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插畫/莉香


這是來自群內的小夥伴們分享的“春天”

我們把它製作成了視頻,希望你也可以在驚蟄時感受到春日的美好


今天是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意思是,是隆隆的雷聲驚醒了冬眠的小蟲子,因此叫做驚蟄。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驚蟄是萬物真正甦醒的時候,此時桃花紅、梨花白、草長鶯飛……大自然都透漏著濃郁的春色,但不止是植物,很多蟲害、汙濁之氣也會趁機活躍起來。

所以古人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與“離”同音,面對大自然的兩面性,他們會更多的選擇用遠離的方式化解,除了呵護身體,也是一種與自然相處的溫柔方式呀~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驚蟄後,要讓陽氣生髮

頂出體內所有瘀滯、寒邪


-


《黃帝內經》講“春三月,此謂發陳”,發陳,就是推陳出新的意思。它的意思是,春天的時候,一切陳舊的生命都會重新煥發生機。

放到人身上,就是體內的陽氣能夠順利生髮。這樣,原本躲藏在體內深處的寒邪、瘀滯、風邪等等陳疾,才可以被頂出來,由內而外的發散。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這本是很自然的事情,就像種子一樣,在陽光、雨水的滋潤下,接收到足夠的春氣,就會自然的長出來。

但今年卻遇上了一些麻煩的小狀況,來自身體內部的“干擾”,會一定程度阻礙陽氣的生髮。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一方面,年初的時候撞上疫情,前面有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得不待在家裡,吃的過於滋補,給脾胃堆積了很多不必要的垃圾。另一方面,疫情持續的時間太長,不少人的情緒也被影響到,出現肝氣鬱結的情況。

脾胃與肝臟的壓力,就好像給我們身體打了幾個結,陽氣在這樣的情況下,自然不能很好的生髮,只能憋在體內,鬱結成火氣。於是,大家會發現自己:


1. 感覺口乾舌燥,鼻子熱烘烘的,大便乾結,有上火的情況。

2. 手腳冰涼,但是吃溫補的食物卻沒有太多作用。

3. 感覺自己身體不舒服,但卻檢查不出問題。

4. 睡眠不好,躺在床上輾轉反側到2、3點才能睡著。

5. 心情也不大好,老是鬱鬱寡歡,平時感興趣的東西這段時間也失去了興趣。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此時,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幫助陽氣生髮,然後藉著它的生長力,把阻礙它成長的瘀滯、濁氣,統統頂出體外,這樣,新鮮、輕盈的能量就會在體內生長,不舒服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一碗東坡羹,生髮陽氣,清理體內瘀滯


-


出於驚蟄這樣的情況,我為大家準備了一碗清爽的“東坡羹”,用到的食材都是春天成長出來的蔬菜。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要知道,古人很講究在春天吃些新鮮蔬菜的,就比如說春盤,用到的就是春日裡剛剛成長的辛味蔬菜:蔥、蒜、韭菜……


它們吸收了一整個冬天的能量,在春天最先破出土地,能夠靠著自己強大的生髮之性,幫助五臟六腑生髮陽氣,將堆積在體內的瘀滯清理掉。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這次推薦的東坡羹,就是時鮮的蔬菜搭配白蘿蔔、白菜,用米湯勾芡熬煮而成,雖說簡單,但蘇軾在《東坡羹頌》裡就特別讚揚它是“不用魚肉五味,有自然之甘”,不用各種肉食,味道就可以足夠鮮美。

羹裡用到的時鮮蔬菜,分別是茼蒿和豆芽。比起春盤選用的蔬菜來說,它們更加溫和。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茼蒿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菜,時常開得漫山遍野都是,但也因為它的平凡,使得茼蒿十分平和,人人都可以吃。

與其他野菜不同的是,它有股清新的香氣,古人說“蒿之清氣、菊之甘香”,是最有春天的氣息,能夠行肝氣、清溼熱、消食化滯,不管是這段時間在家裡窩太久肝火旺盛,還是吃的太油膩消化不好,還是都可以適當吃一些,能夠很好的調理我們的身體。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而豆芽,它的生命力特別旺盛,只需要一小顆豆子,以及合適的溫度,就可以冒著尖成長的很快,這股生命力自然可以滋養我們的身體,幫助將體內陳積物質發散出去。

豆芽我一般用的是黃豆芽,它相對於綠豆芽來說會更平和,而且能夠滋補脾胃,除了可以解滋膩,還能呵護我們的脾胃,避免被鬱結的肝氣所傷。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羹裡的蘿蔔、白菜都是防上火最好的食材,它們特別擅長於清理體內的淤積,沒那麼容易生“內火”。

最後,東坡羹有個很重要的工序就是用米湯勾芡。米湯又叫米油,就是我們煮粥時浮在面上濃厚的那層液體,補氣能力特別強,早上喝一些能夠很快打起精神。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這個羹非常平和,沒有太多禁忌,不管是孕媽媽、哺乳期媽媽,還是老人,小孩子都可以適當喝一些。

食材:茼蒿 適量 / 豆芽 適量 / 白菜 適量

白蘿蔔 適量 / 米湯 適量 / 生薑 一點點

做法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將所有食材洗淨。依次將白蘿蔔、白菜、茼蒿、豆芽切碎一點,這樣消化起來也比較好吸收,能夠讓彼此的營養更好融合在一起。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燒一鍋開水,下一點點生薑調味。之後將白蘿蔔、白菜先下鍋燉煮,直到水燒開。再將茼蒿、豆芽倒入鍋內。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大火燒開,將米湯倒下勾芡,轉小火慢慢煮15分鐘,最後撒一點鹽就可以了。

煮好的粥,會有股濃濃的茼蒿清香,鑽進鼻子裡真的非常解膩,一口下去,還會有米湯的甜蜜滋味,淡淡的滋養著我的口舌,忍不住就想著再喝一碗,脾胃也覺得特別舒坦~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敲膽經,提升體內陽氣


-

《黃帝內經》說“凡十一髒取決於膽”,意思是,想要生髮五臟六腑的陽氣,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讓膽陽的生機發出來。

所以春天這段時間,如果大家可以趁著機會敲敲膽經,清理一下經絡中的淤堵,讓膽陽能夠得以生髮,這樣,全身的陽氣也會像成長的樹枝一樣,慢慢的伸展開來。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膽經怎麼敲?

可以坐在椅子上,也可以站著把腳放在凳子上,最好保持一定的高度。


驚蟄 | 用春天成長的嫩芽,一口氣頂出體內的瘀滯、濁氣


之後手握空拳,沿著大腿外側的位置,按照圖示的四個位置,由上到下用力敲打,每敲四下就是一次,左右大腿各敲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

小提示

1. 敲打膽經最好的時間在下午5點到7點之間。這段時間氣血流注腎經,而腎經屬水,膽經屬木,藉助水生木的力量,能夠促進敲打的效果。

2. 初次敲膽經的朋友,可能會覺得腿部有些痠痛,這是身體在疏通的表現。

3. 敲膽經有一定活血的作用,孕婦不建議敲。


-END-


驚蟄是一場極其漫長的甦醒過程,大地在雷聲的轟隆中,會次第染上溫柔的亮色。我們在這樣的春色裡,也不用太著急,就好像小動物慢慢的掘開冬眠時的小窩,一點點的讓春氣遍佈全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