其實可以看到狼的影子,不過大狗多麼瘋狂,上躥下跳的,但是一但看到主人的孩子,其行動都會特別的小心,別小看犬類,聰明的狗智商都有6、7歲的樣子,野外生存的狼智商顯然會更高一些。

全世界一共被發現了30多名由動物養大的孩子,其中10多例由狼養大的孩子,人們成為狼孩,但針對他們這樣的人,也有其獨特的稱呼,“莫格利”!



莫格利是針對狼養大孩子的稱呼,他們通常生活習慣和狼一模一樣,吃東西是撕咬狀,然後四肢奔跑並且在夜晚會對著月亮嚎叫。世界上最著名的狼孩,是印度在1920年發現的兩名女性狼孩,被發現的時候一名8歲,一名2歲,只是小的發現後不久就死亡了,而大的在1929年也死去。


據傳說,羅馬的建立也是和狼孩脫不了關係,這一點可以上網上查找,當然因為是傳說,就不多加描述了。但2007年俄羅斯發現的男性狼孩,雖然最後還是逃回了森林,但卻讓研究人員發現了很多。

大部分狼孩都是被拋棄在森林之中或者是渺無人煙的地方,被哺乳期的母狼發現了,從而帶回去撫養。至於為什麼狼不吃嬰兒,這源於狼很少吃人的習慣。大部分狼除非是餓急眼了才會吃點人,很多狼會避開人類生活的地方生存,不是生活所迫,狼都不會貿然的攻擊人類,而且假如因為什麼事情攻擊人類了,也都是搶奪食物,它們會將人類咬死,留下屍體不吃,可能所有食肉的動物的天性都是不吃人,大部分都是因為入侵了它們的領地,被當做入侵者而殺死。

狼十分聰明,對於沒有攻擊性的人類,尤其是孩童,大部分都不會吃的,更多的是心生憐憫而帶走。有的人可能懷疑狼沒有這麼高的智商,但這其實只是母性氾濫,涉及不到多少智商問題,況且狼的智商真的不低,成年的狼比狗的智商要高,而高智商的狗,真的很嚇人的~

所以,狼孩的存在是狼高智商和母性氾濫結合的產物,如果母狼不在哺乳期的話,狼孩的存在微乎其微,哪怕不被狼殺死,也會被其他的動物殺死的~

喜歡請關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月亮灣拉布拉多


我們時常在電視上或者紙質報道上看到這種故事——一個小孩子由於種種原因被父母拋棄,然後被狼叼走。

幾年之後被發現,這時的小孩已經長大,但是和平常小孩不一樣了,他們不打理頭髮,不吃熟食,自己捕獵,會嚎叫,卻不會說話,和狼的生活習性相差無幾,我們稱之為“狼孩”。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我們常常有疑問,明明狼在我們的慣性思維裡,兇猛,冷血,是個殺手一般的存在,人們遇見了逃都來不及,但是它們卻接受了一個小孩,當然原因有很多。

第一個原因,這個現象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我們知道,狼是十分聰明的動物,嬰兒有羊水的味道,而且狼本來就有洞察危險的能力,在幾經觀察後發現小孩子在它的安全模式之中,它也就不會傷害小孩子了。

第二,就是嬰兒運氣好,啼哭的小孩子,在某些方面激起了狼的母性,把嬰兒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所以願意將之養大。

轉念想想,如此兇猛的野獸——狼,尚且對嬰兒不忍心傷害,嬰兒的父母是不是過於狠心了?

其實,我看過好多關於狼的感人故事,其中有一個是狼被陷冰湖,好心人把它救起,這個人被凍壞了,狼起來後遲遲沒有離開他選擇靠著他給他溫暖,還有很多類似的,有一句話,說,狼若回頭,不是報仇就是報恩,動物的感情往往比我們想的要細膩,真誠。

由於很多原因,狼在我們心裡是讓人害怕的,它們往往陰險,狡詐,是動畫片的反派,但是實事求是的說,狼捕獵是它們的天性,正如我們吃飯一樣平常。

還是希望以後少看到狼孩故事的發生,小孩子還是更需要家人,朋友,需要正常的生活,作為父母,對小孩子應該有責任陪伴,照顧,而不是選擇拋棄。

狼之所以選擇把孩子養大,因為它把嬰兒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保護他,照顧他,想想多麼不容易,許多父母自己帶過孩子,我們也見過帶孩子,孩子稍不注意就可能生病。

