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國畫、油畫和攝影,哪種藝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

影影圈圈


是否貼近生活,應該從藝術作品的觀眾角度來進行感受、判斷。“貼近生活”的最直接含義就是指可讀性強。我們可以大概從畫面內容、主題、傳播範圍幾方面來比較。

畫面內容:內容包括場景、故事和色彩表達。國畫的線條與顏色相對簡單,偏抽象概括,但描繪的場景多是依託現實世界的具體場景。油畫在色彩上的選擇運用範圍廣,歷代各個流派的造型風格多元複雜差異性強,尤其到了現代,概念繪畫成為了價值主流。攝影以紀實為主,也存在抽象概念創作。在可讀性上,國畫和攝影比油畫要更貼近生活。

主題:這三種藝術形式的主題都涵蓋自然、日常生活、靜物、人物等。起源時間上,國畫最早,油畫其次,攝影最晚。在不同歷史文化環境下,宗教題材是西方油畫的一大歷史階段特色。自然山水是國畫的一大特色。現代攝影技術誕生於19世紀初,由於逼真的紀實特性,對主題表達的效果也最好。

傳播範圍:國畫與油畫都依賴於畫家的原創,也都經歷了從“獨家訂購”到進入平民生活售賣的過程。現代印刷技術讓藝術家作品得到複製,雖然藝術價值降低了,但得到了傳播。攝影照片也因沖印技術而得到廣泛複製。互聯網時代增加了數字傳播的便利性。由於時代審美的影響,油畫與攝影在現代社會的傳播性要好於國畫。

同時,“貼近生活”意味著內容專業度降低的同時,還可以從參與創作門檻方面來判斷。在這一點上,攝影創作工具不斷經歷技術迭代,尤其在數字工具時代,攝影早已不是一項“技術”。綜合這一點來看,攝影完勝其他兩項藝術。


李青Amber


國畫、油畫和攝影與生活之間的關係

如果按發展的時間來論,國畫、油畫和攝影對人們生活的影響,這是一個三兩句話就可以理清楚的問題,因為國畫伴隨人類的時間最長,換句話說,國畫藝術相比較油畫和攝影,更貼近人們的生活,當然了,這針對國人而言,所以這樣談論的意義不大,


我們應以全世界人類而言,或者說以某個時代而言,就當下這個時代,國畫、油畫和攝影,唯有攝影藝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只從娛樂休閒的角度來講,人人一部手機就可以進行攝影,即便是非專業攝影者,只要具備昂貴高檔的攝影器材,拍攝出來的作品並不會太差,


當然了,“果欲學攝影,功夫在影外”,沒有對生活的獨特見解,沒有對許多終極問題的積極追問,沒有對世間本質的透徹理解,就不可能拍出好的作品;因為有了攝影,人們習慣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及學習,而且,攝影的信息傳遞功能優於文字語言,也比國畫和油畫更簡單、便利,

我們生活中的商業廣告、電影海報等都大量使用攝影技術,所以攝影是對現實世界的高度還原,現如今,攝影已不僅是一門技術或藝術,更是整個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已經深深植入我們生活工作的各個領域,優秀的攝影作品完全可以像文學、繪畫作品一樣給人帶來美的享受,而且攝影不同於高門檻的傳統藝術,普通人也可以在基礎訓練後就以攝影傳遞感情和思想,這就是攝影藝術更貼近人們生活的原因。



詩夜城主


國畫,油畫和攝影,那種藝術更貼近生活!

先要分析一下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國畫和油畫都是用筆和顏料在紙上作畫(紙有宣紙和普通紙之分,也可在牆上和其它特定的作畫)。

現代攝像可以現拍現看,可以在手機上看,可以在電腦、電視上看,還可以沖印成相片觀看,靈活性,隨時性觀看,能做到人人可以看!

再從操作方面來說,國畫和油畫要用架子和夾板來固定畫紙,對畫中人和物會有要求,靈活性稍差,不是每個人會去作畫。而攝影靈活性很好,攝影器材方便,可以是人人都能攝影。

國畫和油畫在觀看方面也有不足,一般只在室內展出,在室外展會受場地限制,天氣的影響。

根據以上分析,攝影藝術更加貼近生活!





孤影旅拍


國畫,油畫,攝影,哪種藝術更貼近生活?

攝影只是一種外在因素存在,作品具有靈魂需要高學術。同時也具有科學文化以及藝術理論知識,如果說攝影貼進生活的話,感覺沒有國畫油畫更貼近,但現實生活中攝影真的是不夠貼進,要廣泛適應群眾欣賞之藝美,攝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擁有著學術藝術之高水平才可,屬於含高技能水平攝影,所以攝影不夠貼進生活。








潤欣畫錦鯉


貼近生活,我姑且定義為容易為人理解和接受。

從藝術本質來說,他們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不存在誰比誰更貼近生活——但我們可以說某件作品是否貼近生活,而不是說某手段貼近生活。

從藝術作品來說,有三個要素,手段(形式),內容,意義(內涵)。藝術家表達自己的思想或者反應現實,必然要採取某種手段(攝影、繪畫),通過某些素材內容和技巧,來呈現表達自己的思考、思想等。在這三要素之中,手段和思想都不存在是否貼近生活的問題,只有內容和技巧存在討論的必要。

