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考不考,為什麼家長會時不見其老師

小學《道德與法治》和《科學》早已正式納入各地的考試,然而作為非主科科目,在各學校真正所佔的地位卻一直異常尷尬。在絕大部分農村,《道德與法治》和《科學》聊勝於無。

造成《道德與法治》和《科學》如此卑微尷尬的地位的原因是什麼呢?聽小徐老師娓娓道來。

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考不考,為什麼家長會時不見其老師

一、很多學校,尤其是農村學校,沒有教《道德與法治》和《科學》的專職教師,都是主科老師兼職。

目前農村學校小學1-6年級,大多每個班只有2-3個老師,分別是語文、數學、英語。一二年級沒有英語,就只有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兩個人一個班。

上課的時候,上午語文老師上課,下午數學老師上課,其它各科,包括《道德與法治》《科學》《美術》《音樂》《書法》《體育》等各科均由這兩位老師兼職。這樣一來,可想而知,其他科目的地位和教學的效果。

拿小徐老師所在地的農村小學來說,《道德與法治》和《科學》因列為考試科目,老師會在臨考前,拿出幾節課來,給孩子們串講一下,而美術、音樂、體育、書法等科目因沒有列入統一的考試科目,而幾乎沒人正經上。

不僅是農村的小學,縣城和小城市的小學,也存在不按課表上的現象。

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考不考,為什麼家長會時不見其老師

二、《道德與法治》和《科學》雖然列入考試科目,但因沒有專職教師,因此不參與老師的評優評模考核項。

老師的考評,一年一次,而學生成績是考評的參考條件之一,但考評時對於兼職小科的老師,只考評主科成績,這樣一來,老師也就不在乎學生小科考多考少了。

三、非主科教學之所以進行得不紮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主科要教內容太多,非主科教學時間被主科教學所擠佔。

拿小學二年級來說,僅生字一項,會寫的就有250個字,會認的字高達450個字,還要學生會熟練組詞,瞭解字義,詞義,能熟練區分形近字,同音字等,再加上25篇以上的課文教學,要想讓孩子們考出90分以上的好成績,就需要大量的時間練習,於是各學校為了突出學生主科成績,必然就忽略小科成績。

我們自上世紀90年代就一直落實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然而十幾年過去了,對一些教育比較落後的地區來說,很難實現。

小學《道德與法治》《科學》考不考,為什麼家長會時不見其老師

其實很難實現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專職教師的缺失,你讓語文老師兼職教音樂,你讓數學老師兼職教體育,如果兩位老師擅長並愛好此類教學還好,還能像模像樣的上上兩節課,然而如果不擅長的呢,何況這類課又不考,考了也不考評成績,這樣一來,兼職上小科的老師就把小科全部上成了主科,也正因為如此,開家長會時,家長們從來沒見過道德與法治和科學老師。

總之,如果不給各學校配備專業的專職教小科的老師,那麼開全科目,實現素質教育,就只能是口號,什麼時候,各個學校語文、數學老師不再兼職教學生其他所有科目的時候,我們的教育才能從根本上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