但是在一個野外的環境,有風霜雪雨,它把孩子帶著挺過來了,要經歷春夏秋冬,要各種哭鬧,它沒有放棄這個本來就跟它沒有關係的生命,教他生存,要面對其他動物傷害的威脅,它保護著他,想想孩子可以活下來,是經歷了多少艱辛,有多麼的不容易。

這種感情,把自己當成母親,給一個不是同類孩子的愛,又是多麼純粹和偉大,它的這種情感是感人的,母愛本就偉大,放開拋棄自己的孩子的人不說,世界上所有母親愛自己的孩子都是無私的,推己及狼,這種愛原來可以超越物種,著實讓人感動。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評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瀉藥,我們可以在很多書籍或是影像資料中看到“狼孩”:狼孩是從小被狼攫取並由狼撫育起來的人類幼童。世界上已知由狼哺育的幼童有10多個,其中最著名的是印度發現的兩個。狼孩和其他被野獸撫育的幼童又統稱為野孩。

有學者研究表明:哺乳動物收養人類嬰兒的情況是在特定條件下發生的;即:當非飢餓狀態下且正處於哺乳期的動物遇到人類飢渴的嬰兒時;嬰兒本能地將動物視為母親,岀現吮乳行為,而哺乳動物感覺不到危險,又收嬰兒吮乳行為引導,產生

“護幼形為”,並最終將人類嬰兒“視同己岀”,狼是結群的“社會性”動物,兼“母系社會”,同時狼的數量較大,因此才會有狼孩的出現。通俗一點解釋:

1、狼是比較有靈性的生物,如果有狼崽夭折了,那麼母狼會十分傷心甚至不吃不喝。如果這個時候母狼遇到了人類嬰兒,可能會母性爆發,不捨得吃掉小孩。此外,處於哺乳期的母狼,奶漲的嚴重,也不能像人類一樣把多餘的奶水吸出。而嬰兒不僅可以拯救自己氾濫的母愛,還可以解決奶漲的煩惱。

2、嬰兒初生時味道是純淨的,胎生動物本能裡都能辨別羊水的味道,母狼通過辨別羊水氣味,感覺不到危險,加上此時並不飢餓,又處於哺乳期,那麼就有可能把嬰兒收藏起來。慢慢嬰兒身上沾染了狼的唾液、糞便等氣味,會使母狼誤以為是自己的孩子。


故事客棧


我是孫寧,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

關注我們的頭條號,私信回覆:“微課堂”,送您華大心理精品微課。

狼撫養人類的孩子,可見於世界各地的一些傳說及報道中。


最著名的“母狼乳嬰”的傳說,來自羅馬古城建城的故事。相傳,公元前7、8世紀,羅馬國王被其胞弟篡位驅逐,其子被殺死,女兒與戰神結合,生下一對孿生兄弟。篡位的弟弟把這對孿生嬰兒拋入河中。落水的嬰兒們幸遇一隻母狼用奶汁哺餵成活,後被一獵人養育成人。兩兄弟長大後殺死了篡位的國王,迎回了外祖父。兄弟倆又建立了新城,命名為羅馬。為感激母狼的養育之恩,“母狼乳嬰”圖案被定為羅馬的市徽。當然,這是善意的傳說了。


已知的世界各地報道中,由狼哺育的人類孩子至今有十多例,人們將他們稱為“狼孩”。

那麼狼真的是哪怕滿身殺戮,對於一個出生的嬰兒,也是不會吃掉,而是養大嗎?

