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1

災難是一面放大鏡

照出了我們平時忽略的角落


我這兩天,看到了一則令人揪心的新聞,有很多想法,想要和我讀者們分享。

2月29日上午,河南鄧州初三年級的14歲女孩李某敏因家中貧困,沒有錢買手機按時跟聽學校網課,絕望之下選擇了自殺:大量吞服母親治療精神疾病的藥物。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她的家裡只有一部手機,姐姐和弟弟也要用,李某敏能用的時間沒多少,也因此落下了許多功課,同時還要面對老師和同學們的質疑,一下子想不開,鑽了牛角尖。

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被很多人當笑話講的新聞。

很多小學因為用阿里的釘釘給小學生上課,小學生們一怒之下給釘釘大量打一星,逼得釘釘下架了。

一邊是有條件,卻不想學;另一邊是沒有條件學,選擇輕生。

很多時候,這才是我們面對的真正現實。

打開抖音、打開小紅書,你會感覺中國早已進入發達社會,有錢人遍地都是。

但大數據會告訴你,中國有10億人從未坐過飛機,只有4%的人擁有本科學歷。

在城裡,一雙鞋的價格可能就要好幾千,而在農村,種1畝地1年的收入可能也只有1000多元。

我們之所以覺得大學生都要爛大街了,覺得怎麼抖音、小紅書裡都是有錢人,只是因為倖存者偏差

就像每年春運的票很難買,但只要你上了車,會發現身邊每個人都有票;在北京買套房很難,但你要是去一趟房產交易所,會發現去那兒的人至少都有一套房。

我之前寫過,疫情就像一面照妖鏡,既照出了美好也照出了醜陋。

同時,它也是一面放大鏡,照出了很多我們平時會忽略的角落。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2

越是“放羊”

越底層的孩子將越喪失機會


之前看到有人說,視頻教育能拉平城鄉教育差距,因為可以讓城市裡名師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絡給偏遠山區的孩子上課。


卻忽略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手機自由,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流量自由,上網自由。

還有人說,素質教育能讓教育更公平。

卻忽略了,不是哪裡的孩子都能有錢、有時間去培養“素質”。


這些年裡,我們唯恐孩子們學習太辛苦。


於是,從語文課本里去掉了大量文言文,中學生也可以不必讀太多的魯迅了。


甚至於,去年還要一度去掉很多古文多音字,留下最好讀的那個讀音。


只為了讓孩子們學的“更輕鬆”。


問題是,你越是想要孩子們“輕鬆”,越是強調要有更多的時間去搞“素質教育”。


對那些貧寒地區的孩子將越不公平。


說白了,越是“放羊”,越底層的孩子將越喪失機會。


因為官方再減負,也只能在義務教育的課堂裡減。


減下來的這些內容,有錢的孩子可以通過各種補習班去補回來。


他們的父母也會有意識地去“逼著”他們學習。


而那些還在為生計而奔波的家庭,誰有功夫去考慮孩子在課堂之外的教學?又有多少餘錢去上補習班?


課堂裡講的東西越來越少,那些只依賴於課堂的孩子學到的也會越來越少。


而那些關鍵的選拔性考試,為了拉開分數差距,卻又往往會出很多“超綱“的考題。


你覺得對誰有利?


當窮人家的孩子在課堂裡學完那些不費腦筋的簡單東西,剩下大把時間無所事事的時候。


那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正在拼命的學習,拼命的積累知識,拼命的培養各種特長。


當這些孩子今後一同踏入社會,從知識儲備、眼界到教育經歷,將會天然形成鴻溝。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3

大數據背後

反映的教育真相


我看到的一個數據(來自教育觀察網)說,城市子女在報送招生制度中獲得的入學機會是農村子女的17.2倍


羅澤爾的團隊曾經在2015年做過一個大型數據調查,得出了一個結論:

