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3 巾幗英雄:樑紅瑾

和我們相差不到十歲的一位女博士

近日驚動全球

“學術新星”稱號評比由MIT舉辦

僅有62名女性獲選

亞洲只有梁紅瑾一人入選

巾幗英雄:梁紅瑾

梁紅瑾

巾幗英雄:梁紅瑾

梁紅瑾博士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評選為2015年度電子與計算機領域“學術新星”(Rising Stars),並受邀於11月8日-10日赴麻省理工學院參加“學術新星”研討會。 “學術新星”的評選從2012年開始,用於發掘世界上年輕優秀的女性電子與計算機科學家與工程師,支持她們發展學術生涯。2012年和2013年的“學術新星”評選由麻省理工學院主辦,2014年由加州伯克利大學主辦。今年的“學術新星”繼續由麻省理工學院主辦,共有62位女性獲選,其中在讀博士生40多位,其餘為近幾年內畢業、學術生涯尚未穩定的博士後或研究員。獲選女性分別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瑞士等國家,僅梁紅瑾博士一人來自亞洲。

巾幗英雄:梁紅瑾

(梁紅瑾為第一排左起第五人)

“學術新星”女性學術生涯研討會重點關注尋找學術工作時期及學術生涯初期的困難和經驗。今年的研討會中,“學術新星”們首先通過簡短的學術報告或海報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之後,麻省理工學院電子與計算機系的聘用工作委員會成員講解了聘用工作的流程和要求,年輕教授們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經歷,資深教授們闡述了領導才能的作用和意義。此外,研討會還邀請了多位來自美國其他一流大學的教授對研究經歷陳述、教學經歷陳述、推薦信等申請材料的寫作進行指導。麻省理工學院的女教授們與“學術新星”們一起進餐,傳授經驗,解答疑惑。

會議結束後,梁紅瑾博士應邀訪問麻省理工學院電子與計算機系,做了題為“公平調度下驗證併發對象的程序邏輯”的學術報告,並與電子與計算機系的教授和學生進行了深入的學術交流。

梁紅瑾博士2009年本科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推免進入中科大計算機學院攻讀博士學位,2014年博士畢業後留校工作,在計算機學院擔任特任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程序驗證與高可信軟件。此前,梁紅瑾等曾多次在計算機領域的頂級會議及期刊上發表論文,並於2015年獲中科院優秀博士論文獎。

巾幗英雄:梁紅瑾

在我們普通人眼中

梁紅瑾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DOLL

“學術新星”的背後是不為人知的汗水和努力,梁紅瑾用自己的故事向廣大程序媛證明,在計算機領域,誰說女子不如男!

梁紅瑾老師是一個女強人

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