根據學者們的研究表明:哺乳動物收養人類嬰兒的情況只在特殊條件下才會發生,並不是普遍現象。


第一,狼發現嬰兒時,處於非飢餓、且自身在哺乳期的狀況下。狼是比較有靈性和智慧的動物,如果有狼崽夭折了,母狼會非常傷心甚至不吃不喝。如果這時遇到人類的嬰兒,可能會母性爆發,不捨得吃掉嬰兒;並且,處於哺乳期的母狼,漲奶嚴重,人類的嬰兒的吮乳行為,可以解決母狼的漲奶情況。


第二,嬰兒出生時的氣味是純淨的,胎生動物本能裡都能辨識羊水的味道。母狼通過辨別羊水的氣味,感覺不到危險,又受到嬰兒吮入行為的引導,產生“護幼行為”,就有可能把人類嬰兒收起來撫養。慢慢嬰兒身上沾了狼的糞便、唾液等氣味,會使母狼以為它是自己的孩子,繼續哺育。


第三,人類的嬰兒出生時是看不清周圍事物的,分辨不出人和其他動物的區別,當母狼靠近時,它本能的尋找乳頭吮吸,把母狼視為母親,並不會感到害怕,就建立了母嬰關係。


同時,因為狼是結群的“社會性”動物,又是母系社會,同時數量也較多,才會出現“狼孩”現象。

但這樣的個例畢竟是罕見的,人類嬰兒的撫養,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質、提供穩定的依戀關係及隨成長不斷的訓練社會化。人類的知識和才能是在社會環境中逐漸實踐而產生的,並非天生。


所以就算僥倖被狼群遇到養大,也可能很早就會夭折或死亡,同時極難迴歸人類普通社會。所謂的“狼孩”便是如此,在一段成長時期內,喪失了人類的社會環境,永遠無法學會正確的走路、說話,自理等,也無法養成人類的習性、智力和才能,無法融入社會了。


孫寧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諮詢師,精神動力學取向,熱懇、溫和、堅定、陪伴、探索 傾聽你的煩惱和痛苦 陪伴走上一段心路旅程,發現每個生命本身具有的力量 提供另一個角度看見自己 協助移去阻擋你的障礙 活的自在。


諮詢領域:

1. 各類身心症狀、強迫、恐懼、失眠、焦慮、情緒抑鬱等心理困擾

2. 兒童及青少年發展適應及親子關係問題

3. 婚姻家庭、情感困擾、職場壓力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歡迎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以前狼多,經常有小孩被叼走,父母爺奶都很傷心,鄰居見他們太傷心就安慰說“狼時常叼走小孩,其實是叼了去當做小狼崽養呢”,家裡人一聽小孩還有活著的希望,說不定未來的某一天又能再相遇呢。這樣是不是就不太傷心了。



狼孩什麼的都只是聽說而已,是真是假誰知道。


羈旅前行


有的狼遇到嬰兒沒有吃掉而是養大,也許這是隻母狼吧!

首先,經常聽說“狼孩”的事情,說的應該就是被狼叼走卻活了下來的孩子。這是什麼情況?狼不吃肉了?不是,只是可能這個嬰孩遇到的是隻在哺乳期的母狼吧!狼鼻子很靈,當嗅到是個沒攻擊性的嬰孩,母狼決定餵養他。



其次,狼也有丟失自己狼崽的事情。可能這個嬰孩遇到的是隻正在尋找狼崽的母狼,當它嗅到嬰孩以後,母狼把他叼走當自己的狼崽養。



最後,如果這個嬰孩沒有遇到這些有故事的母狼,而是遇到一個很飢餓的公狼,那他就沒那麼幸運,很可能被狼給吃了。



希望我的答案能幫助到你,歡迎大家補充。

喜歡小動物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


我和寵物的故事


這主要是因為我們並不太瞭解嬰兒和狼。

嬰兒半歲前是不愛得病的,有人說是接收到了母親更多的免疫物質。母親尚不能免疫自己康健呢,又拿什麼去免疫兒女?如果把嬰兒從孕育到出生看成一個階段的話,那出生時無疑是最強壯的時候,從生物的生長規律來看,強壯的生命體都會保持一種持續發展的狀態,這是天性使然,是生命的力量。

在現有的生物當中,只有人類是五行全的唯一一種生物,縱觀各類動植物,他們的五行都不全,所以有很多動物達到靈魂出竅的境界後,一般都藉助人體,以救苦難之名貪婪享受人間之樂,真正修行的很少會藉助人體。而人類雖擁有全五行帶來的高智商,卻因為慾望所然遠離了道,從而失去了更多的天性和本能。而嬰兒恰恰相反,尤其在剛出生後,他是世間最純潔淳樸、至真至柔的生靈。道家人認為嬰兒是“含德之厚”的最高象徵,接近修行人的最終目標:不嗔不氣,不為不爭,無慾至柔,生機盎然。故很多知命理的人都把嬰兒稱為神,通過擁抱嬰兒為自己帶來好運!

