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不努力上進,就會被"縣管校聘"管理淘汰嗎?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不繼續努力上進,將會被"縣管校聘"管理淘汰。你怎麼看?

“縣管校聘”作為一項新的制度選擇和制度創新,成為教師人事管理體制的一個重大變革,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內容。“縣管校聘”對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有著積極作用。為教師在校際間交流輪崗掃除了體制性障礙,是交流輪崗制度的上位制度保障。

有的教師,十多年乃至二三十年待在一所學校裡工作,從來沒有動過。長時間地在一個環境裡窩著,就會磨掉一個人的進取心、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我就見過這樣一個教師,從工作起到現在二十多年一直在一所基層初中,從來沒有調動過。也許他把自己的前景早已看穿了,一輩子就這樣了,每天靠玩網絡遊戲打發光陰。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不努力上進,就會被"縣管校聘"管理淘汰嗎?

因此,“縣管校聘”制度的實施,可以促使教師校際間的交流輪崗,促使教師積極努力,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

客觀地說,“縣管校聘”的初衷是非常好的。

不過“縣管校聘”也可能是一把“雙刃劍”,操作過程中很可能有人情因素,也可能會滋生腐敗。因此有的時候執行起來,最終效果也可能事與願違。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教師也不例外。既然競聘,老師們當然願意聘到生活方便、待遇較高的城鎮學校。而那些偏遠薄弱的農村學校,就會無人應聘,只有在競聘中被淘汰的教師才不得不去。這樣的競聘不但收不到均衡師資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會拉大各校師資的差距。

有人說中小學教師不努力上進,就會被"縣管校聘"管理淘汰嗎?

還有,在競聘中,也不排除有的人為了留在條件較好的學校而動用各種資源關係,而那些在自己學校落聘後被“淘汰”到偏遠學校的教師,難免會覺得顏面無光,自卑失落,工作的積極性是難以保證的。

“縣管校聘”的政策並沒有錯,作為教師的我,只是希望地方和學校能夠真正地落實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