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奧運會盛宴已經漸入佳境。就在剛才,美國泳壇傳奇「飛魚」菲爾普斯在男子 4×200 米自由泳接力奪冠,這也是他歷屆奧運會以來獲得的第 21 枚金牌。

然而這個時候,我們在網上看到的更多評論,不是有關這塊金牌本身的,而是更多圍繞菲爾普斯身上的紅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拔火罐」。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外媒也不甘示弱,紛紛開始科普,「Olympics in bright red spots: What is cupping?」著名的 CNN 這樣對歪果仁們開始科普。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CNN 今日新聞,我們從這篇中也能學到很多,比如 cupping 這個單詞)

不僅僅是菲爾普斯,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運動員(特別是奧運選手)使用火罐作為康復理療手段,甚至在演藝圈,都有不少明星使用,火罐也成了一種新的時尚。

美國體操國家隊運動員 Alex Naddour 和白俄羅斯的 Pavel Sankovich 也都是火罐愛好者,他們也把治療圖片了網上。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那麼這種「拔火罐」到底有什麼神奇功效,為什麼菲爾普斯們會對其如此熱衷?還有其他類似的療法麼?

火罐:中國發明?

與大部分人的概念不同,中國並不是唯一一個發明拔火罐的國家。但是我們的「火罐」走得更遠,被接受得更廣泛。

中國、古埃及以及古希臘地區分別出現過類似的治療方式。在中國,一般傳統方式是由在器皿內燃燒,從而導致壓力,一般稱為「火罐」(英文名為 Cupping)。

而在中東及古希臘地區,則以其他方式進行達到這一目的(英文名稱為 Hijama)。兩種方式都在獨立發展中傳承到了今天。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現代的 Hijama 操作設備)

那菲爾普斯運用的是那種火罐呢?從他個人自述性質的宣傳片(Under Armor:Rule Yourself)中我們可以看出,他使用的正是中國式的火罐。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拔罐靠譜嗎?

雖然拔罐已經有 2 000 多年的歷史,但拔罐的相關研究很難開展,始終沒有令人信服的研究,也沒法得出可靠的、統一的結論。

研究觀點一:治療腰痛?證據很弱,心理作用居多。

Cho 和他的同事,在 2014 年做了一個針對傳統中醫治療腰痛的薈萃分析,結論是:只有很弱的證據,推薦拔罐治療(亞)急性和慢性腰痛。 研究者認為,由於傳統觀念影響很深,即使有治療效果,也大都是來源於「安慰劑效應」。

研究觀點二:配合其它方法治療時有效,但證據欠缺。

2012 年另一項發表在 PLoS One 雜誌上的研究表明:拔罐療法,可能不只簡單的安慰劑效應。

研究人員來自澳大利亞和中國(一個游泳項目見長的國家和一箇中醫發源國家),他們回顧了在 1992 年至 2010 年間發表的 135 項關於拔罐療法的研究。 他們的結論是:

結合其它方法,比如針灸或藥物治療,拔罐可能可以治療對應的一些疾病。 但他們同時承認,證據不多,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得出一個明確結論。

有人用「火」,有人用「冰」

那麼除了「火罐」之外,有沒有用冰作為理療呢?

答案也是有的,即 Cryogenic chamber therapy(全身冷療法),這種療法的原理也是起源於最早的冰敷,但是在其基礎上改進發展而來。

這種治療儀器像一個大的液氮灌(沒錯就是做實驗的那種),運動員在佩戴相應的保護裝置後,全身浸入液氮蒸汽中,一次治療 10 - 15 分鐘。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接受全身冰凍治療的前法國足球國家隊運動員裡貝里)

這種治療會將運動員全身平均溫度迅速降低,使全身血流量增加,並增加對肌體的刺激,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從而達到減輕疼痛,促進疲勞恢復的作用。

這一點和火罐有異曲同工之處——火罐是通過壓力產生淤血,而全身冰凍療法則是通過低溫刺激皮膚。

使用這種全身冰凍治療的明星更多,美國 NBA 籃球巨星勒布朗-詹姆斯,皇家馬德里的 C 羅、貝爾等足球明星。這些在籃球足球領域泰山北斗般的人物,為了緩解疲勞,不但已經沉迷冰凍治療。為了更方便進行治療,C 羅更花費巨資(約 4.5 萬歐元)在家中建立治療室。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液氮灌中的天皇巨星)

與出口的「火罐」不同,中國男籃,參加奧運會前,在美國集訓,也體驗了美國的冷凍醫療康復技術。這也算新時代的投桃報李吧。

冰火都有了,再來點電

還有一種介於傳統與創新之間的理療方法,叫做肌肉電刺激。

在皮膚表面貼上電極,給肌肉一個微弱的電流刺激,這種方法叫做 Electrical muscle stimulation(EMS),也是運動員們常用的替代醫學療法之一。

美國著名的短跑運動員 Justin Gatlin 就曾在 twitter 上貼出自己接受 EMS 治療的照片。

菲爾普斯的 21 枚金牌,是「拔火罐」和替代療法的功勞嗎?

與拔罐或來源於冷敷的冰浴不同,EMS 完全是一種近現代才出現的醫學療法。運動員和他們的醫生常常認為,EMS 可以促進恢復、減少肌肉抽搐、緩解疼痛,甚至增強力量、促進循環和肌肉信號傳導等等。

臨床醫生們也進行了數十項研究,比如用於增強 COPD 患者下肢肌肉力量、中風患者的手功能恢復等等,可謂「萬能」。

名為「替代」

說了這麼多,這些治療方式適合推廣麼?

禁止興奮劑是現代運動的嚴格要求,這也使得運動員在接受治療藥物時同樣受到限制。,而大量的訓練與比賽又讓運動員十分容易受傷,在這種情況下,不需要藥物的各種理療方式就迅速發展並走到了時代前列。

「火罐」,全身冰凍療法,電療都有其共同特徵,既給予身體一定的刺激,身體會對這種刺激予以反應,並在腦內分泌內啡肽類物質。

內啡肽可以使得運動員減少疼痛,增加欣快感。同時這種刺激也會增加血液循環,給本人的個人感覺是恢復更快更明顯。

但是這些治療適合一般群眾麼?現在來看,還不太適合。

像許多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一樣,拔罐、冰浴、電療,它們的療效很難確定標準,試驗設計也難以做到科學的雙盲或隨機對照。 目前已有的多數研究,規模比較小,設計也不是很合理。

這些治療,在醫學上統稱為替代療法。替代醫學(英語:alternative medicine)是指任何聲稱有類似正規醫學的醫療效果,但並非源於科學方法收集證據的醫療實踐

因此,在其操作實踐上,需要更加專業謹慎。

這幾種治療方法,都需要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否則,針對專業運動員的治療方法,如果照搬到一般體質民眾上,可能會有很大的風險。

拔火罐點火燒傷自己的齊秦就是最好的反面例子;而低溫冷凍治療,如果操作不當,不但容易造成凍傷,2015 年還有一例因為這種治療喪生的病例。

總結一下就是:

奧林匹克運動「更高、更快、更強」的要求,促進了相關對運動醫學,以及各種理療方式的發展。

然而這些治療方法,從目前來的統計學及醫學評估來看,是不適合一般大眾的。如果有相關治療需求,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就診,切勿個人操作,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如有專業內容進展、醫生生活趣聞,歡迎向丁香園投稿。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採納後提供稿酬 1 000 元 / 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