狼是群居動物,一般以家庭為單位,數量多在七匹左右,最多的也有四個家庭群居的。狼群有領域性,有嚴格的等級制度,有明確的分工和責任,有成熟的群體獵食方法和肢體語言。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會適時而變的採用不同的獵食方法和策略。可見狼的智商,或者說動物的智商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低。它們在天地之間自然的生活,感受的也是五行之正氣。除了在太飢餓的情況下,它們能明確的感知嬰兒的淳樸。其它動物的幼崽是達不到這種效果的。

狼很博愛,它們對群體中成長的其它小狼,都如自己的幼崽一樣呵護備至,疼愛有加。所以當它們遇見單獨的嬰兒時,它們會以為是無人生養的,那種強大的母愛就會在此刻爆發,一般都會把嬰兒帶走並養育。狼崽的生長期很短,一般的半年就會自己找食物了,而嬰兒的生長期卻要很長,所以狼對嬰兒的養育也是十分有耐心的!

而嬰兒多數不能適應狼族的生活,因為冷暖、食物、疾病、感染等大多都會死掉,能夠存活下來的都是少數的,被發現就更少了。

其它的也有很多動物,雖然不會養育嬰兒,但它們接觸到嬰兒後,一般都不會傷害的。

瞭解生活,關注更多玄學知識!


玄同閣傳統文化


看到這個問題,狗哥第一反應就是“狼孩”。對於狼孩的存在,全世界案例太多,這就說明它的真實性,那麼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全球鼎鼎有名的是個狼孩事件。

印度狼孩

印度狼孩是世界上被發現的最早的一個事例,故事是這樣的:1920年,在印度東北的一個小鎮上,每到夜晚人們都會看到兩個人形的爬行動物在森林中出現,後面還跟著3個大狼。後來獵人打死了這隻大狼,在他們的狼窩中發現兩個裸體女孩,其中大的年約七八歲,小的約兩歲。這兩個小女孩被送到米德納波爾的孤兒院去撫養 ,還給她們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瑪拉,小的叫阿瑪拉。到了第二年阿瑪拉死了,而卡瑪拉一直活到1929年,具撫養者說:狼孩死的時候大概是16歲左右。這就是90世紀中第一次出現的狼孩的故事!

莫斯科狼孩

2007年俄羅斯警方在俄羅斯中部一個山區發現一名“狼孩”,他具有狼的生活習性:像狼那樣嗥叫,像狼那樣吃生肉,手指甲和腳趾甲就像狼爪,而且見人就咬。他已成功利用野外生存技能逃走,警方和醫學人士擔心,他會成為病毒和傳染病的來源,被警方抓住送進了醫院。

柬埔寨狼孩

據泰晤士報2007年1月19日報道,一個骯髒不堪、赤身裸體的女子偷吃叢林中伐木工人的大米時被捉住,人們都叫她“狼孩”。一名男子見到她後竟然立即認出“狼孩”是他18年前丟的那個女兒,他早就放棄了尋找的念頭,沒想到在父女會以這種形式重逢。

以上狼孩故事均摘自舊日新聞,那麼看到這些真實的狼孩故事,說明狼(母狼)具備母性照顧幼崽的天性,在看到小寶寶的時候,它們如果不選擇吃掉,那肯定就是為了展現不一樣的一面,可能就是來自一個母親光輝的一面。但是被狼照顧大的孩子,都完完全全被狼化了,他們不懂說人話,沒有人類的飲食天性,而且有科學顯示稱不少狼孩的壽命基本和狼相似,這可能跟他們的生活習性有關。

如果你也是喜歡毛孩子的家人,記得關注狗哥哦。歡迎大家點贊分享收藏,讓更多人的鏟屎官學習養狗養貓常識。


狗知事


這是千真萬確的真實故事。

我原籍老家的村子坐落在甘肅臨夏墩子山山麓。記得那是前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時候,狼在墩子山活躍得很厲害 ,常常發生羊和人畜被狼傷害的事情。

