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即便疫情過去,二手車電商也仍在荊棘路上(封面來源:pexels)

來源 | 未來汽車Daily(id:auto-time)

作者 | 焦曼婷

車市的冷霜期碰上疫情,二手車電商紛紛遭受挫傷。

3月1日,優信致信部分員工稱,由於公司經營遇到困難,員工需從3月1日起停工待崗。而停工待崗期間,優信將按照各地政策支付最低生活保障,並負擔員工基本社保和住房公積金,從而保障員工的基本生活。待公司經營狀況好轉,其將會安排員工的歸隊事宜。

之前一天,優信已經發文,調整部分員工薪資:一般員工的降幅在20%~30%,高管降薪幅度高於40%。該規定持續3個月,暫實行至今年 5 月 31 日。優信回應稱,此舉是為應對疫情衝擊、渡過難關,已取得絕大多數員工的支持和理解,將本著為員工負責的態度,堅持不裁員。

受影響的不僅是優信。2月28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瓜子二手車對全員採取了不同程度的短期降薪,“總部員工降薪30%-50%,分公司一線員工直接降到底薪,有的甚至一個月就只有1000元。”此前,大搜車CEO姚軍紅也承認,將開始“人員優化”,比例在13%-14%。

新冠肺炎疫情自然是降薪和裁員導火索,但實際上,它只是改變了下行的斜率,疫情之前,二手車電商已經步履蹣跚。

優信曾被譽為“二手車電商第一股”。2018年6月上市時,發行價為每股9美元,總市值27.61億美元,但截至2月28日收盤,優信股價為1.67美元/股,不到兩年,股價已跌落8成,市值蒸發逾20億美元。

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在今年1月宣佈2019年Q4實現總體盈利,但其實早在去年九月,車好多已經開始人員優化,減緩擴張速度。

疫情當前,活下去當然是第一位,但這並不是二手車電商要逾越的唯一的寒冬。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線上二手車商的線下痼疾

“停工待崗的員工大約有1200多人,我們歇到5月1日才開工。現在線下車商也收不來車,沒有車源是造成目前狀況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希望能快點好轉吧。”優信集團員工李維告訴未來汽車日報。

二手車電商只是把交易環節搬到線上,但依然高度依賴線下車商和客流。

優信主要業務有兩方面:一方面是針對B2C的優信二手車業務“全國購”,另一方面則是B2B的二手車在線交易平臺“優信拍”。

李維介紹,“2B的優信拍業務在線下環節就是,優信的員工通過線上分的工單和客戶,在線下去聯繫客戶,並看車、評估、收車,涉及收付款、過戶、物流等環節,客戶主要為面向汽車生產廠商的經銷商等。”而據燃財經去年9月報道,全國購業務C端銷售一大半來自加盟優信的小車商。

車商在為優信集團供車環節上的作用不言而喻。然而,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卻為車商們按下“暫停鍵”,絕大部分車商未能正常復工。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月24日,二手車經銷商復工率為41.04%,尚未過半。

在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買家即使有購車意願,也不願意出門看車。而在此之前,為吸引線下流量,優信集團董事長兼CEO戴琨曾表示,將引領汽車電商進入新零售時代,預計到2020年構建2000家線下門店和100城對200城的物流線路,啟動“全國直購”。這意味著,在業務停擺時,優信集團還面臨著巨大的租金壓力。

優信曾表示寄希望於在線購車模式。優信介紹,其擁有VR全景看車、視頻看車等多種在線看車方式,消費者足不出戶便能瞭解車輛的詳細信息。而在交付環節,優信會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毒,用“無接觸購車”的方式保障客戶安全。

不過,優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採訪時稱,“受疫情影響,很多消費者的購車需求受到限制,我們線上整體流量受到影響。”此外,在線下環節,“二手車購買流程較長,需要人與人當面接觸的環節較多。受到物流運輸、手續證照辦理等原因影響,優信全國購業務的成交量受到較大影響。”

造血能力不佳的優信,眼下只能通過降薪、部分停崗來“縮衣節食”。

3月2日,優信二手車表示,行業整體目前仍處於低位運行狀態,公司預計Q1甚至Q2業務會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恢復至正常水平尚需時間。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本身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

優信經營本就難言樂觀。

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8年,優信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8.25億元、19.51和33.15億元,後兩年同比分別增長136.7%、69.9%。

然而,在高營收下,優信陷入虧損泥潭。2016年~2018年,優信淨虧損分別為13.93億元、27.48億元、15.38億元,即三年虧損逾56.76億元。而最新的2019年三季報顯示,優信淨虧損達2.672億元,在2019年前9個月,優信虧損達10.13億元。

為何賣得越多,虧損越高?

