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隨著生存壓力的增加,以及可見的未來對於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了整個家庭的首位。

但是由於輿論的導向及國家教育方針的轉變,很多家長也開始迷茫,“我的孩子到底該學什麼?”“他今天所學習的內容到底會對他將來的生活帶來多少好處?”。

今天不討論應試教育,也不討論孩子到底該不該上輔導班,只是想讓大家搞清楚孩子學習成長的兩個關鍵詞,天賦與興趣。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你們一定知道他是誰

這個人稍微有點年紀的都應該認識,他一定是NBA歷史上最偉大的運動員,沒有之一。6次NBA總決賽冠軍,14次MVP獲得,入選14屆全明星。。。一系列數據都能證明他籃球運動生涯的輝煌,全世界又有多少人是因為他才愛上籃球的。

可是你知道嗎?喬丹從小的志向是成為一名棒球運動員,並且很小時就成為了一名棒球隊員。嗯,大約9歲吧。而且他的父親也是希望他成為一位棒球運動員的,即使他拿了第一個NBA總冠軍仍然認為他更適合棒球。

而且喬丹在拿到第一個三連冠之後,因為父親的去世,為了悼念父親,他確實去打了兩年棒球。至於水平嗎?不太好說。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知乎大神對喬丹棒球水平的評價

很慶幸,他打了兩年棒球就回來了,繼續打他的籃球,球迷也多幸福了幾年。

這裡我們其實可以發現,喬丹最感興趣的是棒球運動,那是他從小就在學習並且受到的父親刻意培養。但是他的身體,他的天賦,卻讓他最擅長打籃球。

你能想象嗎?如果喬丹13歲時不是拿起籃球進行訓練,而是一直在打棒球,那他會取得今天的成就嗎?

即使他再刻苦努力,也許可以在棒球場上取得一定成績,但是我斷定,一定不會像他在籃球場上如此輝煌。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康多莉扎·賴斯

美國總統小布什執政期間,美國迎來了第一位女性非裔國務卿—康多莉扎·賴斯。

可是賴斯在15歲上大學主修的是鋼琴,直到大二時參加一個音樂活動時,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我碰到了11歲的孩子,他們只看一眼就能演奏我要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演奏的那一天了。”

從那之後她改變了自己學習的方向,放棄了對音樂的追逐,才能有了後來的政壇女星。

對於教育,發現天賦比培養興趣更重要

有句話說,天賦決定你的上限,努力決定你的下限。這句話很有道理,即使你在努力的學習音樂,可是你去看看貝多芬,你去看看莫扎特,他們取得的成就根本不是你通過努力能夠獲取的。

我們是要努力的,是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但是作為一名家長,我們在不抹殺孩子興趣發展的同時,更該做的的去發現孩子擅長的領域。你的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特別的強,明明是個理科苗子,可是你偏偏想培養他唱歌跳舞,好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天賦呢?

你能想象讓愛因斯坦去學鋼琴嗎?讓牛頓去唱歌劇?

讓一個孩子做一樣他感興趣但是不擅長的事,不就相當於自廢武功嗎?

而且最重要的是,興趣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天賦不是,天賦是挖掘出來的。我們最該做的是讓孩子儘量的多去嘗試學習更多的才能。慢慢的去發掘他的天賦,然後培養他對自己擅長的領域產生興趣,這樣的話,他學習起來才能更加的事半功倍。

當然也有極端的例子,孩子就是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感興趣,無法轉移興趣,那麼也不要去強迫他,只要不耽誤他去學習擅長的領域,多一門興趣,即使無法取得成就,也是將來紓解壓力一種方式。

作為一名成年人,能夠從事自己擅長並且感興趣的工作一定是幸福的。從事自己擅長的工作,業餘可以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也許稍顯遜色,但也會幸福的。可是從事自己感興趣卻不擅長的事業,大概只能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吧。

你擅長的事,只要努力,大抵都能做的很好,可是做你不擅長但是感興趣的事,即使在足夠努力也許只能遠遠的仰望那些有天賦的人。

我們在培養孩子廣泛興趣的同時,其實更該幫助他找到他擅長的部分,發掘他的天賦並加以重點培養。這才是為孩子將來的翱翔天際插上了翅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