那是夏天的一天中午,我們村裡的一個三歲不到的女孩出門走丟了,孩子的父母找了整整八天,也沒找著孩子的影子,估計是被狼吃掉了,就是沒吃掉,這麼小的孩子,餓也會被餓死了。孩子的父母失望了,心死了,就放棄了對孩子的繼續尋找。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這天中午,女孩的父親拿著鐮刀,揹著背兜,去村子底下苜蓿地裡割苜蓿,突然,他看見自己丟失了半個月的女孩,正在苜蓿地裡玩耍。孩子父親驚喜地邊喊叫著孩子的名子,邊慌忙朝孩子跑去……

突然,孩子身邊躥出一隻母狼,母狼望了孩子父親一眼,不慌不忙地跑出苜蓿地,消失在深草溝壑裡,不見了影子。

孩子的父親跑進苜蓿地,抱著孩子仔細尋找,終於在苜蓿地斷崖邊發現了一個被茂盛的草木遮掩著的狼洞。裡面有七八隻剛剛開眼的小狼崽正在玩耍……

孩子的父親和村裡人看這母狼“好兔不吃窩邊草”,感激這母狼的俠義和慈愛,所以也沒有傷害這窩狼崽和母狼。從此,我們村裡人就和這窩狼公開地和平共處了……

這母狼一家在我們村裡生活了好多年。其它的村莊經常發生狼傷害人畜的的事情,但我們村裡卻平安無事。村裡人還說,就是其它狼來禍害咱們村子,這窩狼也要和外來的狼拼命搏鬥,保衛咱們村子不受別人禍害,以免嫁禍於它……

從此看來,“好兔不吃窩邊草”,這是真實的事情!聰明的動物會懂得,它如果傷害了鄰居村裡人,鄰居村裡人就會報復傷害它和它的孩子家人。所以,聰明的狼不傷害同村人和鄰居,並且特意保護鄰居和同村人,會故意討好鄰居村裡人 ,這是聰明的動物聰明的一種正常的思維邏輯表現,是聰明的動物所具有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戰略!其實也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必要……

後來,這窩狼在五十年代的全省性的“打狼運動”中滅族了!

離我們村不遠處的一條溝叫陰窪溝。聽說公社打狼隊在陰窪溝打狼,我們一夥調皮的孩子們就揹著父母,偷偷去看熱鬧。我們爬在狼洞上方的安全處遠遠的圍觀,只見狼洞口圍滿了手拿鐵鍬等武器的青壯男人,公社打狼隊的勇士們脫光了衣褲,只穿一件遮羞的三角褲衩,嘴裡叼著明晃晃的刀劍,把狼活活的從狼洞裡揪出來,用繩子捆綁著抬走了……

聽大人們說,那些只穿一點褲衩,爬進洞捉狼的勇士們,是我們公社的幾個身強力壯有膽量和功夫的地主,公社領導許諾,他們進洞把狼全捉出來 ,就馬上把他們的地主帽子摘掉。所以,這幾個地主為了摘掉地主帽子,就和狼拼了……

大人們說,人脫光衣褲赤裸裸進狼洞捉狼,狼一見不穿衣褲的手拿短刀短劍的光溜溜的人,誤當作其它什麼不可戰勝的兇狠怪物,嚇得渾身發抖,任憑這光溜溜的怪物扯著,拐乖地走出洞來……

狼被拉出洞來,望著洞口這麼多人圍著,嚇得後腿被屎尿淋溼了,往日的兇狠模樣根本就沒有了!只見它們夾著尾巴,流著屎尿,抿著耳朵,渾身哆嗦著,別提有多可憐了!

我們村裡的這窩狼被滅門的消息傳到我們村裡,不少人傷心得哭了。但是這是國家的政策,其它村人們的強烈要求,我們村裡人也是愛莫能助的……

那個被母狼餵養了半個月的小女孩的父母家人聽說這母狼一家子全被公社打狼隊打死剝了皮,他們都傷心得好幾天不想吃飯……她們一家人哭罵公社的打狼隊不得好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