中國農村學生在整個中學階段的累計輟學率竟然高達63%


也就是說100個農村初中生中,大概只有37個可以讀到高中畢業。


我小學升中學的時候,縣裡中學的自主錄取考試,非常殘酷。

從農村來的學生如果考不了全縣前幾十名,要想讀縣裡的中學就得要繳納接近天價的擇校費。

而縣裡中學用來拉開學生考試差距的方法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出超綱考題。

比如一般小學數學考試,最多稍微考點“九宮格”這類《寒假生活》水平的題,而縣裡的中學就基本都考的是奧賽華賽的題。

一般小學最多教教杜甫的“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就不得了了,我印象很深的是,縣裡那年的語文考試,默寫詩詞考的是韋應物的《滁州西澗》。

長大後我才想明白,這其實是一場極不公平的考試,因為那些超綱知識點,縣裡的孩子靠平時老師講課、業餘補習之類,基本都有所瞭解。

但農村孩子能把課本上的東西學好就不錯了,其他的根本就接觸不到。

所以我至今都認為,如果取消正常考試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最受傷害的一定是農村的學生。

之前看新聞說有些地方把游泳設為考試必考項目,教育部還出來闢謠。

教育部的闢謠最後,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


有的地方將游泳作為考核項目,但不代表所有地區都必須這樣。

我就想問,如果真的有地方將游泳也納入升學條件,那些沒條件學游泳、又不敢冒風險去野池子裡划水的孩子,怎麼考?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4

感謝貧窮

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我在看到那條新聞的時候,突然想起了18年國慶節前後的一條新聞。


《人民日報》發佈了一篇文章,《他676分上清華沒微信,看到手機後沉默了》。


看完後,拿著手機的我卻沉默了。


文中的少年名叫單小龍。


在那年的高考中,以676分的優異成績被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錄取。


而知道這一喜訊的時候,他還在工地上。


為了幫助貧寒的家庭減輕負擔,他每天在工地差不多要搬很重的鋼筋。



原因是,他只有一個很破舊的老式直板機。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即使這部手機,也是父親用了三年後才給他的。