有人從耗時來比較這三者,其實並沒有道理。說到時間長短,可能攝影最痛快,按下快門就行了(但是拿起來就拍,拍出來的未必是藝術)。真正要創作的時候,考慮的東西並不少,耗費的時間或許會經年累月——有些記錄性質的組照,可能跨越好幾年。國畫和油畫也是如此,根據幅面大小,內容多寡,採用何種媒介,技巧不同,創作時間也是有長有短。所以時間長度並不是用來分析的因素。

從形式來看,國畫或許更貼近我們的文化背景,而油畫更貼合西方人的文化。但實際上,只要具備相應的審美能力,採用何種手段根本不是問題。

從這三門藝術作品(不討論手段)來說,其所表達的思想或意義表現所需要採用的內容、素材,才是我們要討論的。這一內容是否貼近生活。

同樣是對青島的刻畫,油畫,國畫,攝影,你覺得是藝術形式的問題嗎?我認為絕大部分是審美能力的問題。


雷水初六


攝影





溫州泰順耕謙文化園


攝影。

國畫油畫對個人的品味要求高,同樣一幅畫每個人看的感受都不同。



趙雲皓


國畫、油畫和攝影,哪種藝術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我認為攝影更貼近人們的生活,攝影門坎較低,入門較快,但投入費用較大,特別是現今數碼時代的到來,數碼相機的出現和普及。相機和手機都可隨時拍照,非常方面人們的生活使用和拍攝,所以被攝影界的大枷們稱為“現在是人手一機,全民攝影的全新時代”,但真正拍好成為一名好的攝影師或攝影家就不是簡單的事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入門較低,成事較難“。其次是國畫較油畫更貼近人門的生活,國畫是我們國家的傳統藝術,喜歡的人們也很多,書畫愛好者也是一個很大群體,從老年大學舉辦的書畫、攝影培訓班報名人數就說明和回答了該問題。老年大學基本沒有油畫培訓班。油畫是源於西方的藝術門類,沒有相當的造型基礎、色彩基礎訓練,學習起來是很難的。因此說國畫、油畫和攝影這三種藝術門類,還是攝影更貼近人們的生活。附上國畫、油畫、攝影這三種藝術門類的作品↓從左至右為國畫、油畫、攝影之作。





白攝無影白金河


國畫,油畫和攝影,哪種藝術更貼近生活?回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對這三者來進一步的瞭解!

國畫一詞起源於漢代,漢朝人認為中國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中國,將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並加以裝裱的卷軸畫。國畫是中國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知。

油畫(an oil painting;a painting in oils)是以用快乾性的植物油(亞麻仁油、罌粟油、核桃油等)調和顏料,在畫布亞麻布,紙板或木板上進行製作的一個畫種。作畫時使用的稀釋劑為揮發性的松節油和乾性的亞麻仁油等。畫面所附著的顏料有較強的硬度,當畫面乾燥後,能長期保持光澤。憑藉顏料的遮蓋力和透明性能較充分地表現描繪對象,色彩豐富,立體質感強。油畫是西洋畫的主要畫種之一。

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φῶς phos(光線)和 γραφι graphis(繪畫、繪圖)或γραφή graphê,兩字一起的意思是”以光線繪圖”。攝影是指使用某種專門設備進行影像記錄的過程,一般我們使用機械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進行攝影。有時攝影也會被稱為照相,也就是通過物體所發射或反射的光線使感光介質曝光的過程。有人說過的一句精闢的語言:攝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縱即逝的平凡事物轉化為不朽的視覺圖像。

國畫作品(小寫意)

油畫作品

攝影作品

三者之間使用工具上,國畫:筆墨紙硯顏料等!油畫:油畫刀鏟,亞麻布,特殊的油畫顏料!攝影:相機,手機,電腦等!

在難易度上:國畫,除了工具更要有一定的涵養,藝術的底蘊,多年的繪畫功底,才能有一定的作品成果!油畫同樣需要國畫的這些條件,並且作品製作過程,必須畫作成功後長期涼幹,上油,上框等!攝影,原本是需要相機,現在人手一部手機都可以拍照,並且秒成,能及時傳遞拍攝人的各種信息,滿足拍攝人的需求,當然,好的作品還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

所以,國畫,油畫和攝影這三種藝術,顯而易見的是攝影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


荷風堂


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只有源於生活的藝術,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國畫、油畫和攝影概莫能外。

源於生活,是三者的共同特點,要說誰最貼近生活,得看從什麼角度衡量。

國畫、油畫是畫家對生活積累的藝術提煉和藝術再現,創作過程融入了畫家對生活的再認識和個人情感。完成國畫作品所需時間比油畫短,油畫在三者中是耗時最長的。

攝影則是對生活的真實記錄,出片量大,耗時短,見效快。雖然是對生活的真是寫照,在拍攝過程中,同樣融入了拍攝者的個人情感和個人喜好,而且好多攝影作品還要經過後期,拍攝者同樣會付出艱辛的勞動。

所以綜合各種因素來比較,最貼近生活的應該還是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