汽車業內人士王亮告訴未來汽車日報:“二手車電商仍未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仍需要依靠燒錢佔領市場。成交單多,但客單價低、利潤率低、門檻低、跨區域物流都是問題。有些二手車電商平臺甚至只能重新通過賺差價盈利。與此同時,車源分散,有資源得車商並不願意被平臺束縛。”

“愛分析”分析師劉馥亮曾在報告中稱,2018年優信在B2B方面的收入為6.07億元,佔比總收入18.3%,單車收入約為1900元,扣除運營成本大約為500元。而2C方面,優信收入6.45億元,佔總收入比為19%,單車收入為3526元,但獲客成本卻高達8059元。

也就是說,為了不在競爭中掉隊,優信在二手車電商的“營銷大戰”持續發力。其在2016年至2018年分別投入營銷費用7.93億元、22.01億元及26.8億元,分別佔當年營業總收入的96.24%、112.80%、81.04%,這三年的累計支出56.74億,與虧損總額“旗鼓相當”。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2018年3月,優信簽下萊昂納多作為代言人 來源:優信二手車官方微信公眾號


缺錢的優信曾採用公開募資的方式續命。

公開資料顯示,在優信上市時募集的4億美元中,除了面對公眾發行的2.25億美金外,還同時發行了1.75億美元可轉債,發行對象為CITIC(中信銀行)和ICBC(工行在港機構)。

這筆可轉債在2019年6月27日到期,如若優信股價達不到9.72-9.855美元(與CITIC約定目標價為發行價9美元的108%,與ICBC約定目標價為發行價的109.5%),1.75億美元可轉債將成為債務。而截至當日收盤,優信股價為2.09美元/股。

這無疑是一筆雪上加霜的交易。截至2019年6月30日,優信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為1.139億美元。

為迴流資金,優信先後出售金融業務、事故車拍賣業務,而“棄車保帥”。這兩項業務共為優信回血了10億現金。2019年三季報顯示,優信流動資產為62.44億元。

在此過程中,優信被曝出裁員問題。2019年9月,據燃財經報道,去年6月,在優信的企業微信群中,“每天幾百幾百人的少”。而由於管理層分歧嚴重,優信湧現“高管離職潮”。2月28日,繼優信CMO王鑫、COO彭惟廉、CSO井文兵、金融部總經理於景淵離職後,優信CTO邱慧也發內部信宣佈離開優信集團。這已是自去年以來優信第五位離職的高管。

二手車電商裁員降薪,它們的寒冬在疫情之前已經開始

二手車電商的通病

寒冬覆壓著所有人。

2月10日,大搜車集團也被曝裁員70%。不過隨後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軍紅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確實進行了人員優化,約在13%-14%,也給了N+1補償。姚軍紅還稱,公司裁員是在疫情之下的一次業務規劃調整。

2月28日,瓜子二手車母公司車好多集團發內部信稱,決定對集團崗位施行階段性薪酬和假期調整方案,調整暫定涉及2020年2月、3月兩個月的薪酬,集團VP層:M6及以上全序列降薪50%;集團總監層:P9M4、P10M5全序列降薪40%集團崗位:P序列、M序列降薪30%,補償假期13天。

而早在去年9月,瓜子便被曝暴力裁員,裁員比例為20%~30%。今年1月,瓜子被曝裁員範圍已經達到了50%以上。1月中旬後,瓜子母公司車好多集團COO雷雁群和執行總裁鄧康明相繼離職。

瓜子車源採集師文遠告訴未來汽車日報,去年12月3日開始,瓜子取消採集評估師崗位,轉為檢測崗,該崗位員工均接受培訓並考試後,才能上崗。

而在培訓期間,文遠的工資由原來的1萬餘元變為只有底薪2600元。在此過程中,有人事負責人向他透露,“就算考試通過也沒法上崗。”而在1月中旬,文遠被勸說要求主動離職,不主動離職便按照辭退走流程,並沒有賠償。

車好多集團CEO楊浩湧此前表示,在寒冬背景下,人員優化是降本增效的最佳行為,二手車平臺一方面要保證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要保持數據的增長,人員優化是一個必然選擇。“企業終究是要盈利的,作為頭部企業,更需要在冬天要多儲備點糧食。”楊浩湧說。

事實上,瓜子二手車在2019年第四季度宣佈實現盈利,但卻陷入上市擱淺的困局,同時仍未找到成熟的商業模式。

在車市寒冬和疫情的影響下,本就資金緊張的二手車電商們,將何去何從?

文中王亮、文遠、李維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