但就是用著這麼一部破手機,單小龍卻一舉考上了清華,實現了命運逆襲。


當年這篇新聞出來後,自媒體上出現了一大批雞湯文章,主題都是:感謝貧窮。


但我卻覺得一點都不感動。


我不感謝貧窮。


因為,和那些胡編亂造的自媒體不一樣,我小時候真的很窮。


我和同村的好友阿堅,一起在一個很偏遠的山區讀的小學,然後去縣城讀了初中,再然後一起考上了省重點高中。


讀高中時,住在一個對我們很關心的老師的宿舍裡,可以自己做飯。


為了省錢,我們每星期從家裡揹著米、面,從自家地裡摘下菜帶到宿舍去自己做飯,一天三頓就吃那麼幾樣菜。


早上經常就是就著花生米,一人喝一碗稀飯,一個星期也很難吃一次肉,兩個人都吃的面色如土。


上完課回到家依然要挖田刨地,施肥除草,幹很重的農活。

直到上了大學,才第一次進KTV、看電影、吃肯德基。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5

教育永遠是一個人

跨越階層、實現逆襲最好的方式


高考結束的當天晚上,我和他哪都沒去,就在宿舍裡簡單吃了點東西,下了一晚上的象棋——阿堅的高考成績並不如意。


最後的結果,阿堅的分數只能上三本或者專科。


他的父母都是文盲,不識字,為了供他上初中、高中,他的哥哥一直沒有談戀愛,打工掙的錢全部寄到家裡。


阿堅猶豫很久,最後咬著牙決定還是去上了一所三本學校,因為我們那時已經知道,許多企業招聘的時候,本科和專科就是一條難以逾越的門檻。


三本的學費很貴,他們家裡除了到處找親戚借錢,阿堅還要自己打工掙生活費,為了省點路費,一年只回家一次。


人生第一臺電腦,是阿堅當了整整一個暑假的服務生後買的。


但這所有的一切努力,也僅僅只是能支撐他讀完四年大學而已,根本不可能改變貧窮。


大學畢業後,阿堅去了一家企業,頭兩年工資全部打回家還錢,連過年回家的路費都沒有。


這些年,阿堅和我不抽菸、不喝酒(工作除外)、不泡夜店,也很少參加什麼應酬,大多數時間都在看書學習。


我們一直在互相鼓勵,還像當年的難兄難弟一樣。


很感激,那些年刻苦奮鬥的日子裡,並不是我一個人獨自走過。


這些年過去了,阿堅跳了三次槽,在他工作的第六年,成了一家大公司的部門主管。


他把老家的房子重新修了,二層的小洋樓,足夠父母在老家安度晚年了。


他的哥哥終於不用再補貼家用了,順利地娶了媳婦兒,現在小孩兒都兩歲多了。


他的父母也已經不用再下地幹活了,偶爾種點菜,就當是鍛鍊身體。


曾經那樣的艱辛、貧窮和無助,都終於熬過來了。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我曾去過阿堅租的房子,很破很舊的一個小區裡,屋裡什麼東西都沒有。


但在睡的床邊和櫃子裡,靜靜地碼了很多已經翻得有些破舊的專業書,那是阿堅這些年奮鬥歷程的見證。


阿堅從一無所有甚至是“負債累累”,到現在能在大城市安家立業,改變整個家庭的境遇,一共用了整整十年。


因為家境貧寒,缺乏眼界,我和他走了無數的彎路,才走到今天。

從小地方走到了大城市,從一無所有身無長物的窮學生到擁有了一席之地。

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幸運的讀出來了。

而更多的窮孩子,就永遠地困在了我們出生的村子裡、鎮子上。


我和阿堅是村裡最早考上正經大學的學生,在我們之後還有零星的幾個,這之後考上大學的就幾乎沒有了。


我出生寒微,對貧窮帶給一個人身心的影響,有著切膚之痛。


長期處於貧窮的狀態,非常容易敏感,容易偏執,也容易走極端。就像本文開頭引用的新聞裡,那個因為家裡沒有手機沒法上課去輕生的中學生一樣。


所以我真心地告訴大家,不要去感謝什麼貧窮。


貧窮並不能讓一個人成才,相反因為教育資源、眼界學識的差距,很多有天賦有潛力的孩子,可能就被埋沒在了農村。


考得出來,你就能改變命運,考不出來,就可能放棄了。


如果真的有一天,你從貧窮中走了出來,也只是因為你還有一顆不斷上進的心。


我現在回頭去想。


阿堅和我能從山裡走出來,走出縣城,走出省城,來到大城市,能夠改變父輩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除了學習沒有別的更大的理由了


無論我們來自哪裡,曾經怎樣叛逆、又怎樣頹廢過,最後的最後,我們仍然走了一條普通人走的路,從小學考進初中,初中考進高中,高中考進大學。


雖然我知道社會依然不公,城鄉貧富差距明顯,普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真正躍入高層、一朝高升的機會。


但至少——請記住,真的是至少,只要你還在堅持學習,那麼,這個社會至少會給你一條能自食其力,甚至走向逆襲的機會。


這樣的學習,不只是學校裡的學習,而是無論何種境遇、無論你已畢業還是輟學,只要你還沒放棄學習,還在通過各種方式充實提升自己。


就在我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看到了另一條新聞。


教育部發布重磅通知,叫停了網上教學。

買不起手機上網課:感謝貧窮,是我聽過最毒的雞湯


這也說明,我們的教育部門是能夠並且及時改正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

無論怎樣,只要你身在中國,教育都永遠是一個人能夠跨越階層、實現逆襲最好的方式。

值得慶幸的是,那個輕生的女孩已經搶救回來,目前還在醫院觀察。

祝福她能有一個更好的前途。

也希望我們的各個部門,能更重視這樣的教育差距。


不要讓幾十年前“沒錢上學”的悲劇,在當代變成“沒有手機上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