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已開工,“破冰”就在2年後,為未來航母作保障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實際上,早在2018年6月中國廣核集團旗下的中廣核研究院就已經發布過一份招標公告——將開始建造一艘核動力船舶,並將其打造成為一個“實驗平臺”。項目建造週期24個月,也就說,在兩年後這艘實驗船將會驚豔亮相世界。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已開工,“破冰”就在2年後,為未來航母作保障

招標公告顯示,這艘核動力船舶,將是一艘排水量達到3萬噸的船舶,設計吃水8.32米,具備自航能力和DPI動力定位能力,在核動力航行或是柴油動力輔助的情況下,最大航速將可達11.5節。與目前船長134米、排水量達2萬3千噸的俄羅斯的北極級相比,中國設計的核動力船舶的船型尺度長125米、寬30米、型深18米,有望成為世界最大核動力破冰船!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已開工,“破冰”就在2年後,為未來航母作保障

儘管第一艘核動力船並不是軍迷們所期待的航母,不過,中國航母的計劃中,核動力發展是必不可少的。根據已公佈的艦載電力資源供應要求看,未來在建設電磁彈射航母過程中必會選擇核動力系統。所以,目前核動力破冰船可以看作是中國航母發展的過渡,為建造航母積累經驗。若是沒有經驗盲目研製航母,或許也會造成航母性能上的缺失。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已開工,“破冰”就在2年後,為未來航母作保障

其次,建造核動力破冰船的第二大原因是為了北極。北極地區蘊藏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煤礦等,很多有能力的國家都早已佈局北極戰略,希望搶佔先機,開採出來的能源用來推動本國的可持續發展。

開闢新的北極海上航道,博弈未來。海上航道的重要性眾所周知,幾乎不亞於能源蘊藏、生產中心。隨著目前海上貿易的發展,世界上不少重要航道都在臨近國家的管控中,使得一些國家的船隻一旦途徑該領域便很有可能受到刁難。

中國首艘核動力船已開工,“破冰”就在2年後,為未來航母作保障

2019年就有針對北極地區的一項10年戰略計劃,由加拿大提出,需加強軍事部署應對國際競爭,致力於西北航道即歐亞大陸之間的海上捷徑的主權行使。當中國這艘核動力破冰船建成之後,便可以開闢出一條新的北極航道,從而保障本國船隻、商隊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不受他國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商業發展,更有利於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尋求發展。

2019年,我國“雙龍探極”,雪龍1號與雪龍2號亮相南極,引起世界關注,今年,第三艘核動力破冰船也已開工,為將來的“北極戰略”和航母建造做準備,我們都倍加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